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教教案:
幼教语文教案 幼教数学教案 幼教英语教案 幼教常识教案 幼教音乐教案 幼教体育教案 幼教美术教案 幼儿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 小学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英语教案 小学自然教案 小学音乐教案 小学体育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 小学说课稿 小学主题班会
> 初中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英语教案 初中物理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 初中历史教案 初中地理教案 初中生物教案 初中政治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 高中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 高中数学教案 高中英语教案 高中物理教案 高中化学教案 高中历史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政治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 其他教案:
评课稿 说课稿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学生评语 班级管理 班任挚友 教学参考 教学相关 国旗下讲话 信息技术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

新课标要求下的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

时间:2014-09-05 11:19来源:乐学点击:字体:[ ]

摘 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对语文教育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改革。信息技术是实施新课标的有力工具和重要手段,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探索和实践中,我们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具体研究信息技术的应用模式。

引 言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并具有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在新课标要求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索和实践中,人们对如何贯彻新课标精神,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有着一些困惑和不同的见解,也存在着认识上的一些误区。有人认为搞信息技术就要强调搞硬件建设、课件制作;做课件就是利用多媒体技术,达到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效果——其实,这些看法都是不全面的。
我们要研究,有必要在思想观念上形成一定的共识。在达成一定共识的基础上,对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需求进行分析,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模式和课件的设计制作进行归纳、总结和分类,进而明确新课标要求下的信息技术与语文课整合的方向和方法。
我想,我们应该在下列问题上探讨研究,形成一定的共识: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会有哪些特点?信息技术条件下如何组织课程资源、如何实施教学活动?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到底有哪些优势、如何在教学过程 中全面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课件应做成什么样子、做课件是不是就是利用多媒体技术?

一、新课标要求下的语文教学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对语文教育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改革,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呈现出以下特点:
1. 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注重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2.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3.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
4. 强调语文基本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5. 注重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注重实际运用和综合性学习;
6. 强调面向全体学生,课程面向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
7. 强调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8. 重视汉语言文字特点对学生思维发展的影响;
9. 注重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培养;
10.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1. 强调多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的拓宽、跨学科学习、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
12. 强调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13. 强调师生在语文教学过程 中的平等对话。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语文教学

    实施新课标要求下的语文教学,面临着如下问题:如何开发课程资源?如何改进教学手段,组织引导好学生的学习活动,实现个性化学习、自主性学习?如何处理好语文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如何沟通课堂内外,开展综合性学习?——毫无疑问,信息技术将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力工具,这也就是。

    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中所发挥的作用将是全面的、系统的。这表现在信息技术在课程资源开发、教学手段的变革、学习方式和方法的改进等各个环节的全面系统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的开发和管理(如数字化编辑、数据库管理、检索)、教学内容的呈现(如多媒体的应用)、知识间关联(超连接和关联技术的应用)、教一、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教学情景,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兴趣是能力的源泉”,因此,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深入挖掘教材中审美因素,运用音乐、动画、制成多媒体信息技术课件,描述意趣横生的人物、场景创设一种审美情境,从而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师、学生间的交流(如网络工具平台的应用)等多方面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的全面系统的应用。

   我以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外国诗四首·篱笆那边》为教学内容作了一节研究课,对这个课题进行了一点初步思考和探索。

《外国诗四首》包括普希金的《致大海》、华兹华斯的《孤独的收割人》、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和狄金森的《篱笆那边》。本课教学共两课时。这节研究课是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布置了学习要求,让不同组的学生在校园网络环境下利用“清华同方高中语文素材库”中《外国诗四首》一课的各种资料(诵读录音、作家及背景介绍、文本分析、诗人其他诗作选、有关评介、诗歌不同译本对照比较等)分别重点自学《致大海》、《孤独的收割人》和《我愿意是急流》,把学习成果和体会集中起来,制作成Powerpoint演示课件。

(即这节研究课)大致分为三个环节。

1.自学成果展示。每个学习小组推举一位学生代表,展示Powerpoint演示课件,介绍自学成果。

2.诵读与精读。反复诵读诗歌《篱笆那边》,利用Macromedia Flash Player 6课件,讨论这首诗歌的语言和意蕴。

3.练习反馈。根据要求创作一首小诗,以回贴的方式,发表在素材库讨论区内。学生在讨论区内发表作业 后,教师和其他同学马上可以浏览、发表评论,也可在课后继续浏览和评论。

三、两点探索

(一)充分利用多种媒体手段,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包括幻灯、投影、音像、计算机课件、网络等多种技术手段。现在,使用计算机课件已经成为很多语文课堂普遍采用的一种手段。目前语文课上最常用的教学课件通常是演示型课件。这种课件比起传统的口授、板书更加直观、丰富、生动、形象,但如果将它作为语文课堂上唯一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恐怕还是会有相当的局限性。演示型课件通常用来提示、呈现相关教学内容,主要适于作为教师讲解、演示教学内容的工具,在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讨论、练习交流等教学环节中很难充分发挥作用。而且,如果每次都把整堂课的所有内容通通用一个课件固定下来,恐怕很难适应教学实际的需要。

