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教教案:
幼教语文教案 幼教数学教案 幼教英语教案 幼教常识教案 幼教音乐教案 幼教体育教案 幼教美术教案 幼儿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 小学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英语教案 小学自然教案 小学音乐教案 小学体育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 小学说课稿 小学主题班会
> 初中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英语教案 初中物理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 初中历史教案 初中地理教案 初中生物教案 初中政治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 高中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 高中数学教案 高中英语教案 高中物理教案 高中化学教案 高中历史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政治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 其他教案:
评课稿 说课稿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学生评语 班级管理 班任挚友 教学参考 教学相关 国旗下讲话 信息技术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

九(下)语文第一单元备课指导

时间:2014-09-29 10:28来源:好学堂点击:字体:[ ]

谈谈新教材中的新诗教学

潘板中学  沈建国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1、《在山的那边》

     第二单元:6、《理想》

     第三单元:14、《秋天》

     第四单元:16、《化石吟》

     第五单元:24、《诗两首》 《金色花》  《  纸船》

     第六单元:27、《郭沫若诗两首》 《天上的街市》 《静夜》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4、《诗两首》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未选择的路》

   第二单元:6、《黄河颂》

   第六单元:28、《华南虎》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1、《沁园春 雪》

 2、《雨说》

 3、《星星变奏曲》

 4、《外国诗两首》     《蝈蝈与蛐蛐 》        《夜》

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1、《诗两首》   我爱这土地      乡愁

 2、《我用残损的手掌》

 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4、《外国诗两首》  《 祖国》      《 黑人谈河流》

* 新诗鉴赏试题于199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中首次采用

* 考点:“了解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样式”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语言、表达技巧”

                                                       (《课标》、《学业考试说明》)

* 新诗的阅读和欣赏是初中教学的弱项,也是中考复习的盲点

* 诗歌的教学

 第一:从诗歌的意象创造的具体氛围中,把握他所要暗示或启迪读者的东西。

 第二:要注意诗中的比喻、象征的内涵,避免理解上的实指性。

 第三:许多诗本身侧重于虚写,读诗需要一种“猜测”的穿透力,要通过意象的表面呈现,找出它背后的深层意蕴。

 

九下第一单元总体介绍

体裁:诗歌

主题:土地情思、爱国思乡

作者:艾青、余光中、戴望舒、舒婷、莱蒙托夫、休斯(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加深对祖国和家乡的感情。

知识和能力:品味诗中的意象美、语言美、节奏美

学习方法:诵读、揣摩    (关注形象、体会情感、积累语言)

                

1 、诗两首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引导学生朗读时把握《我爱这土地》昂扬、深沉的意境和激昂悲壮的感情基调;《乡愁》哀伤柔美的意境和感情基调。

     2、通过理解诗歌的所描写的对象(意象理解诗人抒发的情感(鸟的形象、土地、河流、风、黎明;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3、《我爱这土地》中几个意象的象征意义 ;《乡愁》中意象的组合及主题升华。

教学设想

    以诵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在朗读、品读、析读中通过文中象征意象来把握诗歌的内涵,分析诗句的表现力,从而理解诗歌巧妙的抒情方式。主要教学过程 为启发方式展开问题——诱导思维进行讨论——积极发言探究互动——拓展文本创新阅读。

 

[参考教案]

我爱这土地

一、情境导入  

二、交流课前探究的作家、作品常识

三、自主、合作的探究课文

1、朗读,整体感知

学生生成问题预计:

    1、朗读《我爱这土地》,体会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朗诵这首诗?

    2、朗读、品味诗句,概括艾青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3、《我爱这土地》一诗中分别描述了鸟儿歌唱的对象是哪几个?核心是什么?为什么在描述对象前都加了长长的修饰语?

    4、 “土地”、“河流”、“风”和“黎明”象征了什么?诗人对这些意象的描写,蕴含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2、就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进行质疑探究(重在读)。

3、指导学生寻找背诵思路,快速背诵课文

    有感情地朗诵(比赛)

四、拓展阅读

    进一步探究:诗人为什么会有这么炽烈的为祖国而献身的爱国热情?

