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教教案:
幼教语文教案 幼教数学教案 幼教英语教案 幼教常识教案 幼教音乐教案 幼教体育教案 幼教美术教案 幼儿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 小学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英语教案 小学自然教案 小学音乐教案 小学体育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 小学说课稿 小学主题班会
> 初中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英语教案 初中物理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 初中历史教案 初中地理教案 初中生物教案 初中政治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 高中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 高中数学教案 高中英语教案 高中物理教案 高中化学教案 高中历史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政治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 其他教案:
评课稿 说课稿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学生评语 班级管理 班任挚友 教学参考 教学相关 国旗下讲话 信息技术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

全天候开放,全过程互动

时间:2014-12-01 09:34来源:网络收集点击:字体:[ ]

——作文教学创新模式初探

 

 

 

信息时代,正逐步逼近我们。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日趋多样化,人们正逐步疏远了书本报刊,更多是通过看电视、用电脑获得信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写作能力是否可以降低,作文教学应怎样适应时代发展?就此问题,根据教学研究的实践,谈谈笔者的思考和认识。

 

一、作文教学需要新的出路

科学技术丰富了语言的外延,但并不能代替人的读写能力。美国上个世纪六、七年代出现的“写作危机”的教训,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警示作用。轻视和否定作文教学导致了严重的后果,以至于美国“教育质量委员会”在调查公开信中指出“在日常的读、写、理解的最简单的测验中。测出了2300万美国人是半文盲。”可见时代对作文教学只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现代社会需要创造并且准确表达出新信息。

再来看看现实中的作文教学,一致的评价是效率低下。封闭的程式化的、不能触及深层思维的作文教学只能是低效的。不久前,一位高中生在网上直言不讳的说“语文,你真无用!”他说作文课上与不上都一样。老师教得辛苦,学生拖得辛苦,效果低得可怜。许多有志之士,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不过现状还是原样,作文教学只不过是阅读教学的附庸。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套具有全国影响的单独的写作教材。大多是附在阅读教学单元后面的“拼盘式”的作文教学安排而已。

新时代,新课程,呼唤崭新的作文教学,一种能丰富师生精神生活,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作文教学。

 

二、作文教学创新模式的特点

全新的作文教学模式是一个开放的的,可以不断被创新的、不断发展的教学体系。它不同于过去那种程式化的、刻板的作文教学模式。它具有以下特点:

1、创造性。一是表现在对过去作文教学的突破上。用全新的作文教学思想,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吸收过去作文教学好的方面,形成新的作文教学体系。二是表现在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精神作为作文教学的目的。这是与过去作文教学一点根本的不同

2、开放性。新的作文教学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完善的体系。教学目标 是开放的,教学目标 包括从基础目标到发展目标不同层次的目标;从时间上看,教学过程 是开放的,评价中有指导,指导中有评价,教学过程 是多线开放交合的过程;从空间上看,教学方式是开放灵活的,社会是课堂,全程写作与半程写作,教师评价与相互评价都是灵活自然的,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差异而不断的完善和更新。

3、协作性。一方面充分发扬教学民主,真正把作文教学过程 看作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提高写作能力,发展智力,陶冶情操的过程。学生的主动参与始终贯穿作文教学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另一方面在发扬教学民主的基础上讲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校与社会互动。作文教学过程 是一个多方协作的过程。发扬教学民主是基础,实行互动协作是目的。

4、快速性。信息社会,时间即效益。如果没有快速成文的本领,显然是不适应时代要求的。过去作文教学中,学生花三堂课时间才写一篇作文的蜗牛速度,必须彻底改变。

 

三、作文教学创新的初步经验

根据一年多的作文教学改革的实践,我们形成了初步的经验,概括为以下四点:

(一)以快速突破作文思维活动的呆滞性

过去作文教学蜗牛式写作速度,已经使写作失去了应有的兴趣与冲动,而把写作变成一种机械的工作。先要辅导,然后教提纲,写草稿,最后修改誊写。学生哪有写作的乐趣?早已使学生的思维呆滞了。克服学生写作思维的呆滞性,是创新教学的起点。