因此,在《外国诗四首》的教学过程 中,我尝试着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充分利用不同的信息技术手段,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第一课时安排学生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和“素材库”的优势进行预习、自学,一方面大大扩展了学生阅读、学习的范围,另一方面也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兴趣进行自主选择性学习。从第二节课学生的课堂发言看,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达到了一定深度,体现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二课时,在自学成果展示环节中,学生利用自制的Powerpoint演示课件展示自学成果,形式新颖、活泼,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Powerpoint演示课件辅助发言,比单纯的口述更加直观、生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发言的质量。

在《篱笆那边》的诵读与精读环节中,我采用了清华同方教育技术研究院提供的一个Macromedia Flash Player 6课件。使用这个课件的目的十分明确——为学生的课堂讨论提供一个支撑平台。这个课件除了几张与诗句相配的简单的背景图片外,就是原诗文字的呈现和一些可以随时打开或关闭的基本的提示语,以及可随时记录学生发言要点和展示教师预先存储的教学提示的电子黑板。简单的、充满童趣的背景图片与诗歌文字内容相配,诗句中的重点词语以醒目鲜艳的颜色标示,一方面改变了传统课本白纸黑字的单调枯燥,更好的调动了学生的视觉神经,加强了教学的生动性,另一方面,始终引导学生将注意重心放在文本本身上,不用过多的教师自己的观点挤占学生自主思考和积极参与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始终在利用课件引导、激发学生,学生的诵读、讨论投入而热烈,兴奋点一直都在诗歌的语言及其蕴含的思想感情上。

在练习反馈环节中,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得到当堂落实、检测、提高。在网络环境下通过回贴的方式在讨论区内发表作业 ,实际上是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即时发表自己作品、与他人交流讨论的机会,比起传统课堂上的学生举手、教师点名式的发言,更加全面而有效。

在课堂的每个环节中使用不同的信息技术手段,目的是一致的——最大限度的发挥各种信息技术手段的特点,让学生始终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二)改变传统媒体单向结构,实现语文课堂多元选择。

很多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虽然远比传统的纸质媒体丰富、生动,但采用的依然是传统媒体的单向线性组织结构,无论教学内容还是教学顺序都是按照教师课前的设计安排定的,不但学生无法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认知顺序来选择学习的重点和路径,就连教师自己在课堂上也无法再进行更改或增加、省略其中的任何一个步骤。这样无疑是不利于个性化教学,更不适合多变的课堂教学实际的。

因此,在这节研究课上,我选用了Macromedia Flash Player 6课件。这个课件的最大特点就是,它采用了超文本结构组织教学信息。超文本是一种非线性的信息结构,它可以在每一个节点处提供多个不同选择。

例如,在讨论《篱笆那边》这首诗歌时,每个学生最有感触、印象最深的诗句是不同的,发言时涉及到的诗句自然也不相同,教师不可能预知并按照诗句原有的顺序来安排他们发言讨论的顺序。这样,就需要能够根据学生发言的实际情况随时对课件进行选择展示或关闭。而Macromedia Flash Player 6课件就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这个课件完全不是演示型课件,可根据讨论情况,任意调取任何诗句;所给的提示,也是开关随意,可根据教学情况决定用或不用。同时,这个课件中还配备了电子黑板,可随时记录学生发言的要点,也可以展示教师预先存储的教学提示。

这样一种超文本结构实质上是将系统流程的控制权交给了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经验、任务需求和学习风格来选择使用信息、自主确定学习路径和认知环境。因此,对完成多层次、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学习目标十分有利。在这节课上,学生在讨论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积极性和个性都远远超越了一般演示课件引导的课堂讨论中的表现。

四、两点思考

(一)如何利用网络平台,突破传统课堂的交流局限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站在讲台上,面对数十名学生,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通常是单一渠道,辐射范围极其有限,课堂效率大打折扣。

另外,语文课堂教学受时间、空间的局限,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覆盖面积极其有限,师生之间很难实现课堂以外的即时辅导、教学互动。

而网络教学环境则能够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一个新的平台。学生论坛在优化课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即时交互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在这节研究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我将练习题目发布在清华同方素材库的BBS电子公告板上,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创作以回帖的形式发表在讨论区内,也可以针对他人的作品进行评论。这样,每个人的创作和评论都会被立即公布,教师和所有参与讨论的同学都能即时看到,并可以做出相应的反馈。

由于这个学习过程是由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并发布独立创作与评论,而且都是在教师监控下进行的,这样,就既保证了每个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又保证了每个学生的创作和评论都能围绕课堂教学的中心,防止偏离学习主题。因此,这是学习效率极高,又是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极为有利的一种课堂讨论反馈方式。

同时,学生的创作、讨论全部以文字的方式保存在论坛中,使得这项学习活动得以延伸到课堂45分钟之外。学生回家之后,只要登陆校园网站,就可以随时继续发表作品和进行评论。这样,大大拓展了这节课的时间、空间。在这节研究课之后,学生在论坛上发表作品、展开讨论的活动一直持续了两个多月,累计创作诗歌近两百首。这节课的收获,显然大大的丰厚于传统课堂模式下的研究课。

