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思想品德课堂学习指导十三法

  • 日期:2011-07-07 07:59
  • 来源: 未知
  • 浏览:
  • 字体:[ ]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针对学生的身心特征和认知水平,根据思想品德课教材的具体内容,分别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介绍十三种方法:1.系统发散法思想品德课教材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抓住教材的逻辑总纲,由此出发,以纲领章、由章带节、以节连目、由目牵动子目。纲举这条总纲,以各社会形态发展为章,以各社会形态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特点为目,以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科技文化的发展、阶级斗争表现和社会组织形式为子目,顺藤摸瓜,逐一串联,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从而让学生准确掌握教材的思想,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2.片断分析法思想品德课教材具有很强的知识性,找准课本的重点片断,进行分析教学,由是什么到为什么,再到怎么样,层层深入,由表及里。如“我国社会主义正处在初级阶段”一课,就先复习初级阶段的含义,再复习为什么只能是初级阶段而不能超越,最后落实到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这样加深了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强化了学生的记忆效果,提高了认知能力。3.实例解剖法思想品德课教材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教育性,切忌教师空对空单调无味地复述。教师要善于注入一些实例,通过摆事实,进一步讲明道理,并从事实材料中升华出基本知识、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
     如复习初三第五课“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时,就引用了一篇“百万川军过洞庭”南下打工的报道,教师和学生一道剖析这一现象,从中更深地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阐明人口增长应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原理。这样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讲述法有的课文,教师可以根据课文插图或把插图绘制成幻灯片,进行生动形象的讲述,使学生受到教育。如第一册《爱祖国》这课的插图,画的是各族儿童载歌载舞歌颂祖国,画面上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教师可借助插图向学生讲解中国的版图名称、首都北京、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都热爱自己的祖国以及教育学生从小要热爱祖国等。5.故事法针对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对故事性较强的课文,采取讲故事、读故事、听故事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对于同学们比较熟悉的故事如第七册《珍惜时间》一课中,有关鲁迅珍惜时间的故事,已在语文课中学过,上思想品德课时,可请学生自己讲。这一课中,有关齐白石和罗健夫珍惜时间的故事,学生不太熟悉,则由老师补充讲述。教材中的有些故事,还可请学生表情朗读,或制成录音带,上课放给学生听。6.自学法凡浅显易懂的课文,先提出要点,让学生自学,然后教师检查效果,进行总结。
     如教《尊敬老师》一课时,课前布置搜集名人尊师的故事、各班尊师的典型事例,并结合开展“尊师敬老活动月”活动。上课时,精心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联系实际自学,写心得体会。7.表演法有的课文,人物形象鲜明,情节生动,对话有趣,可以分配角色表演。例如《敢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这篇课文叙述了一个顾客向营业员买东西,一个小偷把手伸进了顾客的皮包,这一情况,被一位小学生看到,小学生立即叫喊起来。“小偷”见势不妙,拔腿就跑。很多群众一拥而上,抓住坏蛋。学习这课时,可选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并在课堂上进行化妆表演。学生既感到有趣,又深受教育。8.游戏法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好玩的特点,有的课文可采用做游戏的方法进行教学。如教《不挑吃穿》这一课,找几位学生,戴上白菜、大豆、鱼、肉、巧克力等食品的头饰进行游戏活动。分别讲述自己的营养价值和过量食用的害处。生动有趣的游戏,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懂得道理,自觉地改掉偏食毛病。9.辩论法有时,学生对课文中的问题是非不明,各持不同看法,教师可让学生争辩,真理愈辩愈明。
     如教第八册《森林里的一场辨沦》《谁最勇敢》和第十册《谁最美》等课文,均可采用此法进行教学。10.实践法思想品德课的内容,一般要求学生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去,并且养成习惯。如讲《爱惜学习用品》这课时,教师可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把书包内存放的大小不一的书、练习本、空白纸、文具盒等物品分类整理好,然后相互检查,指出优缺点,并要求学生养成爱护文具的好习惯。11.调查法有的教材内容,应让学生接触社会,深入实际,亲自调查研究,从中接受教育。如第九册第三课《一组科技现代化成就的镜头》,可以让学生分别深入工厂、商店、银行等各个单位进行调查,了解各行各业取得的成就,然后在课堂上,结合调查中获得的数据和典型事例来说明课文中的道理。12.模拟法针对小学生爱模仿的特点,在教第十册《公共财物要受法律保护》一课时,设计了一个“模拟法庭”,让学生扮演检查官、审判官、律师、刑警、犯人等不同角色,将课文内容全部以法庭审判形式模拟演示出来,大家深受教育。13.问答法教师可设计多种问题,让学生回答或笔答。如教第九册《要保护名胜古迹和珍贵文物》一课时,可设计出填空题、释疑题和问答题等多种题型请学生解答,学生在答题中理解知识。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