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教教案:
幼教语文教案 幼教数学教案 幼教英语教案 幼教常识教案 幼教音乐教案 幼教体育教案 幼教美术教案 幼儿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 小学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英语教案 小学自然教案 小学音乐教案 小学体育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 小学说课稿 小学主题班会
> 初中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英语教案 初中物理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 初中历史教案 初中地理教案 初中生物教案 初中政治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 高中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 高中数学教案 高中英语教案 高中物理教案 高中化学教案 高中历史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政治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 其他教案:
评课稿 说课稿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学生评语 班级管理 班任挚友 教学参考 教学相关 国旗下讲话 信息技术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

小议语言暗示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

时间:2014-12-09 09:45来源:乐学点击:字体:[ ]

珠海市五中   余鲲

我们在平常的语言交往和教学过程 中,常常会发现一种语言现象:在描写人物的动作、言语、情感或叙述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特点、环境的某一句话,某一个词,某一种语言,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往往在字面的意义之外还蕴含有其他的甚至或更深的意义,它所具有的语言信息量较其他环境中更大更丰富。我们称之为“语言暗示”。

“语言暗示”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一般来说它是有如下特点:语言信息量,它除了表达其本来意义之外,往往还同时表达其他的或更深的意义;必须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是有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意义;要全面理解掌握所暗示的意义,还需要对语言环境前后,整体上把握,还需要对具体字词句有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

在日常生活及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若能准确地运用和理解语言暗示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首先,抓信暗示的语言,能够引导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语言所要表达的思想与对象。如鲁迅先生《药》一文描述茶客们谈药一节,在康大叔谈论狱中关押的夏瑜的言行时,写到“------这小东西也真不成东西!关在牢里,还要劝牢头选妃。”“他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这践骨头打不怕,还要说可怜可怜,”“这小东西不要命,不要就是了。”虽然全文未对革命者夏瑜正面描写,但从刽子手口中的这些言语,暗示出另外一层意义,使读者看到了一个为了推翻反动统治不怕牺牲,勇于斗争,饱受折磨的资产阶级革命者的形象;同样是《药》一文中瑜儿坟上的花圈,更是暗示尽管长夜漫漫,但革命者绝不会因受挫折而消沉,将有人继承烈士遗志继续斗争。

许多著名作家在描写事物时,常常好象是不经意地叙一件事,随意描写环境中某一物体,表面看来无关紧要,实际上它往往蕴含有丰富的意义,如鲁迅在《祝福》一文对鲁四老爷屋内陈设的描写,其中写到“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现通达心气和平’。”这一处描写好像是不经意的,其实这里是含有丰富信息的语言暗示,仔细分析这里写的既然是一副对联,为什么单单写明下联,而不是上联?,我想,这不会是不知上联内容,(据上联为“品节鲜明德行坚定”这是一副在当时常见的对联),而是作者有意突现下联,用“事现通达心气和”与亿文对待祥林嫂的无情无义,气急败坏相对照,暗示鲁四老爷的虚伪,假道学的真面目。

语言艺术不同于其他的艺术,如造型艺术等,它是有蕴含信息更广,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语言暗示充分体现了语言艺术的特点,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如《守财奴》一文中仆人拿侬斥责葛朗台时的那句话“先生你一生一世总得讲一次理吧”,这个“总”字语言丰富,既暗示了葛朗台一生一世为了财而不顾及亲情人性的性格特征,又体现了对他们看见金子只有金子执着狂的无奈。在《荷花淀》一文中,当水生女人听到大夫说他将去大部队时说到“你总是很积极的”这句话表面是责怪,实则暗示了水生在过去的抗日工作中,作为基层领导工作一贯积极努力。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描写陆虞候、富安二人到李子二酒店去,“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酒店里坐下;随后又一人闪入来。”“一个”闪“字活灵活现,既写出了二人鬼祟的行径,又暗示了这俩人非善类,将有坏事发生。从以上几个事例来看,句子中一个字或一个词,已不仅仅是表达某一层面意义了,也往往是有很丰富的语言信息量,使人们通过这一字一词,想象出许多的内容,从而对事物有更深地了解与认识。

语言暗示不仅具有丰富的信息量能发挥语言艺术给人充分想象的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利用它还能深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思维,大大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提高学生思想认识能力。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中作者道:“年青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然而,现在我懂得了。”在这里作者说“懂得了”懂得了什么作者没有说明,实际上已暗示国民党反动统治与司马氏政权的高压黑暗统治如同一辙,屠杀无辜,残害进步文人。同例,在文章最后几句“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这段文字,实际上暗示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终将灭亡,革命事业终将胜利,表明了作者对将来充满信心。在《信陵君窃符救赵工》中,公子求救兵无望率门客去救赵“行过夷门,只侯生,是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辞诀而行。”但侯生却回答“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受到信陵君厚待的侯生,在生离死别之时,不但无半句慷慨之辞热情相送,反而语气十分冷漠,这时实际上是一种语气暗示:你那行为是愚蠢的,无助于事,我不赞成。这种暗示照应了公子返回请教得计,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

总之,语言暗示是一种特殊语言表现形式,它广泛存在于中学语文教材与日常生活工作中,掌握了它们特点,对引导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意义,丰富自己的语言信息量,发挥语言艺术品的特点,加强想象能力培养,对激活学生思维能力 ,提高其分析理解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小议语言暗示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