> 幼教教案:
幼教语文教案 幼教数学教案 幼教英语教案 幼教常识教案 幼教音乐教案 幼教体育教案 幼教美术教案 幼儿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 小学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英语教案 小学自然教案 小学音乐教案 小学体育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 小学说课稿 小学主题班会
> 初中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英语教案 初中物理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 初中历史教案 初中地理教案 初中生物教案 初中政治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 高中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 高中数学教案 高中英语教案 高中物理教案 高中化学教案 高中历史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政治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 其他教案:
评课稿 说课稿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学生评语 班级管理 班任挚友 教学参考 教学相关 国旗下讲话 信息技术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

建语文良好习惯养成的体系

时间:2012-12-06 12:37来源:教学指导点击:字体:[ ]
——“大语文”理念下语文习惯的探索 256213 山东省邹平县台子中学 / 王海平 Eail:wang-hai-ping@163.com 一 我们在考虑学生语文良好习惯养成的有关问题时,须跳出传统意义上的语文学习的狭小圈子,站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高度上通盘筹划。既要立足实际、立足现实、从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从对青少年特定的要求出发,又应立足长远、立足未来,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从为学生一生幸福打下坚实基础的层面上深谋远虑。因此这种“大语文习惯”体系,应该是系统的、是多维的、是开放的。从纵向上包括这样四个层次:核心层、中心层、紧密层、松散层,各层次并形成一种由内而外的辐射状结构。一、核心层:做人习惯——既是追求的极至目标,又是动机、动力之所在。良好的做人习惯,包括两个层次:做人要真、实、诚,为内核;做人要自尊自信、做人要无私无畏、做人要心胸宽阔、做人要虚怀若谷、做人要科学民主、做人要和谐融洽、做人要与人为善、做人要讲究策略、做人要主动进取、做人要不断创新,为其外核。二、中心层:语文习惯——既指语文基本素养,也含语文诸多能力。语文基本素养方面的:包括五种良好习惯 ⒈说普通话。普通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语,因此要让学生养成说好普通话的良好习惯。其口语标准是:语音洪亮、语调标准、语速适中、吐字清晰、语流自然流畅、富有抑扬顿挫、悦耳动听,最终形成自己富有魅力的语言风格。 ⒉写规范字。书写规范就是坚持学写正楷字。其要求是:笔画要规范,笔顺要正确,字形要完整,间架结构要协调,前后左右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要和谐,不写错别字,不丢三落四,不乱涂抹,不龙飞凤舞,整个书写文面要整洁、匀称,让人一看有种利落、美观和舒服的感觉。在此基础上再形成自己特有的书写风格。 ⒊查工具书。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查工具书的习惯是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本学力。从终身教育的角度看,学生语文学习的工具书真可谓包罗万象。这里所说的工具“书”,取其广义,包括各类字、词典和学习所需的其他相关资料——像各类大型工具书、各种光盘软件、互联网等等。借以培养学生检索信息的能力和习惯。要教给学生利用各种各样的文献型工具书、相关资料库的方法,让他们通过图书馆、电脑网络自己去查阅、去鉴别、去筛选、去积累,亲自获得所需资料。 ⒋学会积累。语文学习其实质主要就是一种积累。积累什么呢?我认为要有效的进行语文积累,有时须跳出语言本身狭窄圈圈,走向“大语文积累”的广阔视野。这种积累包括汲取文本信息、汲取生活信息、汲取灵感信息。阅读一篇文章,应积累七个方面的信息——作者的生活情思信息、所展示的生活社会信息、应包含的知识信息、文章所固有的章法信息、作品中颇具魅力的语言信息、对学生有所要求的指定信息、学生个人选择的自定信息。在这诸多积累中,语言积累是核心——包括语汇的积累、精品语言(像成语、谚语、歇后语,箴言、警句、座右铭,诗句、对联、现代语,歌词、戏文、广告语等)、特色语言的积累、语言块的积累、精美诗文的积累、语用知识的积累。 ⒌学会电脑。