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王凌的35条精彩语录

  • 日期:2012-05-29 11:08
  • 来源: 学网收集
  • 浏览:
  • 字体:[ ]

1、情境创设是目前教学中的常用手段,一个好的情境必须能与学习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并且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促进理解。如果情境结束后,与例题之间没有关联,则该情境就不具备良好的应用价值。

  2、数学学习是一种经验性的活动,经验性的重要表现:操作运算行为是数学认知的基础性行为。

  3、学生与数学家一样,要亲自投入,通过实际经验来获得知识,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演算,或是头脑中的操作——思想实验。数学是经验性或拟经验性活动。

  4、学习数学,必须从方法论的角度关注数学教学。从数学知识的社会属性关注数学知识。

  5、对于教学,首先要考虑的是为什么要教该内容?如果没有该内容,又会如何?如何让学生也体验到该知识存在的必要性?

  6、学生的练习是一种基础活动,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这种活动必须是个人认知的亲身体验,学生必须亲自投入。通过信息去主动地组织现象,操作对象,建构自己的理解,即使是看别人做,必须在思想上投入,并转化为自己的操作过程,无人可以替代。我们强调技能训练,其功能之一就是在促使学生“下海”,让他们进入问题的情境,在游泳中学习游泳。

  7、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课堂中可能会产生认知变异。
      这并非是教师的教学有不恰当的地方,这表明教学活动中的环境相关性,特别是我们不能期待单纯依靠在教学中引入更多的应用题就可有效地解决数学教学严重脱离实际的老问题,因为同样的问题在不同的环境中完全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

  8、首先我们应当特别关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思维活动的研究,从根本上说,一切的数学教学活动最终都应落实到学生的数学学习,从而只有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具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数学教学工作才有可能超越纯粹经验总结的水平而上升为理论指导下的自觉实践。

  9、我们也不应当强调改革而对已有的传统采取彻底否定的态度,恰恰相反,在此所需要的即是对于中国数学教育传统更为自觉的总结和反思,并且这是数学课程改革顺利发展的关键之一。

  10、对于某些国家的数学教学,不能采用简单的拿来主义,它给予我们的并非是一个成功的蓝本,而是一面可供参考的镜子,可以促使我们对我们已经做过的事情做出更为自觉的反思和总结。
      在现实世界中还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国际数学课程标准,这是我们在进行课改时必须清醒认识的一个问题。

  11、对于目前正在流行的建构主义来说,它也是存在一定的缺陷的。
      现任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副主席安蒂卡所指出的:“建构主义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学习的社会和文化方面。”

  12、对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很多老师认为是应该抛弃的过时产物,事实上我们不应该对其采用决对否定的态度;他与认知心理学一样,为心理学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视角。

  13、在数学中,我们是通过相对独立的量化模式的建构,并以此为直接对象从事客观世界量性规律性的研究的。
      一个好的数学问题应当具有普遍的意义,也即能够反映一类问题的共同特性,从而事实上也就是一种模式;与此相反,如果一个问题不具有所说的普遍意义,则就会被看成是“怪题”、“偏题”,从而就不能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14、教师的工作具有一种化归的性质,即应使对学生来说原先是困难的、抽象的、复杂的东西转化成较为容易的、具体的、简单的东西。

  15、在课程改革中,我们要防止一种片面性的认识以及简单化的做法,特别的,我们不应该对各种教学方法作出正确(先进)与错误(落后)的绝对区分,要提倡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不能通过行政手段强制地去实现教学方法的改革,这应当成为教师一种自觉的行为。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