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2008高考历史抢分必背:以史为鉴(2)

  • 日期:2013-08-16 08:32
  • 来源: 子女教育
  • 浏览:
  • 字体:[ ]

  【答案】(1)包括:皇帝和三公大臣。 (2)特点:皇权之下的民主制

  取决于:皇帝的个人品质和唐政权建立的时代背景

  (3)实质:皇权和法律权威之间的冲突。 说明: 法律权威占据上风

  (4)唐初君主权力受到大臣和法律的制约

  认识:我国封建制的特点中央集权体制中皇权至高无上。唐初皇权受到一定的制约,这是由于统治者的开明造成的;但本质上仍然是君主专制的统治

  【抢分点拨】在解答材料解析题时首先要克服思维定势,根据问题要求,坚持论从史出,阅读史料并对其作具体的分析,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如(2)的答案同学们会误答君主专制,而忽略材料中三省之间的互相牵制和制约所体现了民主性的一面。(3)的答案同学们很可能想当然的回答是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而材料则是法律和皇权的冲突。

  题型二 中国近现代政治必考点——中国近现代民主政治的进程

  例3.(2007年上海历史)1915年底,梁启超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中表示:“在现行国体之下,而思以言论鼓吹他种国体,则无论何时皆反对之。”该文要维护的“国体”是

  A.开明君主制 B.君主制 C.君主立宪制 D.共和制

  【解析】阅读史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和对历史事物进行判断推理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题中能够帮助形成正确判断的信息是“1915年底”,袁世凯出卖国家主权复辟帝制,革命党人发起“护国运动”。由此可以推断梁启超所反对的是袁世凯恢复帝制,所维护的“现行国体”应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确立的民主共和制。

  【答案】D

  【抢分点拨】本题的关键在于根据提供的历史信息对历史事物进行判断推理。推理判断的方法主要有因果关系推理和逻辑推理,在历史学习中我们更应该注意因果关系的推理。《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是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因此维护的应该是“共和制”。做题时同学们的误区在于对梁启超政治观点的认识,梁启超本来是主张“君主立宪”的,在袁世凯出卖国家主权,复辟帝制不得人心的情况下,梁启超反对袁世凯称帝。

  例4.(2007年广东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

  (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

  (3)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影响。

  【解析】中国政治的民主化和工业的近代化和现代化是中国近代史的核心内容。(1)要注意材料一中的两条基本线索,其中对第一条线索的评价是比较低的;对第二条线索的评价是比较高的。因此我们在回答(1)时应依据材料中的信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再根据时间为1840-1911年来回答。(2)要抓住材料中的提示语“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辛亥革命在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起的重大作用。(3)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因此从以上两个角度来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影响。

  【答案】(1)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及其他反侵略反封建斗争。

  (2)①政治:打击了帝国主义,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定的民主和自由;②经济: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思想文化: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革除了不少封建陋习;④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在推动现代化方面存在局限性。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