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教教案:
幼教语文教案 幼教数学教案 幼教英语教案 幼教常识教案 幼教音乐教案 幼教体育教案 幼教美术教案 幼儿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 小学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英语教案 小学自然教案 小学音乐教案 小学体育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 小学说课稿 小学主题班会
> 初中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英语教案 初中物理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 初中历史教案 初中地理教案 初中生物教案 初中政治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 高中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 高中数学教案 高中英语教案 高中物理教案 高中化学教案 高中历史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政治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 其他教案:
评课稿 说课稿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学生评语 班级管理 班任挚友 教学参考 教学相关 国旗下讲话 信息技术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

写作素材专辑(36)

时间:2015-01-07 09:20来源:网络整理点击:字体:[ ]
1、黑暗中的工作
   在布鲁塞尔的几家著名的花边店,里面有几间特别的房间专用来纺织最精致、最优美的花边。这些房间是全黑的,只从一扇极小的窗户射进一线阳光来,恰好照在花样上面。引我们参观的人告诉说:“最上等的产品就是这样制成的。最优美的花边,都是工人坐在黑暗中织成的。”
   我们不也这样吗?有时环境非常黑暗。我们也不能明白自已在做什么。我们看不见自己所织的东西,看不见一点美丽,一点好处。但是,如果我们勤勤恳恳工作,不沮丧,不失望,总有一天会发现我们生命中最美好的工作,是在黑暗中完成的。
  
   2、左手与右手
   自幼我就是个性格内向不愿出头露面的孩子,每当老师在课堂提问时,即便我会答,也不肯举起右手来,而是把头深深地埋在两臂之间,“喂,说你呢,那个唯一的不举手的低头的男孩!”语文老师边这样说,边把一个粉笔头准确无误地击在我的头上。于是,课堂一片哄堂大笑。
   我开始学得乖巧起来,不就是举手吗?全班同学都在举手,里面肯定有滥竽充数之辈,我何妨不也做回南郭先生呢?可能是由于心里没底,举起的右手在空中瑟瑟发抖,才引起了老师的注目吧。结果,每每因为答得驴唇不对马嘴,又遭来一番冷嘲热讽。
   后来,那位语文老师调走了,我们班新来了一位扎着羊角辫的年轻女教师。当她发现频频举手而答不上来的情况后,并没有责备我,而是把我领到了她的教研室。当我向她坦白了自己心中难言的苦衷之后,女教师轻轻地抚着我的头出了一个举手的好主意:“这样吧,孩子。以后,如果你能答上来的时候,那么请你把右手举起;如果你不会答的时候,请你把左手举起。这样,你和老师的心里就都有底了。”我偎在她的怀里哭出声来。
   左手与右手,托起了我小学时代心中那轮自尊与自信的艳阳。小学毕业那年,我成为那所乡镇小学考上县重点初中的唯一的一个人。
  
   3、我不高兴雨能停下来吗
   儿童有时简直就是哲学家和诗人。记得去年夏天,我骑自行车带儿子进城,回来的路上突然下起了铜钱般的大雨,因没带雨具,我只得拼命往前骑。儿子却兴奋得又喊又叫。我烦到了极点,便朝他吼起来:“都下大雨了,你还高兴!”他被我突如其来的吼声吓住了,便小心翼翼地问我:“我不高兴雨就会停下来吗?”他这天真的问题还真使我平静了不少:是啊,雨反正要下,与其心烦意乱,不如高高兴兴坦然接受。生活中的许多困难、灾难,也许它们本身并不怎么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对它的恐惧心理。如果能学学儿童,以儿童玩耍的心态来对待那些困难、灾难,那该是何等的潇洒!
  
   4、鸡腿的味道
   一位青年驾驶着跑车徜徉在乡间小道,忽然发现一只三条腿的鸡,便好奇地加速追赶到一家农场。令他吃惊的是:农场里所有的鸡竟然都是三条腿!他问农场主人:“为什么你养的鸡都是三条腿呢?
   “最近鸡腿价格非常好,这些有三条腿的鸡都是我改良的新品种!”
   农场主人骄傲地说青年好奇地追问:“那鸡腿的味道怎么样?”
   农场主人沉思了一下,望着那群鸡——“说实话,我也不知道。它们跑得实在是太快了,连我都捉不到。”
  
