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友 > 讨论 > 正文

宫女遴选制度

  • 日期:2011-06-04 11:16
  • 来源: 网络收集
  • 浏览:
  • 字体:[ ]
  中国古代宫廷蓄养的女子之多, 在世界上是无匹的.皇帝们, 尤其是性喜渔色而荒于政务的皇帝们, 对填充后宫之事, 乐此不疲.没有人能够阻止皇帝这么做.如同贪婪的土地所有者一样, 要把粮食堆积得顶破了天.前前后后的帝王们似乎竞相着开创或者说打破宫女数量的记录.

  西汉初年, 宫女只有十几人.到汉武帝时, 宫女突破一千数字.东汉桓帝时, 后宫聚集美女五、六千人.晋武帝司马炎将宫女数字突破一万.南朝宋文帝时, 后宫`椒庭绮观, 千门万户, 而淫妆怪饰, 变炫无穷'.南朝仅有半壁河山, 后宫却如此繁盛, 可以说打破了晋武帝创造的记录.

  南朝齐东昏候, 陈后主也把宫女数量列入了万人的记录.隋炀帝时, 离宫遍天下, 各离宫都置备大量宫女.但历史最高记录的创立者并不是隋炀帝.

  唐玄宗大概是后宫女子数量最高记录的创立者.开元、天宝年间后宫人数跃升四万.唐玄宗曾召见大师一行, 问他: `师何能? '一行回答, `惟善记览'.玄宗为了证实一行的本领, 令人拿来登记宫女的薄册——宫人簿, 让一行从头至尾看一遍, 然后合上簿册, 复述一遍.一行大师`记念精熟, 如素所习读.'背至数页之后, 玄宗心服了, 忙叫他停住, 从御榻上走下来, 向一行恭敬地行礼, 呼为圣人.

  明代宫女的数量是九千, 但宫中每年花费的脂粉钱达到四十万两银子, 由此可以推知各代用在宫女身上的费用.

  各朝各代从民间挑选宫女是一件经常性的工作.宫女的家族大多是普通百姓, 但必须是良家, 即非医, 非巫, 非商贾和百工, 这些人家的女子叫良家子.历代都规定宫女取自良家子.例如汉代王昭君就是良家子.

  唐玄宗遣使到全国各地选拔美女, 号称`花鸟使'.

  明代选民间淑女的情况, 以天启大婚时为例, `天启元年, 熹宗将举行大婚礼, 先期选天下淑女年十三至十六者, 有司聘以银币, 其父母送之, 以正月集京师, 集者五千人.后亦被选入都.天子分遣内监选女, 每百人以齿序立, 内监循视之, 曰: 某稍长, 某稍短, 某稍肥, 某稍瘠, 皆扶出之.凡遣妇者千人, 明日, 诸女分立如前, 内监谛视耳、目、口、鼻、发、肤、领、肩、背, 有一不合法相者去之.又使自诵籍、姓、年岁, 听其声之稍雄、稍窳 (粗劣、难听) 、稍浊、稍吃者皆去之.去者复二千人'.

  `明日, 内监各执量器量女子之手足, 量毕, 复使周行数十步, 以观其丰度, 去其腕稍短、趾稍巨者;举止稍轻躁者, 去者复千人.其留者亦仅千人, 皆召入宫, 备宫人之选'.

  `分遣宫娥之老者引至密室, 探其乳, 嗅其腋, 扪其肌理, 于是入选者三百人, 皆得为宫人之长矣.在宫一月, 熟察其性情言论而评汇其人之刚柔愚智贤否.于是, 入选者仅五十人, 皆得为妃嫔矣.'

  清代每三年选一次秀女, 入选者都是八旗少女, 汉女则不入选, 清代这种做法固然是为了保持满州血统, 实行时确实不扰民, 有利于广大汉民的安居乐业.以往任何朝代, 每当选宫女的事情落在哪一个地区时, 该地区的百姓就人心惶惶, 纷纷赶到朝臣到来之前, 把女儿嫁出去.

  如果女儿被选为宫女, 在宫中没能出人头地, 那么, 今生再无机会见到家人了, 只能在宫中默默死去, 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宫女都是这种命运.那么百姓的女儿登车而去时, 不就是和家人生离死别?

  清代比较而言, 还算人道.宫女只有一、二百人, 有百人左右能够和皇帝接近.青春完全旷废的女子几乎没有, 因为, 清代还规定, 宫女未被皇帝看中的, 二十四岁 (有时是二十五、三十岁) 时送出宫, 另行择配.

  清代选秀女的详细情形是这样的: 各旗每年要将本旗的十四至十六岁的女子造册上报.在行选期间, 各旗的参领、领催负责把候选的女子运上车, 送往宫城北门——神武门.运送秀女的车队按规定要在夜间行进, 到达后, 候选的秀女们被领入神武门内, 在顺贞门外恭候, 由户部官员负责管理.

  至时, 由太监首领主持挑选工作.秀女们每五人为一组, 引到太监面前, 站立, 太监审视.当意者, 留下姓名牌子, 叫做留牌子.牌子上书着`某官某人之女, 某旗, 满洲人 (或蒙古、汉军人) , 年若干岁'.至当日午时, 初选完毕, 未被选上的, 由本旗的车子载还.

  初选通过后的女子, 要入宫进行复选, `试以绣锦, 执帚一切技艺, 并观其仪行当否'.凡不合格者被送出宫, 叫做撂牌子.