我们设想的快速作文的具体目标是:①初一,45分种,600字以上;②初二,40分钟600字以上;③初三,35分钟600字以上。现在看来这个目标还可以提高。

具体做法是:一是创设安静的写作环境。实验班教室挂窗帘,要求学生写作时不说话,不斜视。安静的环境能使学生尽快进入写作状态,而且不受别人影响。二是限时作文。步骤:记时(在作文本角上记录开始时间);构思写作;快速写作;记时(结束时间);交作文本。

事实证明,以静求快,限时作文是可行的。初一实验班级98%的学生能在40分钟内完成作文,最好的同学17分钟内完成质量相当不错的800字以上的作文,作为初一学生能有这样的速度,应该是相当不错的。调查还显示,初一78%的学生认为写作文较过去轻松,不需要长时间的苦思冥想。

(二)打破教材束缚,提高写作训练的数量与质量

语文教材中对作文教学的要求是依据“单元合成,整体训练”的思想而设计的。人教版与苏教版的语文教材都如此。把作文能力的训练点分配到阅读教学单元后进行训练。每个训练点一般只安排一次。这种拼盘式作文教学训练,看似成体系,其实一盘散沙。因为形成某种写作能力,仅靠一两次训练是难以奏效的,而写作能力提高的过程是一个阶梯式而又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教材安排的作文训练点一是分散,缺乏必要的关联。二是绝大多数操作性不强,简单僵化难以进行深层次的思维训练,再加上教师水平的差异,教学效果差也是自然的。下面举个例子说说教材编排的局限。苏教版初中语文第二册作文教学安排如下:

1、通过一两个事件写人物的特点。(写人)

2、写消息。

3、写清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事)

4、记事写人要中心明确。(写事)

5、从生活中找“米”。(选材)

6、对一个人或一件事发表看法。(议论)

7、联想。(作文思维训练)

不难看出,编排的序列是依据阅读教学特点进行的,而不是按写作思维训练的要求编排的。还有这些训练点之间无明显的联系,训练点范围大而且难以一次达成效果。这样的作文教学只不过是阅读教学的附庸而已,缺点显而易见:一是不利于写作思维的整体训练,二是看似坚持读写结合,其实违背写作教学规律。

根据作文教学创新的特点,遵循写作教学的规律,我们大胆的突破教材的束缚,整体创造性的利用教材,初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其理念是以写作思维训练为主线,细化强化思维训练的内容和方式,采用同点多次训练,让学生每次写作都有所得。例如,初一第一学期大作文训练的能力点及内容如下:

1、说说自己。

2、说真话,抒真情,写出真实感受。

3、抓住特点写景。

4、写好人物的外貌。

5、运用语言描写刻画人物。

6、综合运用外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

7、情境作文。

8、运用动作描写刻画人物。

9、抓住特点、有条理的说明建筑物。

10、综合运用外貌、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人物。

11、学学心理描写。

12、借助景物,展现人物内心世界(1)。

13、借助景物展现人物内心世界(2)。

14、运用细微的动作、神态描写展现人物内心世界(1)。

15、运用细微的动作、神态描写展现人物内心世界(2)

16、人物心理描写综合练习。

新的作文教学形式从根本上突破了语文教材“拼盘式”作文教学训练模式,给学生带来了新的体验。注重训练点的内在联系,同时兼顾有机穿插。初一第一学期在课堂上共完成大小作文各16篇,平均每生共完成约1.7万字,是过去作文教学训练量的两倍以上。不仅在作文训练的数量上获得突破,而且在质量上也有突破,许多学生写出了令人吃惊的文章,远远出乎教者对初一作文教学的预期目标。

(三)以多样变通突出作文教学的主体性和灵活性

作文教学的创新模式不是全盘否定过去的作文教学方式,而是以多形式的变通来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作文教学模式。其核心是真正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灵活的教学形式实现全过程互动,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对此我们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和努力。

1、改变单线活动,实行作文教学全程互动

摒弃教师为主导的单线作文训练形式,在作文训练的全过程中,实行多样化的互动方式。在互动中各种信息相互交流碰撞,产生出新的信息;在互动中,开阔了写作思维的广度,在互动中,学会了合作创新。互动的核心是学生的主动探究思考和交流。全程互动的形式有:

师生互动  主要体现在作文指导、评价和作文活动等环节上。作文指导师生对话讨论,教师只在必要时作修正,不作定性结论。作文批改、评价互动协作完成。具体步骤如下:师生讨论确定评改标准,学生互动批改作文(占全部作文的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师生讨论评析作文,归纳经验和小结。其中,也可以先评析归纳,后学生批改作文,最后再小结。作文活动的设计、开展、评价均由师生商定,学生实施。

生生互动  这种互动方式是作文教学过程 中最主要的互动形式。生生互动是通过建立语文学习小组来完成的。建立学习小组,每4-5人为一小组,设小组长一名,小组讨论交流是互动的形式。下面举作文评改环节略说生生互动的形式。步骤如下:小组团团围坐,组员速看作文,用规范符号初改作文;小组讨论再改作文,确定作文等级,组长执笔撰写评语;教师浏览,作必要的补阅。

学校与社会互动  主要是开展活动,通过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区的沟通来进行,包括人与人的互动,也包括人与物的沟通。在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均可以根据需要沟通家庭、社会。通过请进来或走出去的方式实行互动。当大自然的壮丽景观感动着学生的时候,当学生与工人交谈的时候,当学生拿着优秀作文请家长评价的时候……一切都会显得那么和谐自然。

2、改变指导方式,增强作文指导的灵活性

过去的作文教学恪守一个不变的程式:教师出题目,教师作前指导(全方位),学生习作(先列提纲后写草稿最后修改誊写),教师批改,教师讲评。其中各个环节独立性强,而且教师是绝对的主角。其作文指导的弊端早已被部分老师认识到。我们认为作文教学过程 是一个开放的过程,是多线交合而非单线发展,要从时间上和空间上拓展作文指导的方式。

简化弱化作前指导  作前指导过全过细,严重束缚学生写作思维,因此指导只能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只要能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就行。不能牵引学生走老师的思维轨迹,而要激发学生漫天飞舞的思维火花,或以新激趣,或以情激趣;或半程思维操练,或例文大家析。

作文指导全天候  作前指导要精,又要达到训练要求,作文指导还必须花工夫。我们实行全天候作文指导。从学生写作的时间和空间上拓展作文指导的方式方法。可以指导与评价相结合;指导与阅读教学相结合;指导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力求做到适时、自然,一切从实际出发,灵活安排。

3、改变单一评价,实行作文评价多样化

旧式作文教学实行单一评价方式,作文批改、讲评大多数由教师控制,学生很少有参与权,使得作文评价功能单一化,评价缺少整体上的激励功能。开放的作文教学方式的评价是多样化的评价,各种评价方式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充分发挥评价激励功能。

学生评价  这是评价的主要方式。学生互相评改能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他们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在被评价中了解自己的不足,在评价中学到别人的经验。主要方法是学习小组内交流评价,班级交流评价,举办班级作文比赛,出版文学社刊等。

教师评价  这是对学生评价的必要补充。作为初中生在作文评价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教师在学生作文完成后浏览的基础上,抽取少部分作文自己批阅评价;在集体讲评中作纠正性评价;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作补充性批阅评价。教师评价主要起示范作用、纠正作用。

学生自评  在师生互动评价的基础上,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还要做自我评价,反思作文的得失。这种评价对自身是最有效的评价,当然应建立在师生评价的基础上。自评可以在讲评课上随机进行,也可以在作文本上用文字自评。

社会评价  作文评价走向社会,可以形成对学校评价的有益补充,并为作文教学提供动力。分为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对某类作文,教师与学生不一定是最佳评价者,寻找家庭与社会的最佳评价人是最有效的。比如写家庭生活类的文章,请家长直接评价,写说明性的文章,可以请相关专家评价。还采用长远的间接评价,即把学生的优秀文章推向社会。优秀学生作文提倡学生自己电脑输入,交软盘由老师投稿、结集;或由学生自己投稿。教师推荐提供报刊杂志的邮编、地址。学生的作文变成铅字,这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是教师的评价激励所无法替代的。