   5、一梦成功
   缝纫机发明者埃利阿斯·豪把全部财富都投资发明缝纫机,可是最后的问题是缝纫针的针孔设计在哪里。千思万虑都想不出办法,正待放弃,他做了一个梦。梦里他看到一群野人在个四周唱歌跳舞,那蛮族一要他在24小时内发明缝纫机的针,如果到时他不能发明,就要把他送入大锅,煮熟后让大家分享。他正在苦恼,突然他发现野人们的手中长矛的尖刺上有个孔。他终于找到了答案,大声呼喊:“有办法了!”可是因鼓声太吵,听不到他的尖叫。叫了半天,他终于醒了过来,才凌晨3时。他赶忙跑到工作室,太阳下山时,他完成了第一台缝纫机的设计雏形。
  
   6、帕瓦罗蒂不识乐谱
   意大利有影响的《晚邮报》载文称,被誉为“世界第一男高音”的意大利歌唱家帕瓦罗蒂承认自己不识乐谱。
   其实,有关帕瓦罗蒂不懂乐谱一事早有传闻,只不过他一直没有承认而已。有一次,帕瓦罗蒂在意中部翁布尼亚区的卡斯泰洛城举行的一个活动上和意大利另一名歌唱家加斯曼合作表演二重唱。彩排时加斯曼发现帕瓦罗蒂根本不看乐谱,他意识到帕瓦罗蒂可能真的不懂乐谱,于是便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别人。随后,帕瓦罗蒂对《晚邮报》说:“这是直的,我不懂乐谱。”帕瓦罗蒂称,他不是音乐家,不需要懂乐谱,因为乐谱和歌唱不是一回事儿,他是用头脑和整个身体来唱歌的。
   帕瓦罗蒂的歌迷们对此褒贬不一。有人说,帕瓦罗蒂真了不起,他在练习歌剧时只须凭他的耳朵和他自己的记号,这说明他理解音乐已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但持批评意见的人说,如果帕瓦罗蒂懂音乐,他能唱得更好。
   据透露,帕瓦罗蒂曾有过学习乐谱的计划,但一直没能实现。
  
   7、镜子
   有一天半夜,我从梦中醒来,迷迷糊糊地出了门。在楼道的拐角,我碰到一个人:阴郁的面孔、蓬乱的头发,带着一丝惊疑不定的神色。于是我站住了。就在同时,那人也停住了脚步。我向左走了一步,想让开那人,没想到那人也向左走去。于是我向右,那人也向右……我们就这样互相让着,结果谁也没有让开谁——这情景我在行路时时常遇到,但从来没有像今天晚上这样无止无休。我想坐下来,可同时我看到那人也露出同两样的企图。于是,我转身而去……
   第二天,当我在一片阳光里醒来时,我忽然想起了昨夜的事,我跳起来,并且冲向楼道:在楼道的拐角,静静地立着一面镜子。
  
   8、用上所有的力量
   星期六上午,一个小男孩在他的玩具沙箱里玩耍。沙箱里有他的一些玩具小汽车、敞篷货车、塑料水桶和一把亮闪闪的塑料铲子。在松软的沙堆上修筑公路和隧道时,他在沙箱的中部发现一块巨大的岩石。
   小家伙开始挖掘岩石周围的沙子,企图把它从泥沙中弄出去。他手脚并用,似乎没有费太大的力气,岩石便被他连推带滚地挪到了沙箱的边缘。不过,这时他才发现,他无法把很大的岩石向上滚动,让它翻过沙箱边墙。
   小男孩下定决心,手推、肩扛、左摇右晃,一次又一次地向岩石发起冲击,可是,每当他刚刚觉得取得了一些进展的时候,岩石便滑脱了,重新掉进沙箱。
   小男孩气得哼哼直叫,拼出吃奶的力气猛推猛挤。但是,他得到的惟一回报便是岩石再次滚落回来,并砸伤了他的手指。
   最后,他伤心地哭了起来。这整个过程,男孩的父亲从起居室的窗户里看得一清二楚。当泪珠滚过孩子的脸庞时,父亲来到了跟前。
   父亲的话温和而坚定:“儿子,你为什么不用上所有的力量呢?”
   垂头丧气的小男孩抽泣道:“但是我已经用尽全力了,爸爸,我已经尽力了!我用尽了我所有的力量!”
   “不对,儿子,”父亲亲切地纠正道?“你并没有用尽你所有的力量。你没有请求我的帮助。”
   父亲弯下腰,抱起岩石,将岩石搬出了沙箱。
  
   9、扶一把
   某人坐计程车,路上看见一个因为超速而自己翻覆的摩托车。骑士面孔朝下地躺在路旁,沮沮的鲜血自额角沁出,居然没有一个经过的人去救他。
   “最起码应该把他扶起来,头朝上,以减低脑里的血压,否则活不了多久。”司机说。
   某人一路上不断想司机的话,下车时忍不住地问:“你既然知道,把他扶坐起来,可以救他一命,为什么刚才不停车去做呢?”
   “你既然听到我这样说,为什么不叫我停车;自己下去扶呢?”
   扶人一把并不困难,但是多数的人只会说,不去做,甚至还责怪别人不为。
  