赏析诗歌《给战斗者》(节选)、《假使 我们不去战斗》 

五、综合创新、产生新疑

    指导学生以“假如我是……”开头,写一段诗,注意分节和分行,尽可能用一些意象来表达情感。

 

[参考教案]

一、情境导入  

二、交流课前探究的作家、作品常识

三、自主、合作的探究课文

1、朗读,整体感知

学生生成问题预计:

    1、《乡愁》一诗是撷取了哪些意象抒发情感的?有什么特点?

    2、所有的文学创作都要讲究形式美,诗歌尤其如此。《乡愁》一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3、《乡愁》诗中,“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头”前后四次重复,这样有什么好处?

    4、《乡愁》这首诗抒发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诵读时应如何把握诗的感情基调和朗读节奏?
2、就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进行质疑探究(重在读)。

3、指导学生寻找背诵思路,快速背诵课文

    有感情地朗诵(比赛)

四、拓展阅读

    赏析其它乡愁诗,如:席慕容的诗《乡愁》、舒兰的《乡色酒》 

五、综合创新、产生新疑

    选择自已最拿手的方式来演绎这首诗(读诗、唱诗、讲诗、问诗)

2 、我用残损的手掌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引导学生朗读时把握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盼望的感情变化,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

    2、理解“残损的手掌抚摸广大土地”这一想像在全诗中的线索作用及由此产生的丰富的想像。

教学设想

    1、以诵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在朗读、品读、析读中把握诗歌的内涵。

    2、适当介绍戴望舒写作这首诗的背景(被捕狱中)。

    3、指导学生找一找诗的线索、找一找冷色调和暖色调的词语。

 

[参考教案]

我用残损的手掌

一、情境导入  

二、交流课前探究的作家、作品常识

三、自主、合作的探究课文

1、朗读,整体感知

学生生成问题预计:

    1、将这首诗分成二个部分,并说说各部分的主要意思。

    2、两部分是如何构成鲜明的对比?

    3、如何理解诗人有”残损的手掌抚摸“广大土地”?

    4、举例说明诗人在想像中充分融入多种感觉经验有什么好处?

    5、诗人“用残损的手牚”“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是按怎样的顺序展开的?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6、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你最喜欢的诗句的含义。

2、就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进行质疑探究(重在读)。

3、有感情地朗诵(比赛)

四、拓展阅读

      戴望舒《狱中题壁》、闻一多《七子之歌》

五、综合创新、产生新疑

    这首诗中,当诗人表达心中的爱和希望之情时往往用一些语积极的、暖色调的修饰词语,当表达内心深处的恨与愁怅时多用消极的、冷  色调的修饰词语,从而将自己的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请你学习这种方法,联系自己的生活抒写一种感情(如“思念”、“欢喜”等)

 

3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对诗歌感情(“我”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把握和朗读的方法(深沉而悲痛、舒缓、低沉 );

    2、朦胧诗的写作特点(借助一些物象来暗示或间接地表现经验等曲折委婉地抒情 )。

教学设想

    1、以诵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在朗读、品读、析读中通过文中把握诗歌的内涵,可以个别读,男女生对读。

    2、联系九年级上册学过的《星星变奏曲》来理解朦胧诗的特点。

    3、引导阅读一些“朦胧诗派”的诗作,培养兴趣

 

[参考教案]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一、情境导入  

二、交流课前探究的作家、作品常识

三、自主、合作的探究课文

1、朗读,整体感知

学生生成问题预计:

    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尝试用“/”和“·”标出节奏和重音。

    2、在诗中,诗人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又是通过哪些事物来表现了?这些事物有什么特点?

    3、朦胧诗的特点就是曲折委婉的抒情,这首诗哪些地方体现这样的特点?请举例说明。

2、就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进行质疑探究(重在读)。

3、有感情地朗诵(比赛)(男女生各读一节)

四、拓展阅读

      其它朦胧诗作,如舒婷《馈赠》、《致橡树》

五、综合创新、产生新疑

    诗人通过“老水牛”“矿灯”“稻穗”等众多具体事物来表现自己强烈的爱国情感,使诗具有美的意境。请你模仿本诗,创造其它的事物,构成相应的意境,仿写其中一节

 

4 、外国诗两首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体会莱蒙托夫对”祖国“的认识和感情。学习诗人在流动、变幻中描写景物和民俗,融复杂感情于丰富意象的独特写法。

    2、体会休斯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意识和对自己黑人种族的自豪感。了解诗意象高度凝炼(河流),表意深刻的特点

教学设想

    1、以诵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

    2、通过一些图片,让学生感受俄罗斯风情,帮助理解诗人对草原、森林、河流、乡间小路的灯光、暮色中的白桦涌起的情思;

    3、结合两位诗人各自的国家和种族特点来帮助理解。

 

[参考教案]

 

祖 

一、情境导入  

二、交流课前探究的作家、作品常识

三、自主、合作的探究课文

1、朗读,整体感知

学生生成问题预计:

    1、《祖国》一诗第一部分和二、三部分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有何不同?