4、以开放的教学,丰富学生写作的信息资源

封闭式作文教学除了以教师的观念行动来束缚学生的思维之外,还将学生局限在课堂上,造成学生写作信息资源的严重匮乏,使学生作文千篇一律,毫无生气。丰富学生写作的信息资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作文思维枯竭的状况。开放的作文教学能够挖掘出多个有效的渠道,引进生活信息的活水,丰富干枯的学生头脑。

开放写作的内容与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

作文的内容与要求,不是到了作文课才公布给学生,而是提前三天到一个星期公布关键内容与写作要求,让学生提前进行观察思考,进行资料查询、信息收集。特别对于带有研究性写作训练,更是要开放写作信息窗口和方法,让学生根据写作的主题,找准信息的窗口,尽快获得写作的信息。可定期公布相关书籍,公布相关网站,每周设阅读课到阅览室阅读查询。

开放写作的时间与空间,扩大信息获取信息的渠道

开放写作教学的时间范围,拓宽写作教学的外围空间。除课堂作文训练外,要求每天写日记,以积累写作的信息资源;尝试研究性写作实践,围绕主题合作收集交流信息;作文辅导家庭化、社会化,让最具有相关信息源的人士(家长或社会相关专家)进行辅导,加大信息的输入量和提高信息输入的准确性。比如带学生游人民公园,请公园的设计师介绍园林的设计,介绍园林的花草树木,然后写作。

 

作文教学创新要注意的问题

新的作文教学模式适应时代适应学生发展需要。是开放式的作文教学体系,不以最终的作文教学模式封闭师生思维活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 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开放的理念是前提

开放的教学体系必须依赖于开放的理念。时代发展呼唤新的理念:创新、开放、互动协作。知识经济时代的名言是“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一中被点燃的火把。”写作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表达交流方式,作文教学便是一种点燃学生写作兴趣,导引学生创造表达的过程。没有海纳百川的开放理念,便没有作文教学的创新,所说的作文教学的新模式仍然是一个封闭式的、扼杀学生思维的旧模式。开放你的课堂,开放你的作文教学过程 ,开放你的作文评价,让清新的空气,让大自然的灵光沐浴着我们的校园,滋养我们的写作教学。

2、提高兴趣是目的

教给学生一种写作的经验和方法,不如给他一个写作成功的机会。“对一切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过去的作文教学评价“过严”,让大多数学生倍尝艰辛和挫折,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作文教学若是不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便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兴趣是火花,可以点燃学生创造的火把。前途漫漫,也是一片光明。

3、思维训练是核心

语文教材中作文训练过分强调“穿插”,而割裂了思维训练的连贯性,再加上训练的能力点过粗过大,因而难以进行卓有成效的作文思维训练。新作文教学重视作文训练的连贯性和有效性,以训练能力点的重复和内容的翻新来强化作文思维训练的深度;以有序的整体作文训练提高作文思维训练的广度。这些序列化的训练既有稳定的连贯性,有有机穿插,循环训练。

4、鼓舞激励是保障

按照新理念进行作文教学,师生双方必然会遇到许多具体问题、困难,需要我们始终保持信心,需要对学生的写作行为进行激励,这是搞好作文创新教学的可靠保障。我们实行两种激励方式。一是评价激励。在作文指导中适时激励。在作文评价中激励。评价采取等级制分三等七级,即优(三级)、良(三级)、中,一般评价必须在“良-”等以上。二是制度激励。建立定期作文比赛奖励制,优秀学习小组评选制(当选三好生首要条件),还有推荐发表结集制度。

 

主要参考资料

①韦志成   《作文教学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②周明星编 《读书创新与写作创新》 中国人事出版社  1999版。

③陈国英   《开放式作文教学策略》  湖南教育  2001年15期。

④木田  《小学生作文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湖北教育 2001年13、15期。

⑤ 《烟台市高中语文创造性学习指导纲要》 中学语文教学2001年11期。

 

    全天候开放,全过程互动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