   10、为“遗憾”而遗憾
   翻开学生的课本看看,中学的《猎户》已然拿掉了,但小学语文仍然有《翠鸟》这样的课文。说河边的芦苇丛很美,“我”在芦苇丛中见到一只美丽的小翠鸟,多么想捉住那只小翠鸟啊,但它飞走了,一个老人告诉“我”,它住在那高高的山半腰。“我”仰望着云烟缭绕的高山,想到鸟儿竟住那么高不可攀的地方,心里真是说不出的遗憾……课文就在这“遗憾”中结束。我一直没弄明白,这样的课文会给学生留下什么样的影响?
  
   11、假如没有台风和闪电
   科学家说,如果没有台风,本已严重的全世界的水荒就会更加严重,台风能为人类送来大量的淡水资源。据测算,一次直径不算太大的台风,登陆时可带来所30亿吨的降水。
   假如没有台风,世界各地冷热更不均衡。赤道地区日照最多,气候炎热,如果没有台风来驱散这一地区的热量,热带便会更热,寒带也会更冷,而温带则将从地球上消失。
   假如没有台风,地球能量将失去热平衡。台风最大时速可达200公里,地球全凭这种能量保持着热的平衡。
   如果没有闪电,科学家说,人类将失去一位勤奋的“清洁工”。雷电交作时,空气中的部分氧气被激变成臭氧。稀薄的臭氧不但不臭,而且能吸收大部分宇宙射线,使地球表面的生物免遭紫外线过量照射的危害。闪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又可杀死大气中90%以上的细菌和微生物,从而使空气变得更加纯净、清新宜人。
   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就将失去一座巨大的“化肥厂”。据测算:全球每年由雷雨(闪电)而“合成”的氮肥就有5亿吨。这5亿吨从天而降的氮肥,相当于5万个年产1万吨氮肥的化肥厂的年产量的总和。
  
   12、乞丐与露珠
   一个乞丐很早上路了,当他把米袋从右手换到左手,正要吹一下手上的灰尘时,一颗大而晶莹的露珠掉到了他的掌心。
   乞丐看了一会儿,把手掌递到唇边,对露珠说:“你知道我将做什么吗?”
   “你将把我吞下去。”
   “看来你比我更可怜,生命全操纵在别人的手中。”
   “你错了,我还不懂什么叫可怜。我曾滋润过一朵很大的丁香花蕾,并让她美丽开放。现在我又将滋润另一个生命,这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运,我此生无悔了。”
   乞丐一下子停住了脚步。
  
   13、人生要滚烂泥巴
   侗族人有一种独特的成年礼仪式。过生日要滚三次泥巴,一次是5岁,一次是10岁,一次是15岁。侗族人有句俗语:“从母亲那里学到善良,从父亲那里学到勤劳,从祖父那里学到耐性。”这种仪礼可能就是跟这句俗语相呼应的。5岁的人,就要脱离母亲的怀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劳动,接受艰苦的磨练了,所以让母亲领到田边,由父亲地田坝那边接着。到10岁,则由父亲把他领到田边,由祖父在田坝那边接着(没有祖父则请寨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意思是孩子初步养成了劳动的习惯,下一步要向祖父学习放锻炼意志,培养耐性了。到了15岁,则由祖父把他带到田边,对面田坝上没有人接,意思是从这时起,你即将长大成人,需要自己去体味人间的艰辛,闯出一条自己的生活道路。
  
