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目失明的上海教师感人故事(2)

  • 日期:2012-01-12 10:12
  • 来源: 学习乐园
  • 浏览:
  • 字体:[ ]

  双目失明,靠记忆讲了5年课

  还在15岁时,冯志远就被查出患有视网膜色素变性,专家称,这是一种先天性遗传疾病,意味着有一天将会失明。

  到宁夏后,他查阅大量资料备课,仔细地批改每篇作业。每次批完作业或者备完课,眼睛发涩、发胀、发痛,加上当地医疗、生活条件差,冯志远的视力急剧下降。他开始用放大镜来看书、备课、批改作业。他加倍拼命地工作、学习,“趁着还能看见,我要多为学生做一些事;趁着还能看见,我要多多储备(知识),为以后早做准备”。

  学生们一张张可爱的脸庞日渐模糊,光明一点儿一点儿地离开。1984年,在一次语文课上,站在讲台上的冯志远,彻底陷入了黑暗。这一年,他55岁。

  学生们泪流满面。早知会有这一天的冯志远,却异常从容。“我不会离开。”他轻轻地说。

  双目失明后,没法备课,冯志远就让学生先给他念课文,然后再凭着记忆给孩子们讲课。语文的板书多,冯志远就改教历史、地理。他用说评书的方式讲给学生们听,课堂上经常笑声、掌声不断。别的老师忍不住好奇,也悄悄跑来一起听。在学生们的照顾下,冯志远又坚持当了5年盲人老师。60岁退休,他才正式离开魂牵梦萦的讲台。此后10年,退居二线的冯志远,仍旧住在学校,只要孩子们需要,他就义务为孩子们辅导。直到2000年4月,他突发脑血栓,生活无法自理。

  最亲最贵师生情

  坎坷的遭遇、坚强的毅力、新颖的教学、对事业的不离不弃,让失明后的冯志远,得到了学生们更多的敬仰与爱戴。每天早晨,都会有学生来到冯志远床前,为他打来洗脸水,打来早饭,等上课铃声响起,再牵着他的手,带他走向课堂。看着冯志远摸索着走上讲台,全班同学起立高喊:“老师好!”

  “高二学生王富海照顾我两年;尤俊贤从初一到高三,照顾我6年;后来,接力棒又传给了张涛……”尤俊贤家离学校很近,平时课余他总喜欢到冯老师宿舍转转,帮老师打饭、收拾屋子、洗衣。每逢家中做了好吃的东西,他总会给冯老师也带一份。冯老师关心他的学习状况,教他一些学习方法。他现在看书读报,看到有用的东西,也就会随手抄在一张张小卡片上,这就是他从冯老师那里学到的习惯。尤俊贤考取南方的一所大学后,依然与冯老师保持着书信往来。尤俊贤说:“冯老师的许多教诲我会铭记终生。”

  发现许多学生主动照顾冯志远后,关帝中学团委也将此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项内容,组织更多的学生加入到照顾冯志远老师的行列,还从中评选出了一批优秀团员和优秀班集体。关帝中学树立了一个良好的传统,一批照顾冯老师的学生毕业了,又有一批学生接过这项工作。许多学生毕业了,还常常回母校看望冯志远。几年不见的学生一开口,冯志远就能立即叫出他们的名字。每当听到学生走近的脚步声,笑容就不自觉地浮现在他脸上。

  冯志远完全失明后,学校为冯志远安排了一间带套间的宿舍。平时冯老师住在里间,照顾帮助他的学生住在外间。凡住进冯志远外间的学生,基本都考上了大学。

  王泽娟和其他3名女同学在冯志远宿舍外间住了3年。她们天天在冯志远宿舍里学习,冯老师就知道了每个人的特长和潜力所在。有一天,王泽娟发现桌上多了几本英语教材和几盘英语磁带。一看,是大连外国语学院的函授大专教材。原来,冯志远发现王泽娟发音好,喜欢学英语,他听广播知道哪儿卖教材,就让其他同学到邮局汇了款。这以后,冯志远开始监督王泽娟背英语,还经常给她买英文读物。进了大学,同学们发现农村来的王泽娟能流畅地读英文原著,都不相信是真的。现在王泽娟已经办了10年英语学校。

  瘫痪在床,最大的心愿是“想再给孩子们上一堂课”

  愧对妻儿的冯志远,没有办法再回上海,也不想留在学校拖累学生,他给远在长春的冯宝珍打去电话:“妹妹呀,等放了暑假,你来接我吧,晚了,恐怕就看不见我啦。”5天后,冯宝珍坐火车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关帝中学。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