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 > 化学百科 > 正文

通过静态认识过程的方法

  • 日期:2009-09-23 12:55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为了使研究对象与研究者在认识上取得同步发展,人们往往在运动过程中截取适当的相对静止状态,然后通过研究这些状态之间的联系,揭示运动过程的规律性。因为,静态是运动过程中的特写,能够将运动过程的特性以相对稳定的形式突出地表现出来,而且静态可以与研究者保持同步关系。所以,恩格斯认为:“必须先研究事物,而后才能研究过程。必须先知道一个事物是什么,而后才能觉察这个事物所发生的变化。自然科学中的情形正是这样。”①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就是事物的稳定存在形式。人们对化学过程的研究就是从对静态的研究开始的。化学过程的静态有初始态、过渡态、终止态和化学平衡状态等。人们从不同侧面研究这些静态,就可在不同层次上取得对化学过程的认识。例如在经典理论时期,盖斯通过研究化学反应前后热量的变化,揭示了化学过程中的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并且为后人从起止状态的状态函数出发来判断化学过程发生的可能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古德贝格和瓦格从化学平衡状态出发,根据反应速率不变这一因素,建立了质量作用定律,从而为说明完成化学过程的现实性打下了基础。在现代理论时期,艾林等人提出了过渡态的假设,由此得到了过渡态理论,从而使人们在研究微观反应机理时有了理论基础。伍德瓦德和霍夫曼将起止状态的分子轨道按照对称性匹配原理加以联结,揭示了协同反应机理,弥补了以往人们对基元反应机理的认识不足。人们还通过检出中间物和产物分子的存在与否,来确定反应机理。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