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频道

家教一言堂(14):谁把男子汉扼杀在摇篮里(2)

  • 日期:2013-05-10 14:53
  • 来源: 学习乐园
  • 浏览:
  • 字体:[ ]

一组数据证明了张校长的观点,高考状元十年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男孩的比例一路滑坡,从1999年的66.2%滑到2008年的39.7%,女孩则由33.8%上升到60.3%,不是“状元郎”而是“状元花”了。这一点能从一个角度反映女孩的相对进步,男孩开始走下坡路。

而孙云晓也表示,虽然和十多年前相比,国内教育在表面上有了显著变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等成为“关键词”,“但是细一看,以应试为导向的升学竞争如今更激烈,孩子们的课余时间被各类培训充斥,负担高于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

父爱缺失和中性文化的双重影响

反观男孩的家庭教育,“不称职的父亲”也是诱发男孩危机的原因之一。据北京市妇联的一项调查,目前家庭中负责孩子教育的,母亲占70.2%,父亲仅占20%左右。专家董旭花认为,父爱缺失是中国家庭比较普遍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与中国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有关。

“父亲和男性教师在男孩成长过程中,可以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尤其在家庭教育中,父亲的作用应该大于母亲。但由于很多父亲更注重物质给予,从而忽略了自己在儿童教育中所要扮演的角色。”儿童教育专家李文道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社会所推崇的“坚强果断”、“宽容大度”等男性风格,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父子关系的传承。当父亲脱离了“榜样”角色,男孩会一直生长在“女性圈”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审美情结,更有可能成为一种“中性”形象。

面对中性,孙云晓指出,“伪娘风”是男性衰落的标志,对未成年人是有消极影响的。“伪娘”是一种“中性化”的表现。我们提倡“两性化”。“两性化”就是指男女互相学习,即男性要学习女性的温柔和细心,女性也应该学习男性的勇敢和豁达。媒体一味的传播中性化,也是现在男孩不男的一大问题。

而文化观察家朱大可则认为,一方面,独生子女家庭结构造成的家庭性别不对称,容易导致男孩“雌化”,另一方面,电视等传播机构推出的各种选秀节目,女评委的趣味在蓄意引导“雌化”的流行,并加剧了这一现象。朱大可建议,要改变流行文化中性化趋势,最直截了当的办法,就是改变当下此类选秀节目的评委结构,让有阳刚之气的男性评委获得审判权力。

数据Data

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男孩女性化现象?

A、家庭教育的缺失19%

B、学校教育的缺失5%

C、流行文化的负面影响76%

晚上学一年,让男孩更男

诚如孙云晓所言,今天的男孩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的未来,如何拯救成为了大家关注的话题。

孙云晓直言,以目前的教育模式和评价体系看,女孩的各方表现都会优于男孩。学校一方面忽略“发育落后”这种差别;另一方面忽视了男孩和女孩认知模式的不同。而且,现在的中小学包括幼儿园,都在追求“静文化”,学校里特别强调要安静,不要跑跳,这些要求对男孩来说,都不太容易适应。“所以建议让男孩晚上学一年。”

“那晚上学一年,家长和孩子都可以准备些什么?”记者问道。“晚上学一年是父母能做的事情,是缓解男孩危机的一个最容易做到的事情。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都忽略这问题,举个简单例子,现在许多医院出现了一种现象,8月份会迎来一个剖腹产高峰,原因是妈妈们想赶在9月1日前生孩子,孩子就可以早上学了。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早上学很可能意味着灾难。因为5岁男孩的大脑语言发育水平,只相当于3岁半的女孩,男孩提前上学往往就意味着灾难的开始。

另外,“因性施教”也很重要,要因材施教和因性施教并重,这是重大的教育原则。坚持这样一个教育原则,才可能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我们的教育教学模式包括评估体系,都应考虑到“因性施教”的要求,这样才合理。”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朱永新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需要“拯救”的不仅是男孩或女孩,“其实我们的教育更需要‘拯救’。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