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理 > 地理百科 > 正文

人类对生物的影响

  • 日期:2009-09-07 08:57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自从人类在三、四百万年前出现之后,就成为地球生物圈的一部分,除受自然规律制约外,人类有知慧、会劳动而不同于其他动物。现代人类的生产力已发展到对全球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施加重大影响的程度。以致在短时间内可以创造出大量的新生物,改变生物的特性;也可以毁灭无数有价值的天然物种;还能够改变生物的分布区。人类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逐步地认识和改造着自然有机界。旧石器时代和部分中石器时代,人类主要是靠采集野生植物的果实、种子、块茎和捕猎野生动物来维持生活的。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到了新石器时代,采集经济逐渐过渡到原始农业,狩猎经济也逐步过渡为原始的畜牧业。
     从那时起一些被采集的野生植物在一定的地理气候条件下,经过多代挑选,最后变成较符合于人类需要的栽培植物。到现在,据初步调查,可以称为作物的植物约有 2300 余种,其中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栽培植物约有五、六百种。而某些栽培植物种内的品种更是多得惊人,例如菊花约有近10000个品种。据考古学研究,在距今约一万年前后的中石器时代的后期和新石器时代,我们最熟悉的家畜和家禽以及家蚕都已驯养成功并加以利用了。狗和猪可能是最早被驯化的家畜,稍后是羊和牛,再就是马、驴、骆驼和家禽。现在家养动物种类很多,有的动物品种也为数不少,例如我国猪的品种有 100多个,金鱼约有160多个。
     人类在改变野生生物为家养生物的过程中,不仅增加了生物的种类,而且它们的性质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是朝向有利于人类需要的方向发展。例如粮食作物的产量和蛋白质、淀粉或糖的含量比其野生祖先大大提高。家猪是由生活在山林草莽和沼泽地带“狼奔豕突”的野猪驯化而来,其头、颈变宽缩短,体态肥大而四肢短小以及生理机能都不同于它的祖先。此外,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的竞争能力与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一般较其野生祖先为弱,而变异性增大。人类还扩大或缩小了生物原有的分布范围。栽培水稻原产于我国西南和印度等地,现在世界各大洲普遍种植。人类在培育新的生物种类的同时,也在有意或无意地消灭和减少着生物的种类和生物资源。自从人类出现以后,由于狩猎、滥砍乱伐和环境污染等原因,使地球上生物绝灭的速度大大加快了。据估计,人类已经消灭了四、五万种动物。公元后已有100余种大型兽类绝于人手。如欧洲野牛绝于400多年前,斑驴绝于 1864 年……还有一些种类除了人类圈养外,已无野生种类,如四不象、黇鹿等。目前有更多的动物正濒于绝种,如黑犀牛、老虎、蓝鲸、白鹭、巨鹰等。
     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也遭受到严重破坏。据初步调查,已经灭绝或基本灭绝的动物有高鼻羚羊、新疆虎、犀牛、白臀叶猴、豚鹿、朱鹭。黄腹角雉、台湾蓝鹇等;濒临灭绝的有大熊猫、长臂猿、金丝猴、海南坡鹿、华南虎、东北虎、儒艮、白鳍豚、扬子鳄、穿山甲、原鸡、丹顶鹤等20多个种和亚种。人类开垦土地、砍伐森林,毁灭了大片植被。据估算,地球上现有的森林面积约为28×106km2,而在几百年前约有72×106km2。全世界高等植物每年要灭绝200 余种,还有25000 种植物也将濒于灭绝。我国海南岛的花梨、坡垒、红罗、绿楠等都是世界著名的珍贵稀有植物,现已为数不多,花梨已找不到能用于繁殖的母树。令人惊异的是地球上生物绝种的速度已越来越快。例如本世纪前的 300年里,平均每四年才有一种鸟类或哺乳类绝灭,但从本世纪开始至今的 80年里,平均每年就有一种鸟兽绝灭。现在每天至少有一个物种从地球上消失。有人估计,世界上现存的物种,到本世纪末至少将有六分之一要被灭绝。鉴于上述情况,许多国家的科学家和一些国际组织发出了拯救珍贵稀有生物和濒于绝种的生物、保护自然资源的呼声。
     目前世界上已有 46 个国家提出了177 个生物圈自然保护区,分布于71 个不同的生物地理区中,总面积约达1.05×106km2。我国已建立了106个自然保护区,开始形成较完整的以保护我国特有珍贵动植物为对象的自然保护区系统。其中吉林长白山、广东鼎湖山和四川卧龙三个自然保护区已加入了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这些保护区,生态环境复杂多样,生物种类十分丰富,是天然的生物基因库和自然资源库。建立并有效地管理好自然保护区,对于保存和培育生物物种,研究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与能量转换,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以及对人民进行生物学、地学知识的宣传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