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数学启导自学法

  • 日期:2011-07-27 08:07
  • 来源: 未知
  • 浏览:
  • 字体:[ ]
“数学启导自学法”有六个环节,即预习—引发—讨论—解惑—练习—小结。预习。预习就是为了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在心理上处于一种“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进取状态。围绕着要学习的新知识,构置出“已知”与“未知”的矛盾,用“问题”造成学生的认识冲突,从而激励起他们的学习欲望。预习前,一般地教师都要给学生一个预习提纲,即把要预习的内容概括成几个问题。提纲的编拟,要紧紧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要富有思考价值。在学生预习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堂内巡视、了解、掌握学生在预习中出现的问题,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引发。引发是预习的延伸。通过预习,有些问题学生自己理解了,有个别问题,教师在巡视辅导中也解决了。这时,教师掌握了学生提出的一些有份量、有价值的问题,这正是把教材引向深化的有利时机。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提出、思考他们在学习中的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讨论。讨论是初步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便于讨论,提高讨论的效果,可以事先把学生的座位搭配好,把思维敏捷、学习数学的优等生分散开,就近四人编成一组。
     在分组讨论中,教师巡视各组,并参与他们的讨论,适当启发、点拨、反问、引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对小组讨论还不能解决的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可以再组织全班讨论。全班讨论也要以学生为主,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明辩是非,寻找结论,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惑。解惑是讨论的深化和提高。解惑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根据学生存在的疑惑点,教师归纳出典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辨别,找出症结之所在,得出正确结论。教师把学生提出的疑惑问题及正确结论,对比着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分析思考,使他们在正确与谬误的对比分辨中解除疑虑。有些疑难问题,即使优等生也难理解得很深,这时教师就有必要进行精辟的讲解,使学生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得以理解。练习。练习是实践与巩固。
     练习题的选择要注意两点:一是直接应用概念、公式、法则的练习。目的是巩固所学的新知识。二是变式练习。目的是产生迁移效应,逐步形成技能技巧。教师在学生练习中,要针对不同情况进行指导。小结。小结是概括与提高。这项工作,也要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去完成,即让学生通过回忆所学内容,归纳总结,形成体系,以使学生在对知识的整理、归纳中进一步消化和提高,并培养他们综合应用的能力。有些课的小结还可以有目的地联系旧知识,指出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体现知识的承上启下,以利于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数学启导自学教学法”的六个环节,是就教学过程的整体而言的,具体到某一节课,应当根据教材的特点,突出其中一个或几个环节的重要作用,不必都按照六个环节去讲课。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