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称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披官方外衣敛财(4)

  • 日期:2011-10-04 09:54
  • 来源: 快乐学习
  • 浏览:
  • 字体:[ ]

  培训中心对地方站有两条严格的规定:

  在其宣传指南中写着,省级记者站应每年吸纳1000名新记者,省会站300人、地市级200人,县级100人。否则,“将视乙方违约,来年将终止合同”。

  该指南还要求,各站参加总部活动每年不少于两次,参与总人数中,省级、省会、市、县四级记者站,每年参与活动的人数分别不低于150人、80人、50人和30人。

  广东某站的站长说,只有确保了小记者的人数,才能确保足够多的人参加活动,才能获得更多的利益。

  “非法”的媒体平台

  “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承包《包钢日报·校园周刊》,办《中国小记者》报,其单独发行已属违规

  郭玉彤已经参加完培训,她觉得有些收获,锻炼了自己,并在中国小记者网站上看到自己的“作品”。如果运气好,郭玉彤原本还有可能在一家报纸看到自己的“作品”。

  最近,培训中心主任丁廷臣遇到些麻烦,有网友举报,培训中心所办的《中国小记者》报,为“非法办报”。此事还被新华社报道。

  该中心市场拓展部主任刘善苇曾在电话中回应媒体:“我中心的确下辖全国发行的国家级刊物《中国小记者》报。”

  记者获得今年5、6月两期的《中国小记者》报(专刊),报头显示,其指导单位是中爱联,主办是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中国红十字会海内外专项基金管委会、中国小记者网协办。

  报头上印刷的国家统一刊号为CN15-0029。

  记者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官网上查询,其显示为内蒙古的《包钢日报》刊号。

  对此,丁廷臣解释,他们是与《包钢日报·校园周刊》合作的。

  在丁廷臣出示的一份合作协议上,《中国小记者》报(专刊)也并非由该中心与《包钢日报·校园周刊》社直接签订,而是从一名叫赵玉江的人手中接手。

  协议上,赵玉江与包钢日报的承包协议是为期5年,每年交费10万元。

  在《中国小记者》报上,“校园周刊”被以篆刻的形式,艺术化地处理了。而在所有版面上,均找不到“包钢日报”的字样。

  丁廷臣说,没有在报纸显要位置,标明与包钢日报社的归属关系,是其“对报纸出版不熟悉”。

  丁廷臣还介绍说,目前《中国小记者》报(专刊)作为该中心的赠送报纸,“走物流路线”发往各地小记者站。

  而有研究媒体的专家称,按照出版管理规定,子报、子刊不允许单独发行,必须和主报捆绑发行。子报刊物中,必须要有主报的明确标志,主报名一般不能小于子报名。没有主报名称的刊物和刊号不符,属于一号双刊,涉嫌假冒刊物,是明显违规行为。

  成也挂靠,败也挂靠

  丁廷臣为了使培训中心更正规,将其挂靠中爱联;中爱联被查已8年未年检

  丁廷臣遇到的麻烦还不止这些。

  新华社的报道中还提到,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建上百个培训基地、搞活动骗钱。

  8月30日,丁廷臣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这个项目本来就是商业行为。”

  丁廷臣承认培训中心不是注册法人。丁虽是该中心主任,但和各单位合作,他都是以中雏奋飞(北京)教育咨询中心的名义签署。

  中雏奋飞(北京)教育咨询中心的法人代表是丁廷臣的儿子,丁庆岭。丁廷臣说,每次签署协议时,都是他代替儿子签署的。

  谈到为何挂靠中爱联时,丁廷臣说,“你也知道的,在北京,如果没有挂靠点什么资源,生意就难做了。”

  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在2008年底,找到中爱联。

  成立于1995年的中爱联,为经民政部注册登记的全国性社会团体,原中顾委常委李德生老将军曾任会长,其名誉顾问包括北京军区原司令员、上将李来柱。

  丁廷臣介绍,是少工委的“朋友”向他介绍的中爱联,军人出身的丁廷臣对中爱联的背景很感兴趣。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