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教教案:
幼教语文教案 幼教数学教案 幼教英语教案 幼教常识教案 幼教音乐教案 幼教体育教案 幼教美术教案 幼儿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 小学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英语教案 小学自然教案 小学音乐教案 小学体育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 小学说课稿 小学主题班会
> 初中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英语教案 初中物理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 初中历史教案 初中地理教案 初中生物教案 初中政治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 高中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 高中数学教案 高中英语教案 高中物理教案 高中化学教案 高中历史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政治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 其他教案:
评课稿 说课稿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学生评语 班级管理 班任挚友 教学参考 教学相关 国旗下讲话 信息技术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

创新思维,在课堂对话中闪现

时间:2015-03-15 10:17来源:网络收集点击:字体:[ ]

----《黄鹂》教学案例分析

 

 

[背景]

新课程理论认为,课堂教是一种对话,是一种持续不断地、高质量的对话。因此,在新课程的课堂上,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他们是一个相互对话、相互学习的共同体。对话的实质是交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在一起分享理解,也就是说老师更有可能从学生那得到帮助、提高。那么,在一向被认为枯燥、乏味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努力为学生构建一个情感交流的平台----对话,就能很好的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案例]

不久前,在市区高中语文评优课活动中,当我执教人教版第二册孙犁的《黄鹂》一课的过程中,我和新桥中学高一(3)全体学生,兴趣盎然地“聆听”了黄鹂婉转的“歌喉”。在“整体把握”了这一课的主要内容后,我依葫芦画瓢,按照《教参》所提供的内容,进行最后一项小组讨论。

师:课文先后四次写到黄鹂。每一次,黄鹂的境况和作者的感受各不相同,你认为哪一次描写得最好?说说你的理解。

(学生思考后,分小组讨论,5分钟后,开始交流)

生1:我们这一组认为,第一次描写黄鹂最重要,写出了作者童年迷恋捕鸟,从而引出黄鹂。“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深深的叫着夏天-----”童年的歌声萦绕在耳边,童年的记忆最深刻。而且没有第一次,就没有第二、第三、第四次,所以第一次描写最关键、最重要。

师:分析的很有道理的,这一小组的学生既从内容也从结构上进行了分析。是啊,美好的童年,童年趣事,让人难以忘怀。

生2:我们小组认为,第二次描写黄鹂写得最好。因为,抗日战争时期,作者见解了色彩鲜丽、声音诱人、姿态矫健的黄鹂。在血火的考验中,黄鹂的美丽展现出来了,能使人们产生联想,联想到残酷的八年抗战,表达了当时抗日人民对美的追求、对和平的热爱。

师:嗯,概括的很精彩!这位学生由黄鹂的形态进而联想到它的象征意义,联想很丰富,概括很正确。

生3:老师,我们这一组一致认为,第四次描写得最好。因为,黄鹂在春季的江南,“那里的湖光山色、密柳长堤、茂林修竹、桑田苇泊”,使黄鹂的全部美丽都展现出来了。再想到“虎与深山、鱼和深潭、驼和大漠、雁和长空”,从而得出全文的主旨:“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

生4:我也认为第四次描写的最好。因为作者由江南春季黄鹂的美丽,黄鹂与大自然的和谐,联想到其它动物,进而升华到我们人类,说明人在“适宜的环境”中,才能达到“极致”。

师:两位学生讲的非常全面(正合我意,《教参》也是这么分析的)。

还有哪一组要交流自己的观点吗?(接下来,我正准备“迁移联想”:辩论“‘适宜的环境’与‘人的极致’的关系”。突然,有位同学怯怯地站了起来)

生5:我认为四次描写黄鹂各有各自的妙处----

师:(很好,有不同见解,我洗耳恭听)这位学生很有勇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思维,让我们听一下你的理解!大家鼓励一下好吗?(掌声四起)

生5:第一次写童年时迷恋捕鸟,但作者“没见过”黄鹂;第二次,在抗日战争时期,作者见到了姿态矫健的黄鹂,但“一闪而过”;第三次,病中见了黄鹂,可惜被“吓走了”。逛鸟市,却见到了“被玩弄”的黄鹂。前三次都有遗憾,其实都是为第四次写黄鹂、展现它的“美丽的极致”作铺垫的。所以我们组认为四次黄鹂描写都很重要。

师:(我有点惊讶!这是《教参》上的分析所没有的呀,可很有道理)大家觉的他的理解怎么样?(好),我们怎样感谢他?(掌声热烈地响起)

这就是欲扬先抑、卒章显志的写法!没有前面三次对黄鹂遗憾地描写,也就不可能有第四次黄鹂的“极致”的出现,四次描写一个都不能少。……

接下来,在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的影响下,,同学们在辩论的环节中的创新思维更是开阔:

生6:“在适宜的环境中人才能达到极致。比如:李白的《观敬亭山》就有‘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诗人与敬亭山高度融合创造出寂静的境界。”

生7:“乱世出英雄。乱世不是适宜的环境,人不也达到极致了吗

生8:“是金子总会发光,人要闯身边的世界。钱钟书经历了文革,不也有《管锥篇》的问世吗?”

生9:“钱钟书要不经历文革,可能会有更大的潜力吧!因为他毕竟沉寂了十年。”

……

上完这节课,不仅是学生,还有我,都在想:但愿所有“黄鹂”都能展现他们的“极致”!

[评价]

一、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是师生面对面的对话。在对话中,教师走下了神坛,成了学生的援助者;在对话中,教师和学生都成了课程的组成部分,构筑起共同探讨的舞台;在对话中,教师学会了倾听,学生学会了怀疑、选择、批判,师生都得到了发展,真正体现了教学相长,领悟到课堂的快乐。这节评优课,我在对话中赢得了学生的理解与信任,才能瞬间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正如古人所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能“爱其术”。对话,可谓是架起心与心的桥梁;对话,打开了学生创新思维的闸门!

二、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是开放的。今天的中学生,好象天生具有创新精神的因子,他们意气风发,敢作敢为,虽包含莽撞和杂乱,但并不可怕。《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的作者黄全愈先生认为:“创新思维就象种子一样,它需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这话既深刻又形象,它启迪我们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少些、再少些压制学生创新思维的条条框框;多些、再多些张扬学生人性的理解和培养。借鉴《黄鹂》这篇散文的主旨,作为笔者的结束语:但愿课堂上的每一位学生,都是“江南的黄鹂”,拥有“极致”的课堂境界,在课堂对话中展现自己的创新思维,展现自己的“全部美丽”!

    创新思维,在课堂对话中闪现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