  清咸丰年间选秀女时, 一位不知名的少女的表现, 被载入史册: 当一群秀女们在拂晓时分站在坤宁宫外, 等候挑选时, 正传来太平军攻克南京的消息, 咸丰皇帝坐卧不宁, 屡屡召见大臣.

  到午后, 站在坤宁宫外的女子们已经疲倦不堪, 饥渴难忍.秀女们相向饮泣.太监在一旁喝斥道, `圣驾行且至, 何敢若此! 不畏鞭笞耶'? 众女子吓得战栗不止, 有的要晕倒.这时, 一位少女站出来, 厉声说: `去室家辞父母以入宫禁, 果当选即终身幽闭, 不复见其亲, 生离死别, 争此晷刻, 人孰无情? 安得不涕泣? 吾死且不畏, 况鞭笞耶? 且赭寇起粤峤间, 不数载悉长江而有之, 今遂陷金陵, 天下已失其半.天子不能求将帅之臣, 汲汲谋战守以遏贼锋, 保祖宗大业, 而犹留情女色, 强攫民家女, 幽之宫禁中, 俾终身不获见天日, 以纵己一日之欢, 而弃宗社于不顾, 行见寇氛迫宫阙, 九庙不血食也.吾死且不畏, 况鞭笞乎? ! '

  太监从未听到过秀女说出这种话来, 惊恐地去捂她的嘴.这时, 恰好咸丰乘御辇过来, 见太监们捆住这位秀女, 拉到自己面前, 硬按住她下跪.该女犹倔强不肯屈膝.

  咸丰已经稍稍听说该女刚才的一番言论, 他命太监们松手, 笑着问她刚才说了些什么? 少女侃侃对答.咸丰欣然地说, `此真奇子也! '命松绑.引入宫入朝见皇后.咸丰为她择婚, 并将此次所有秀女放还回家.

  显然, 被选为宫女不是一件幸事.清宫中有地位的女性亲属加恩免选.规定: 太后、皇后之姐妹, 嫡亲兄弟之女、嫡亲姐妹之女免选, 后又包括嫔以上的亲姐妹免选, 乳妈的亲生女也可免选.

  明代的一位邵太后也深感于入宫女子的不幸, 她对孙子嘉靖皇帝说: `女子入宫, 无生人乐.饮食起居, 皆不得自如, 如幽系然.以后选女入宫, 无下江南, 此我留大恩于江南女子者也.江南人家亦幸无以丐幸泽, 送女子入宫.'

  入送的宫女中有一些是十岁左右或更小的女童.这种做法是为了确保其处女身份? 或者太后、皇后喜欢年龄更小一些的侍女? 当然还有女家的原因, 如一位妇女亡夫, 自己打算改嫁, 小女无所依托, 就会把她送入宫中.宋仁宗的张贵妃就属于这种情况.明代万贵妃四岁入宫, 宋仁宗的另一位贵妃冯氏九岁入宫, 有名的陈后主宠妃张丽华, 入宫时仅十岁.如果十二、三岁入宫, 就属于普遍情形了.

  元代要求高丽国每年进贡美女, 以示臣服.由此形成制度, 到明代初期还在延续.明成祖妃权氏就是高丽女子.

  不少女子是被父、兄主动纳入宫中的, 家人寄希望于她获得皇帝的宠幸, 以求得全家荣显.历史上传为佳话的`倾国倾城'的故事, 就是出自李延年向汉武帝引荐妹妹的事情.李延年是宫中的歌、舞艺人, 能自制词曲、美妙动人.一天, 汉武帝听他唱道`北方有佳人, 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 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

  武帝被歌声感动了, 叹息说: `善! 世岂有此佳人乎? '李延年并没有直接告知武帝这位佳人就是自己的妹妹, 而是令平阳公主使武帝得知此情.武帝一见李夫人, 真是名副其实.

  汉明帝的马皇后是名将马援的女儿, 马援以身殉职, 还遭到他人诬陷, 马家又被权贵欺侮.马皇后的堂兄在忧愤中上书皇帝, 请将马援的三个女儿入选太子宫中.当时, 马皇后只有十二岁, 她带着家族的希望进入宫廷.

  古人相信相术, 一位平凡的女子若是被相术师相出大吉大贵来, 而女中尊贵者就是皇后、贵妃, 那么该女子的家人就会把她献到宫中去.如西汉景帝的王皇后, 本来在民间已和一位姓金的结婚, 生了孩子.王皇后的母亲听相师说她女儿命中富贵, 便把女儿硬从金氏家中夺走, 送入太子宫.而东汉章帝窦皇后也是因相师的判断, 为求富贵进入宫中的.

  也许冥冥之中真有神灵保佑, 她们竟如愿以偿.起关键作用的不是别的, 恰是美貌.汉章帝就是听说窦氏美貌, 才引见她的.

  朝廷宫员的女儿也是宫女的候选人, 并且是重点候选人.

  凡被家人主动献入宫中, 或者父、祖在朝廷任官的女子, 比一般从民间批量载入宫的女子, 更有机会令皇帝注意.这些人大多一入宫就被封上名号, 再进一步越居后宫女子之上.而普遍的良家子既使有美色, 也很难被发现.如王昭君, 杂处于成千的宫女之间, 默默无闻.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