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长 > 家长学堂 > 正文

家庭教育的三个“通道”(4)

  • 日期:2011-10-23 10:09
  • 来源: 爱学习
  • 浏览:
  • 字体:[ ]

  在一些细小的生活事件中父母所持的态度,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很深刻的印象,如果孩子从这些印象中提升出了一种规则或者价值取向,那么那些本来很小的事情就会长期地影响孩子的生活。这个关于苹果的故事很典型地说明了父母作为孩子行为的应答者所起的重要作用。但是,父母作为应答者所起的作用还远远不止于此。

  孩子降生后,他的生理需求是否能够及时得到满足,是否能够得到充分的照料,他发出的含有各种含义的信号是否能够得到父母尤其是妈妈的理解和回应,所有的这一切都将影响到孩子对世界、对他人、对自己的信任感的建立。信任感是人格的基石,假如信任感能够较好地建立,孩子成年后就常常能够形成乐观、积极、好交往、心胸宽广的健康品质;假如不能够成功建立,这些孩子以后往往会终生处于多疑、缺乏安全感、忧郁、冷漠的阴影之中。

  进入幼年期的孩子,自我意识还不够健全,他们没有自己的是非标准和价值观。这个时候他们对是非的判断绝大部分是以父母的态度为标尺的。父母的笑脸和赞扬就是孩子的动力,父母的训斥、惩诫就是孩子的禁令,父母看待问题的态度、角度就是孩子的“标准答案”。这个时期,父母基本上完全掌控着孩子的成长方向,那些以孩子说脏话或者抓妈妈头发为乐的父母,将很快处于家庭教育的窘境之中;那些用拍打地面来安慰跌倒的孩子的祖母,直接破坏了孩子对自己行为的责任心,在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怨天尤人的种子。

  然后,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逐渐发展,大人们开始觉得他们不像以前那么听话了。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布娃娃当然比真的娃娃好带;相反,父母这种期望孩子好管的心态,会成为家庭教育中明显的负担。

  这个时期,父母对孩子的回应、评价和要求仍旧是极为重要的。学业的问题开始逐渐显现,父母是否能帮助孩子建立对学业的责任心和必要的学习习惯,将直接影响孩子将来的学习生活。正因为学习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所以孩子会从学习中建立一定程度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那些每天对孩子喊着“你给我好好学习”的父母,用催逼的方式破坏了孩子的责任心,导致孩子对学习产生了厌恶情绪。在这方面吃苦头的父母比比皆是。相反,那些能让孩子对知识产生兴趣,能让孩子在努力中品尝到自我价值的父母,则可说是给了孩子终生受益的精神财富。

  孩子逐渐进入青少年期,父母在孩子生活中的主导地位逐渐开始被老师、同龄人、公众人物等取代。但是,父母作为应答者依旧发挥着格外重要的作用。孩子的梦想是否得到了鼓励和支持,孩子是否能在学业之外拥有自己的空间,都与父母作为应答者的表现密切相关。亲子关系是否和谐,父母是否能够通过恰当的方式给予孩子合理的建议,将会影响到孩子能否顺利地成长。

  这个时期的孩子在感情和理性方面都尚未成熟,易于冲动的他们因为缺乏必要的经验而容易选择一些过激的做法。他们面临异性的诱惑、同性的竞争、自我性格的构建等主要的问题,在生活中摸索并尝试建立令他们满意的自我,就仿佛矿工在黑暗中淘金。他们的探索有可能失败,他们的冲动有可能走火,他们的伤痛需要抚慰。遗憾的是,他们的父母虽然依旧跟他们生活在一起,可是在精神方面,父母并不在场。悲剧不时在发生,许多人一生都不能抚平少年时期留下的心理创伤。成长的疼痛、心路历程的落寞和挣扎,让很多懂得心理学的人发誓:自己以后一定要做“在场”的父母。(本人就是其中一例)

  总之,在很长时间里,孩子通过父母的要求来要求自己,通过父母的评价来自我认识,通过父母的允许来规划自己的生活,通过和父母互动,构建和发展与父母的关系。孩子在与父母的各种“互动”中,建立了最初的信任感、安全感、价值观,以及爱和归属感。同时,他们从父母的态度中,形成了对待自己的立场和方式,包括自我评价、自我安慰与调节、看待自己的方式,以及对待欲望、物质、压力等各种事物的态度等。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而言,这些都是十分关键的。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