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理 > 地理百科 > 正文

南极的生物天地

  • 日期:2009-05-10 13:49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企鹅、海豹、磷虾,是南极的象征。然而,除了这些珍贵的动物外,寒冷的南极海域中,还有一些什么生命呢?随着中国首次南大洋考察队考察的深入,谜正在一个个揭开。考察队员们从摄氏零度的海水中,除捕到了海毛虫、章鱼、钩虾、海蛇尾外,还捕到了海葵、海参等动物。就拿海葵来说吧,远看象新鲜的猪肚,圆鼓鼓的,不同的是,它的“肚”内长着一个个层次分明的肉蕾,张开时似向日葵的花盘,十分好看。还有海参,不仅个体而且颜色鲜艳,呈肉红色,比我国北方海域中的刺参大得多。再说海星,个体大如脸盆,形态各异,连经常与大海打交道的海洋科研人员,也叹为观止。
      那些似太阳的海星,中间有一个圆盘,四体长满一根根触须,如太阳光芒四射。硅藻是一种细小的浮游体,它为大量的生物提供着丰富的食物来源,硅藻经过光合作用,使无机物质变成有机物质,如醣、淀粉、有机酸、油等等。这些东西供给浮游生物,促进浮游生物的生长。鱼类、磷是吃浮游生物,促进了鱼类、磷虾的发展;企鹅、海豹吃鱼、磷虾,又促进了企鹅、海豹的繁衍。正是这样一个食物链,构成了南极生机勃勃的生物世界。那么,硅藻又是如何大量繁殖的?南大洋考察队从考察中获得的第一手材料证明,促进南极海域硅藻大量繁殖的原因有四条:
      1.南极大陆及岛屿,在夏季冰雪融化之时,大量的淡水流入海峡,进行淡水和高盐度海水的交换,使表层海水淡化。
      2.南极夏季日照长。每年 11 月初到下一年的 4 月,平均每天的日照在12小时以上,其中12月与下1年的一月的日照,每天有17至20小时。光合作用造成表层海水的硅藻大量繁殖。
      3.经对海水化学分析,南极海域中的营养盐丰富,加上夏季的温度适宜,海水中的含氧量增多,而有机磷、碘、硅的含量明显下降。
      4.由于南极的夏季温度在摄氏2度左右,没有造成严重的赤潮现象,威胁硅藻的生存。丰富的硅藻,是南极生物生存的基础。正是这个可靠的基础,才有今天南极的生物天地。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