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

  • 日期:2009-06-22 14:45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战后,若干发达国家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逐渐退居次要地位,一个全新的规模庞大的城乡人口流动的逆过程开始出现。据统计,几乎4 000万(占全美国人口的 1/5)的美国人因变换工作及其它原因,每年至少搬家一次,而人口的主要流向是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或外围地带(图5-1),这就是所谓郊区城市化。郊区城市化的出现可追溯到30年代大危机时期。50 年代后,由于特大城市人口激增,市区地价不断上涨,加上生活水平改善,人们追求低密度的独立住宅,汽车的广泛使用,交通网络设施的现代化等原因,郊区城市化进程加速。
     70年代初,美国费城、底特律、克利夫兰、波士顿,巴尔的摩、华盛顿诸城,新建住宅的80%分布在郊区。巴黎60年代后期共有320万个居住单元,其中200万个位于郊区。以住宅郊区化为先导,引发了市区各类职能部门纷纷郊区化的连锁反应。首先迁往郊区的有商业服务部门。商业服务部门是为城市居民提供服务的,人口的向外迁移,势必使商业服务部门随之外迁。加上50年代以来零售商业的现代化,超级市场、巨型市场、购物中心纷纷出现,它们占地面积大,兴建在地价便宜的郊区更适宜。如芝加哥市1950年的零售商业职工,73%分布在中心市区,郊区只占27%。到了1970年,这个比例已经各占一半了。
     在商业服务部门之后外迁的,是事务部门。各类事务机构历来是西方国家特大城市中心区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由于事务部门需要同各方面的人打交道,使事务部门的向心性比商业部门还要强烈。但自70年代后,由于城市中心地价太高,上涨速度太快,迫使某些事务部门向郊区搬迁。另外,现代电子通讯技术的发展,已经部分地取代了事务机关面对面直接接洽的业务,使事务部门有可能脱离闹市区,进入郊区。在商业服务部门外迁的同时,工厂也向郊区迁移。现代工业越来越多地采用流水线作业,使占地面积增加,从而导致生产成本中的土地成本上升,加上环境保护的压力,迫使工厂向郊区迁移。此外,卡车运输和公路系统的现代化,也为工厂在郊区集聚提供了便利条件。70年代以来,一些大都市区人口外迁出现了新的动向,不仅中心市区人口继续外迁,郊区人口也向外迁移,出现了人口负增长。
     这就是说,整个大都市区出现了人口负增长,人们迁向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国外学者将这一过程称之为逆城市化(Counter-Urbaniza-tion)。逆城市化首先出现在英国。1961—1971年间,大伦敦人口减少0.8%,6个大都市人口减少1%;1971—1981年间,它们的人口又分别减少了10.1%和5.4%。在此期间,新城人口分别增加 28.5%和 21.2%,退休和度假城市人口增加 9%和 2.7%。美国出现逆城市化的时间稍晚。根据美国30个最大的标准大都市统计区(SMSA)的人口统计,60年代有14个SMSA的中心城市人口出现下降,但有29个SMSA的总人口有所增长,表明美国当时正处于郊区城市化时期。
     70年代,有9个SMSA的人口出现下降,表明它们进入逆城市化时期,其中大多为东北部的老城市,如纽约、费城、底特律、匹兹堡、巴尔的摩等。这些城市人口下降固然同中产阶级郊迁有关,但更重要的是经济结构老化造成人口向西部和南部的迁移。同期美国西部和南部的SMSA大都市保持人口增长,从而使30个SMSA的总人口增长6.5%。面对经济结构老化,人口减少,美国东北部一些城市在80年代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以吸引年轻的专业人员回城居住,加上国内外移民的影响,1980—1984年间,就有纽约、波士顿、费城、芝加哥等7个城市在市域内实现人口增长,出现了所谓再城市化(Reurbanization)。与此类似,英国大伦敦的人口在连续30多年下降后,于1985年起开始微弱增长,也出现了再城市化现象。
     根据发达国家一些城市人口增长的周期变动,一些学者提出了城市化进程的空间周期理论,即由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四个连续的变质阶段构成大都市区的生命周期。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