    2、第二节诗和第三节诗作者分别提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的情调有怎样的区别?

    3、《祖国》一诗充分显示了诗人在描摹自然景物上的卓越才能,请你结合对二、三两节诗的理解,举例说明。

2、就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进行质疑探究(重在读)。

3、有感情地朗诵(比赛)(男女生各读一节)

四、拓展阅读

《休斯诗选》,如《三月的河 》、《云》

五、综合创新、产生新疑

    话题:故乡文明的思绪

    体裁:诗

    内容:可从良渚文化、塘栖古桥等想开去

 

[参考教案]

黑人谈河流

一、情境导入  

二、交流课前探究的作家、作品常识

三、自主、合作的探究课文

1、朗读,整体感知

学生生成问题预计:

    1、《黑人谈河流》这首诗中,休斯把黑人的形象与整个人类文明史上奴隶 的形象联系起来,而使诗具有了更深远的意义,更能震动人心;诗中“河流”是一个高度凝练的意象,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历史的对自身历史的追溯,是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

2、如何理解诗中的“我”?

3、第三节诗的主体四个句子具有怎样的逻辑关系?

4、根据下列提示找出相应句子:

(1)表现黑人种族历史悠久:

(2)写河流中有黑人的劳绩:

(3)写河流中有黑人的希望:

5、朗读《黑人谈河流》可以体会到诗人哪些的思想情感?

2、就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进行质疑探究(重在读)。

3、有感情地朗诵(比赛)(男女生对读)

四、拓展阅读

《莱蒙托夫诗选》,如《帆》、《云》、《剑》

五、综合创新、产生新疑

       比较赏析《祖国》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有感情朗读两首诗),把得到的感受写成300~400字的短文。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脚踏一方土

[活动建议]

1、三项活动(看看我们的土地/讲讲土地的故事/谈谈土地的含义)任选一项,根据选择结果,组成活动小组,尽量使三项活动都有选择。活动过程 中,要满怀土地的崇拜、热爱之情。

2、 活动准备周期在二周以上,在一单元学习之前提前布置活动:学生查资料、作采访、观察、思考等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多层面地认识土地母亲,了解现实层面(历史、现状)的土地,了解意义层面的土地(文学作品、人的文化心理)。

2、通过搜集资料、观察现状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土地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了解我国国土资源状况,发现土地使用中的问题,增强忧患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3、培养用多种表达方式(口语交流或书面写作等)来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能力。

附:参考展示方式

[活动准备]:

1、争取音乐老师的帮助,事先教唱《生我养我的土地》(祖海演唱)有关土地的歌曲。

2、将活动中搜集或制作的文字、图表、图片、照片等资料(有关土地的成语、故事、传说,现状资料及图片等)事先自编成小报,进行现场交流。也可将活动中搜集到绘画、摄影作品或自己拍摄的照片在教室开劈板报专栏。

3、可请土管所的领导或工作人员宣讲土地、讲家乡土地资源。

4、选出二名主持人。

[活动安排]:

一、合唱:《生我养我的土地》

二、展示活动:

:讲我所知道的历史的土地改革;讲历史的及现实的保护土地的故事;讲我所掌握的现实的土地资源及使用现状及感想(配合课件)

:颂诗、唱歌

:看收集的资料、图片、摄影

:土管员作家乡土资资源状况、土地法

三、合唱《生唱生我养我的土地》结果

 

展示二班际(全年级)新诗朗颂比赛

    形式:课外阅读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新诗

          班级选拨(全员参与)

          参加年级比赛(闭路电视实播)

    准备:评分表、评委(年级组教师、各班学生评委)

 

附:学生所选诗歌举例: 《七子之歌》、《黄河颂》、《雨巷》

 《地之子》、《旅思》                   

    九(下)语文第一单元备课指导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