电脑多媒体以其环境的开放性、内容的丰富性、过程的互动性,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了学生的语文视野。学会电脑、关注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成了每个社会成员能否进入信息时代的“通行证”。学会电脑包括学会微机的一般操作流程,准确并熟练运用各种输入法进行电脑写作、数据处理,学会正确的、有所选择的进行网上阅读并下裁所需资料,对铺天盖地的网络信息能及时迅速地予以捕捉、鉴别、筛选、加工,具有高尚的网德,学会预防并铲除各种病毒。语文能力方面的良好习惯,也包括五类: ⒈学会思维。思维(包括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既是人类语言的一种隐形的、潜在的内部形式,又是学习语言的内核——将外在的语言化作个人精神底蕴的过程和策略。学会思维的价值就在于一方面有利于听说读写等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让学生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良好语言思维心理定势——良好的思维习惯,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语言思维能力。这种良好的思维习惯包括:(1)勤于思考的习惯,(2)独立思考的习惯,(3) 发散思维、从多角度思考的习惯,(4)无疑处生疑的习惯,(5)善于顿悟的习惯,(6)感悟生活的习惯,(7)联想想象的习惯,(8)独自静思的习惯,⑼记录思维痕迹的习惯。 ⒉学会交际。包括说话习惯和听话习惯。除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外,还须从如下三方面进一步努力。敢说:能当众讲话, 敢于积极主动的在公众场合说话。会说:内容方面,规范用语,文明用语,观点鲜明, 材料充实,有条不紊,详略得当;言语方面,语音洪亮、吐字清晰、 语速适中、说普通话、自然流畅、抑扬顿挫。善说:文采飞扬, 具有幽默感,注意场合和对象,言语、表情、手势的运用恰到好处, 反应机敏,感染听众,给人以享受——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说话风格。在听话时做到有礼貌的听的习惯,专注的听的习惯,边听边思边记的习惯,边听边作出相应反应的习惯,听出要点、见解、 分歧的习惯,听后概括、复述的习惯,评头论足、发表见解的习惯。 ⒊学会读书。(1)喜爱读书的习惯:让学生通过自由读书,体味到阅读之趣以后,你让他读的他会去读,你没有让他读的他也会主动找来读读。自然会养成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博览群书的习惯。⑵专心读书的习惯:凡事用心专一则成,三心二意则输。读书是件用脑的事,阅读时若专心致志,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脑皮层就会在相应部位产生一个兴奋中心,注意对象提供的信息就能传入这个兴奋中心,并被编码和储存,读者对所注意的事物感到非常清晰,因而阅读效率就高。⑶选择读书方法的习惯:让学生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并且多方涉猎,各种读法得心应手,特别是要学会精读,学会速读,学会略读,学会朗读。⑷合作读书的习惯:合学而多友,实现资源共享;互帮互学,相得益彰;彼此请教、讨论,互通有无。⑸比较阅读的习惯:有比较,才有优劣,才能发展:异中求同的比较,便于发现其中的规律和共性;同中求异的比较,更益于发现其个性、特质所在;把自己融入作品中,成为作品中的人物,去设身处地的进行换位思维,更是一种获得独特感受的特殊比较。可以是不同文章之间的比较,可以是文章与生活的比较, 也可以是文中之情和读者主观体验的比较等等。⑹陌生化阅读的习惯:学生在最初阅读某作品时,暂时远离相关的定性评价,让学生在陌生的语境中独立阅读,领略原文的原汁原味,联系自身的某些阅历和体验去体会作品的微言大义,读出属于自己心目中的“哈姆莱特”。 ⑺读书质疑的习惯:无疑处生疑,发散中质疑、逆向中解疑;敢于向老师说“不”,敢于向文本说“不”,敢于向权威说“不”。⑻联想想象的习惯:以读物、语言为源泉、契机,通过发散思维、形象思维等化被动吸收为主动触发,在联想中学生的思维沿着自己生活、情感的轨迹将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兴致勃勃的、尽情的发散——发散出个性、发散出新意、发散出情趣、发散出水平。⑼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在读书思考的过程中,或卡片摘记,或体会心得,或圈点批注,边读、边思、边写,三位一体,全方位理解,多角度掌握。⑽熟读成诵的习惯:对于那些经典的、人文蕴含丰厚的语言精品, 通过熟读成诵使其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血肉——初中四年,记诵量不少于3万字。⑾迁移运用的习惯:将读书所获运用于语文学习的其他方面,运用于其他科目的学习,运用到生活之中, 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迁移运用主要是看学生阅读后是否获得了“语言的积累”、“情感的熏陶”,对生活的感悟能力是否获得了提高,是否能把握作者思考生活的方式、角度,是否适应了错综复杂的社会。 ⒋学会写作。(1)观察生活的习惯:写作文就是写生活──包括直接的、间接的,现实的、想象的,过去的、现在的、 未来的各方面的生活;唯有沉到生活底层,观察细致(用眼、用手、用耳、用鼻)、体验深刻(用心),为生活所触动,内心生发情感和表达欲望 ,作文才能妙笔生花,左右逢源。(2)写日记的习惯:日记是不作要求的作文,作文是按要求写的日记,日记的价值在积累、在练笔、在作文、在做人。(3)记联想笔记的习惯:以语言或生活为思维源,让读者去联想、去想象、去表达,进一步拓宽写作视野。(4)口头作文的习惯:说是写的另一种形式,即席演讲、出口成章,对话交流、侃侃而谈,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也应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不懈追求。(5)想好再写的习惯: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想出来的——面对生活,多一些感悟和品味,想好了以后要列个提纲或打打腹稿,再写自然会增色不少。(6)定时作文的习惯:引导学生把握好三种写作时间:指定时间:教师限定的写作时间,一般为一节课——时间短了,学生自会有适度的紧张感, 这将会大大激活学生的写作潜能;即时时间:当灵感到来时,迅速捕捉、及时行文;习惯时间:每天给自己定个习惯性写作时间,当这段时间到来时,命令自己进入写作状态,静思默想,提笔言志——日积月累,习惯成自然。(7)多种作文的习惯:写作分显型写作和隐型写作两种:显型写作指平时有意识进行的写作,包括日记随笔作文;隐型写作指无意之间融于阅读教学或生活应用中的一些写作现象,像口头表达、笔答问题、演讲词、申请书、请假条了等等。(8)自改作文的习惯:好文章二分靠想,三分靠写,五分靠改。行文已毕,可暂时弃置不管,谓之冷处理,一两日后,字斟句酌,反复修改(或自己或请别人),或改、或调、或删、或增;或文面,或内容,或构思,或技巧,直至自己满意为止。写作教学的最佳境界就是“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叶圣陶语)。(9)发现自己、欣赏自己的习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写作优势,教师引导学生多去发现自己习作中的优点、长处和个性 ,进而发挥自己的写作优势,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自信心和兴趣自然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评改时通过量化赋分这个杠杆来鼓励之。可从选材——写生活、表情达意——我手写我心、表现手法——修辞、描写、紧凑句子、运用语言——引用精品语言、个性独到等方面去发现、去欣赏。(10)写写后记的习惯:一次作文全程结束后,写一下在构思、行文、评改中的收获和启迪,也可以再度作文。 ⒍学会开发。文本以外也蕴涵着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理应引导学生养成开发语文学习课程资源的习惯。让学生“无意插柳柳成荫”,用语文的眼光善待生活。比如忙忙家务,看看电视,上上网。所以说,读书看报是学习,漫步网络是学习,请教他人是学习,管理学生是学习,为人处世是学习,吃穿住行是学习,生活娱乐是学习,劳动锻炼是学习,旅游观光是学习,节目欣赏是学习,静思默想是学习、家长里短是学习、风俗人情是学习…… 三、紧密层:一般学习习惯——跳出语文学语文像自学的习惯、 刻苦学习的习惯、细心认真的习惯、预习的习惯、 课前准备好各种学习用具的习惯、仔细听课的习惯、积极思考的习惯、主动表现自己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 的习惯、认真审题的习惯、合作竞争的习惯,体验反省的习惯、探究学习的习惯、标新立异勇于创新的习惯等等。四、外围层:生活行为习惯——语文习惯养成要走向生活大课堂 “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是新时期语文教改新的走势。因此学生的语文学习要冲破54平方米、45分钟的小空间,步入社会大课堂,使生活成为语文的内容,语文成为生活的助手,让学生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学习语言、发展个性、完善人格、走向成熟。这些生活行为习惯有:自我教育的习惯、 守时守信的习惯、遵纪守法的习惯、忠于职守的习惯、注重效率的习惯、礼貌待人的习惯、尊重他人的习惯、乐于助人的习惯、勤俭节约的习惯、 爱护公物的习惯、敢于负责的习惯、保护环境的习惯、讲究卫生的习惯、 积极锻练身体的习惯、健康的心理习惯、玩的习惯等。二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也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迁移默化的过程。这期间固然需要信任学生, 使其积极主动的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但是教师在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过程中, 仍负有至关重要的责任。