   14、果树
   果园里,一只鲜红的果子“啪”的一声落在地上。也许,与此同时,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又一枚熟透的果子也正从枝头落下。但我们无从知晓,因为,生命是寂静的。
   静寂的生命并不单调———生命是一种过程,在这过程里充满着放弃的痛苦,隐藏着由此而产生的悲哀。这种放弃,这种痛苦,这种悲哀,客观、必然地存在着,是生命的力量还不足以立即抗拒的,不过这并非坏事,生命的内涵正是因为这些而不断得到丰富,并且渐渐坚强。
   果树也有果树的放弃。
   春天,果树并不寂寞,满世界的色彩陪伴着它,它也陪伴着满世界的色彩———它本来就是众多色彩中的一员:淡淡的绿色在每一片树叶、每一条茎脉中欢快地流动,花蕾隐藏着花瓣颜色的秘密。
   即使在夜晚,也有月光不邀而至,在它的身影中舞蹈。
   夏季,阳光更是没有停止过闪动的舞步。
   现实的另一面在秋天展现了———现实有两副面孔,它往往不是同时而是轮流展示给人们看———随着秋天的深入,冬的脚步声渐近,低温、寒风乃至霜冻都来到了果树的面前。如何生存?果树选择了惟一的选择:放弃果实,落掉叶子。
   没有了纷繁的色彩,生命的呼吸声似乎也被上帝掩藏了起来。
   失去了往昔的绿色,并不等于失去了生命的力量。
   有哲人说:人像一只摆钟,来回地摆动,在敲响了这个欲望之后,又产生了另一个欲望。生命不能压制欲望的产生,但能够摆脱欲望。
   这的确像哲人说的话,但也许是果树说的,因为果树在那位哲人之前以及之后,一直是这样做的。
   一棵果树,因此比任何一个人都活得坚强,活得长久,并且年年结出了人所不能结出的果实。
  
   15、饶恕周
   在非洲丛林有一个部落流行一种风俗,就是“饶恕周”。这个“饶恕周”是在每年的旱季。这期间如果老天大发慈悲降下甘霖,村人就要彼此饶恕,放弃前嫌。并与仇敌言归于好。
   有人问一个又在聋又哑的人:“什么是饶恕?”他拿起笔来纸上写道:“它就像经人践踏的鲜花的发出的香气。”
  
   16、卖红薯的老人
   在酒店的斜对面,有一位卖烤红薯的老妇人。她头发花白,腰已经佝偻,脸上的皱纹重重叠叠。她该有七十多了吧?
   有一天下班,我来到她的炉前,要买两只红薯。老妇人微笑着问:“是自己吃吧?”我说:“不是,是给妈妈买的。”我看见老妇人的眼里立刻有一种亮亮的东西闪了一下,她用报纸将两只烤红薯仔细包好,递到我面前,笑着说:“这两只烤红薯,我不收你的钱。”我有些吃惊地望着她,红着脸说:“这不行,不行。”我和老妇人素不相识,就是认识,也不能沾一个卖红薯的老妇人的便宜。我将两元钱塞进老妇人的手里,老妇人颤颤地捏着它,然后挥手对我说:
   “红薯虽然不值钱,我看见过许多青年人,都是自己吃,从来没有哪一个能想到妈妈的。”
   回到家我把这个故事告诉妈妈,她的眼里立即有了泪光。
  
   17、毋须解谜
   人们曾经请大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给电下定义。他回答说:“电是客观存在,尽管利用它好了!”
   我对于汽车的机械动作实在知之不多,但这不妨碍我使用汽车并且从中获得快乐和方便。
   收音机和电视机也一样。我们当中大多数人对这些复杂玩意儿的技术知识不甚了了,却能利用它们获得享受。
   不过在我看来,这世界上最复杂的玩意儿是人,是我们自己。只要有正确的思想指引,人的本事可真大。这本身就是一个神秘的谜;但正如爱迪生所说,我毋须解谜,“尽管利用它好了!”
  
   18、于小见大
   女作家丝托姆·詹姆生在她的自传《南行之旅》中回忆了大战时期食物配给和物质匮乏的窘境。有一次,水果店主给她的作家朋友努儿·斯物里菲尔德及其管家每人一个桔子,她俩知道丝托姆至少两年没吃过桔子,就决定把桔子送给她。
   送了桔子,努儿临走时说:“这果子个儿小,而且可能很酸,不过好歹也是桔子。”
   丝托姆在自传里写道:“她这话有两处不对。第一,那两个桔子其实一点不酸;第二,桔子有时候不光是桔子,还可以是奇迹。”
  
   19、安徒生有胜国王
   有一位作家在访问丹麦后深有感触地说:
   “当着丹麦人的面,如果你骂他们的国王,他会不理你;如果你批评他们的乳酪,他会骂你无知;如果你提到安徒生而没有尊敬的意思,你可能会挨耳光。”
  
   20、不可缺少的领导
   卡先生听到有人称赞一位已在职多年的领导,说他是不可缺少的,是一位杰出的领导。卡先生生气地问道:“为什么他是不可缺少的呢?”称赞他的人答道:“没有他,机构就不运转。”卡先生说:“如果没有他,机构真的不运转的话,怎么还能就他是一位好领导呢?这些年他完全有时间来把机构搞得没有他也照样运转。他究竟在干什么?恕我直言,他整天在想办法使你们离不开他。”

    写作素材专辑(36)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