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立体剖析—程序训练”复习法(2)

  • 日期:2011-07-15 08:32
  • 来源: 未知
  • 浏览:
  • 字体:[ ]
同时,注意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精神、复习方法和独到见解。程序训练程序训练是使学生所得知识向能力潜移转化的过程。是一种手段,而绝非目的。习题仅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实习”(或说是“试验”)场地,而训练则是指导学生如何把知识系统科学有效地移植到“实际系统”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最终目的是,使学生降低“转化”成本,提高“转化”效率,获取最佳综合能力。就是说,在学生掌握了知识系统以后,要想使学生的系统知识向综合能力转化取得最理想的整体功能,那就需要进一步给学生创设一个对应配套的“系统实际”,为此,要把学生要完成的零散无序的习题,按照知识体系结构的顺序和学生认知的逻辑次序有机地组织成“立体”程序题,组织学生进行认真进训练。立体程序题分为两类,一类是对照一章的知识范围编织的,称为小程序题;一类是从本章知识出发,网络其它章节知识编织的,称为大程序题。1、小程序训练。小程序题的编织以每一章教材后的练习练习题为“兰本”的。即在本章的练习中选几道有代表性的典型的“母题”,组织发动学生进行有序地扩编。第一步:教师选定“母题”。一般选三道,其中一道是平面上的,一道是斜面上的,一道是竖直面上的(个别章例外)。
     第二步:组织指导学生编织程序题。在第一节课上,教师先宣布“母题”,然后提出编题的具体方法和要求:一是每一题都要依据已绘好的小知识结构“立体”图,从概念、定理、定律等知识点的简要回答和运用入手,依从知识的内容在联系逻辑顺序,不断地变换已知条件设问引路,逐步纵向深入,横向拓宽,发展问题的内函和外延,复益全盖所有的知识点;二是从“平面”题开始,逐渐向“斜面”题和“竖直面”题过渡;三是力求题型灵活多样,除把常见题型引入外,争取创设新颖题型;四是力争把本章的实验知识有机地穿插进去;五是一边编题,一边作出解答。学生在编题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启动学生积极思维,引发和疏导学生的思路,一般一节课是完不成的,要求学生课后继续完成。第三步:师生共同编织程序题。即在第二节课堂上,教师将课前编织好的程序题,一步一步地书写在黑板上,并进行正确地解答(一般需要两课时完成),在这期间,教师要不断的启发和鼓励学生敢于和善于向教师“挑战”,发表不同意见。教师除重点讲解解答的方法与思路外,还要结合学生编题的实际情况,穿插讲评编题的方法和技巧。
     因为拓展题的方法与技巧,往往能直接反映出学生解题的方法思路和技巧,所以,这样做十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解答能力。2、大程序训练。这一任务是由教师来完成。是在每一章的小程序训练结束后进行的。每章也只编平面上的、斜面上的、竖直面上的三道题,编题原则除上述对学生所提出的外,还有:①每道题仍是从本章的知识点起步,渐进引伸到其它章节;②变换条件设问,要注意问题的连续性、逻辑性、典型性和科学性;③要注意问题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即大程序题要重点瞄准每章的重点与难点知识;④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基础及能力,注意程序的跨度、题目的难易程度。训练的过程是:先让学生在课外完成,然后教师收来认真的批改,并分析归纳问题,诊断学生解答题的病症,精心地设计好“药方”,在课堂上进行讲评。讲评是这一训练成败之关键,教师要重点讲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知识的应用、审题和分析题的方法、解答的方法和验证结果的方法。同时也要发动学生与教师同步思维,积极参与,使“双边”活动有机结合,配合默契。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