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 > 化学百科 > 正文

为科学而献身

  • 日期:2009-08-18 07:51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门捷列夫的一生,是与困难作斗争的一生。他终生在逆境中度过。他,为科学而献身!在门捷列夫的晚年,他那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更感人肺腑。那是在1887年8月7日。据推算,这一天要发生日食。门捷列夫决定,乘坐气球到高空去仔细观察日食。“德米特·伊凡诺维奇,气球要飞到很高很高的地方,那里空气稀薄,气温又低,风又大,太危险了!您别上去!”人们都这样劝告门捷列夫。“哈哈,我正是要飞到很高的地方,我喜欢高!”门捷列夫爽朗地大声笑着,答道,“在地面上,受云雾遮挡,看不清日蚀。我到高空去观察日蚀,不是为了我自己,是为了科学!”门捷列夫早就希望制造气球,以便详细研究气象和日蚀。
     他曾说过:“大气的上层就是气象实验室,云在那里形成,云在那里移动,但在那里很少设置过测量仪器……必须在远离地球的大气层中,去寻找地球表面许多气象学现象的发源地。”然而,那时的沙皇政府怎肯拨款去制造什么气球呢?门捷列夫决定用自己的稿费来资助制造气球的工作。在那时出版的门捷列夫著作上,都印着这样的说明:“此书售后所得款项,作者规定用于制造一个大型气球并全面研究大气上层的气象学现象。”门捷列夫自己动手画设计图。经过几年的筹备,气球终于造出来了。这时,正好日蚀的日子逼近了,于是,门捷列夫决定,这个气球第一次上天,就用来观察日蚀现象。气球运到了克林。气球下面有个吊篮,预计可以坐两个人。本来,是门捷列夫和航空家科文柯一起乘坐,由科文柯驾驶气球,门捷列夫负责观测。然而,到了现场,发现气球的上升力不够,吊篮里只能坐一个人。这时,更多的人劝告门捷列夫别上去。人们认为,门捷列夫是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没必要冒这个险。何况他年老多病,心脏又不好,恐怕受不了。门捷列夫却毅然决定独自坐上气球!他一边跨进气球的吊篮,一边对人们说:“气球也是物理仪器。
     你们亲眼看见,多少人像注视着科学实验一样,在注视着气球的飞行。我不能辜负他们对科学的信念!”气球冉冉上升。门捷列夫一个人飞上高空,众目睽睽,多少善意的朋友,在为他的安全而担心,同时也为他的献身精神所感动。门捷列夫在高空仔细观察了日蚀的全过程,还对高空气象作了详细记录。气球徐徐下降,终于安全返回地面。人们把门捷列夫团团围住,甚至把他抬了起来,像欢迎凯旋而归的英雄似的欢迎他回来。门捷列夫这种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贯串他的一生。正因为这样,当这位化学巨人在1907年1月20日清晨离开人世时,是坐在书桌前逝去的,他的手中还握着笔!也正因为这样,当这位化学巨人出殡时,几万人自动加入送殡行列,向他表示自己内心的敬意。门捷列夫的格言,是值得深思的:“什么是天才?终身努力,便成天才。”“人的天资越高,他就越应该多为社会服务!”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