(一)耳体面命, 在反复不断的循循善诱中,提高其对良好习惯重要性的认识;(二)优化环境, 包括优化软环境和硬环境、外在环境和内心环境, 以发挥各种潜教育资源在学生良好习惯养成过程中的正面效应;(三)晓知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认识到习惯养成的价值所在:良好的习惯可以受益终生;(四)激发兴趣,培养意志,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坚强的意志可以战胜一切惰性心理;(五)授之以渔,示之以范,使学生有章可循, 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六)给予空间,包括兴趣空间、心理空间、 伙伴空间、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充分的、主动的参与语文学习;(七)注重积累,任何一种习惯的养成都是在达到一定量的前提下实现的, 有些方面的习惯须加大训练量;(八)加强督促, 因为青少年好习惯的养成一是需要长期的、正面的熏陶,再就是需要借助一定的外力, 因此教师应不时的督一督,促一促;(九)控制坏习惯, 良好习惯的养成过程其实就是不良习惯的消失过程,因此要自始至终、 坚定不移的同不良习惯作斗争。从教学策略方面看, 语文教师应该悉心研究有关习惯养成的特点、规律、方法,认识到中小学生习惯养成的长期性、复杂性、 反复性,因此要有通盘的打算,要有明确的目标, 所采取的一切措施要有利于学生良好语文习惯的养成。 在课堂上既可以设置专门的习惯训练环节,也可以渗透到整个教学中。 对语文教师还有些特殊的习惯要求,比如感情投入的习惯、与学生交流的习惯、 耐心等待的习惯、点拨引导学生的习惯等。三 学校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地方,是儿童由家庭走向社会的过渡机构,同时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场所,是教师由教学新手变成教育专家、由稚嫩走向成熟的场所。 “大语文”理念下的习惯养成,在重视学生语文良好习惯的同时,亦应重视教师良好的习惯。当然教师良好的行为习惯,亦应与时俱进,融入新的理念、新的内涵。教师良好习惯养成的教育教学价值,我认为可能包含如下几点: ⒈从教学互动方面说,师生都应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的习惯,同时“其身正,不令而行”,教师自身的良好习惯,自然给学生一种润物无声的人格魅力;教师的身体力行, 用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学生自然由“亲其师”而“信其道”。⒉以自身习惯养成的体验,不断实践、不断反思,探究习惯养成的有效策略,使教学指导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语文教师当养成哪些良好习惯呢——姑且论之以抛砖引玉: ⒈有意识不断学习的习惯;⒉善于整合重组语文教学资源的能力和习惯;⒊实践、探索、反思的习惯;⒋多从学生角度看问题的习惯;⒌自我解读文本、独立钻研教材的能力和习惯;⒍创造性的开展各种与语文教学有关的各种工作的能力和习惯;⒎为人师表,处处做学生表率的意识和习惯⒏遵纪守法遵守规则的意识和习惯;⒐与周围人环境和谐相处的习惯;⒑善于积极主动的适应环境、选择环境、改造环境的能力和习惯;⒒积累语言丰厚意味底蕴的意识和习惯;⒓主动参与、积极发言、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习惯;⒔独慎的意识和习惯;⒕有所独到、有所信仰、不迷信、不盲从、不崇拜的意识和习惯;⒖形成自主决策、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习惯;⒗善于向学生学习的习惯┅┅ 语文教师如何养成自身的良好习惯?让语文教师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就是一个教师不断克服自身存在的人性弱点、惰性和不足的过程,就是一个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的过程。通过自律层面、他律层面;约束层面、激励层面;交往层面、生活层面等长期熏陶,教师良好语文教学习惯的养成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四 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人格。师升良好语文习惯的培养,对语文功能的发挥、 语言规范的形成、人文素质的提高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只要持之以恒,严格要求,反复训练,耳染目濡, 必然会使师生养成适应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的良好语文习惯。 注:“初中语文良好习惯养成”是由笔者负责的县级语文教改课题,该课题自1999年实施以来,倍受各方关注,今年7月结题。上述所记便是笔者四年来的探索成果之一,特将之奉献给“大语文”专集,希望借此得到广大语文同仁的斧正。

    建语文良好习惯养成的体系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