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为何难再出“贵子” 城乡落差揪人心

  • 日期:2011-10-05 09:06
  • 来源: 新学期
  • 浏览:
  • 字体:[ ]

  “寒门”为何难再出“贵子”?

  教育生态“一头沉”“城乡落差”揪人心

  与城里孩子相比,在接受教育方面,农村孩子遭遇起点不公到过程不公,最终的结果更加不公。 而“出身越底层,上好学校越难”的趋势,不仅席卷全国,而且正在向中学蔓延。2011年河南省62名被直接保送到清华和北大的学生中,没有一人来自县级或乡镇高中。

农村孩子上重点大学越来越难

  编者按:

  培根这样评价教育公平的意义:“只要维持公平的教育机会,贫穷就不会变成世袭,就不会一代一代世世代代地穷。”然而,在大学扩招、教育资源增加后的今天,“出身越底层,上好学校越难”的趋势逐渐席卷全国,农村孩子读重点大学的比例越来越低,更大比例的寒门子弟通过高考向上流动之路变得狭窄,而由此可能导致阶层板结、贫穷的代际传递,可能产生更大的城乡差距、贫富差距鸿沟。

  农村孩子上重点大学越来越难,源于教育从起点不公到最终的结果更加不公。学前和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贫乏导致了他们“营养不良”;而高中阶段优质教育过于向“超级中学”、重点中学集中,让寒门学子跨入校门就比城里的同龄人距离重点大学更为遥远;即使迈入大学门槛,居高不下的教育成本也让不少农村家庭不堪重负,就业路窄难见回报让新的读书无用论在农村悄悄抬头。从今天起,本刊推出三篇连续报道《“寒门”为何难再出“贵子”》,敬请读者关注。

  “村里的文脉越来越弱了”

  这个周末,就要到青岛科技大学高职机电系报到了,家在山东胶东农村的孙晓彤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有什么好高兴的,复读了一年还差一点到二本线。”

  除了孙晓彤一家,这个村子其他家有考生的家庭也难见多少笑容。今年该村有十名考生,只有两名考生过了二本线,一位经调剂后就读山东泰山学院历史系,拿到通知书就开始为以后的就业犯难,另外一位是美术生,考上了青岛科技大学服装设计专业,艺术类学生不菲的费用也让父亲冒着酷暑到烟台的建筑工地打工挣钱,顾不上回家为孩子送行。这个村子其他八名考生,则接到了高职高专院校的通知书。

  村里老人闲时唠嗑,“录取的大学生一年比一年少啦”,“村里的文脉越来越弱了”,“山上挖矿坏了地气”。这个村子在十年前曾经有过八名考生全部上重点大学的辉煌,如今面对惨淡的高考成绩,老人们将其归结为“文脉”变弱,“地气”坏了。

  其实,这个村子高考成绩正随着一所高中的命运沉浮。这所高中今年共有近千名考生参加高考,二本线以上的总共不到70人。因为该校收费便宜,地理位置方便,孙晓彤所在村子的考生有8名就读该校。

  这所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高中曾以教学质量高、学风严著称,这个县城北部学子曾流行一句话:“考上了二中,等于一只脚踏进了大学校门”。这句话并不为过,在90年代这所学校一个班50多人,本科上线平均能有40人左右。这所学校的没落是从1999年县城一中开始招收“奥林匹克班”开始的,从这一年起二中招不到尖子生,过了几年民办高中中英文学校开设,高薪陆续挖走了几位优秀教师,也吸引了一些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内忧外患之下,二中逐渐由重点高中沦为普通高中。现在,一中也被中英文学校超越,对于该县的考生而言,要想增大上重点大学的概率,要么特别优秀,去读烟台一中、二中,要么花比读大学还贵的学费读民办高中。

  8月23日,记者电话联系到二中一位老教师林海生,在今年住院了两个月之后,这位老师决定提前五年退休,“舍不得离开讲台,可是没了心气。现在校风差了,学生难管,还动不动有学生退学。年轻一点的老师,有能耐的,能走的都走了,前两年从省外招的师范生呆了两年也想走,就没心思在这里好好干。这几年学校穷了,教委拨款越来越少,软硬件都跟不上,破败之象让人心疼。”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