但是,对于如何更加充分的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使语文教学真正打破课堂“45分钟”、“一间教室”的局限,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这节研究课的探索还极其有限。这也是我今后将要继续思考和努力探索的。

(二)何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学生的课堂参与条件

语文课堂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必然要依赖相关的硬件环境。目前,利用信息技术上语文课最主要的方式有两种:一台教师控制的电脑加上投影设备,或者校园网络环境下的网络教室。在网络教室中,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教师可以利用控制系统,根据课堂需要将学生的电脑在教师操作系统和学生操作系统中自由切换,能够更好的实现学生的即时参与。

但目前很多学校的网络教室都是将电脑显示器放在学生面前的课桌中央,一排排高高的显示器阻挡在学生和教师之间,阻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课堂氛围反而不如传统教室中师生之间的那样亲密无间。这节研究课也存在这个问题。如何更好的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学生的课堂参与条件,需要在今后继续探索。

“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是实现教育现代化重要课题。在这个领域中还有许多问题亟待我们的探讨。我相信,对这个课题探讨的继续深入,必将引领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教学领域。

五、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由于教学目标 、教学手段、学习方式的变革,语文教学对语文教学的课程资源提出了新的需求,这就需要课堂内外多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毫无疑问,信息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力的工具,这种作用体现在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管理和利用等多个层面上:

1. 通过互联网和专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发掘、整合各种课程资源

    各类门户网站和专业教育教学网站及资源库中蕴藏着无比丰富的文献、论文、图书、图形图像、音视频等资源,这些资源涵盖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重大事件、百姓生活、科技发明等多项内容,涉及政治 、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能够为新课标下的教学活动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持。

    这些资源要转变成符合新课标要求的语文教学课程资源,还需要进一步整合,进而使其能够满足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性差异的要求。整合的过程就是使之成为分层次(面对不同学生)、有体系(便于开展学习活动)的资源。这需要对资源进行筛选、归纳、总结、对比、分析形成我们的二次或三次文献,这也就是资源的深度加工。

2. 通过计算机数据库管系统管理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日益丰富,对资源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管理方法已不可能对如此庞大的数据量进行管理。因此,我们必须实现课程资源的数字化管理,把经过数字化的资源存贮在计算机或服务器上,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管理,通过本地机或网络实现资源的分类、查询、检索、浏览、使用和加工等功能和需求。

3. 发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各种优势开发课件

    课件是对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实施相对完整教学的用于教育、教学的软件(摘自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

    随着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不断探索,随着学校硬件环境的建设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手段会在语文教学中全面得到应用,同时人们对语文课件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大,并将对课件提出共享性、交互性等需求。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需求,我们可开发出不同形式和不同功能的课件。但无论是何种类型的课件,我们都应考虑到课件的科学性、教育性、实用性和艺术性。这要求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对课件的功能需求和表现形式进行分析。

    面对语文教学的改革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课件应具备以下特点:

(1)网络化
信息时代是资源共享的时代,根据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的特点,课件不宜过大,应实现课件设计的最优化,最好是设计成网络课件,使他人能通过网络很便捷地使用课件。

网络化还包含另一个含义,就是课件知识结构和呈现方式的网络化,比如导航或栏目的网状设计、知识间的关联等。

(2)通用性(工具化)
要实现课件的共享性,课件设计就不能太具有个性化而应该具有通用性,强调课件的工具作用,强调课件对不同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 的支持。课件的通用性与教学的个性化并不矛盾,正因为有了课件资源的通用性,才更有利于教师组织个性化的教学。

(3)交互性
要重视课件的交互性,强调人机交互、突出学生的参与,强调人人交互,要使学生在不同时空范围内能够通过课件进行有效的知识的吸收和及时的协作学习。课件的交互性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发现的技术基础;还有就是充分发挥网络交互的功能,比如BBS、聊天室就是学生探讨问题,合作学习的理想场所,它是学科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网络平台的有机结合。

(4)可积性
一种课件的设计方案,体现一种教学理念或教学方法,并不一定放之四海而皆准,同样,一种课件在不同时期的效用也是有差别的。如何保留一个课件的有效部分进行简单的修改就可投入再使用是对课件提出的新的要求。因此,我们在设计课件的过程中要注意开放性,可重组性。模块型课件、基于资源库的课件逐渐被大多数课件制作者所接受。它就像小孩的积木玩具,可任意拼装组合,使用者可根据需要自行加入或减少相应内容,有所取舍地为教学服务。

(5)智能化
信息技术所提供的搜索引擎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数据逻辑运算技术等都可以应用到课件中,从而制作出具有智能化的教学软件,比如:智能答疑系统、智能组卷系统、智能评分系统、智能导学系统等。

(6)个性化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我们的课件就应从设计上、知识内容的选择和呈现上、使用和功能上满足这种要求。需要强调的是,课件的个性化与通用性并不矛盾,课件具有了个性化才会更具通用性。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新的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我们对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探索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广大的一线教师和语文教育研究人员的积极参与。相信在大家共同的参与和探索下,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会结出一个又一个的硕果!

【参考文献】

桑新民《当代信息技术在传统文化、教育基础中引发的革命》《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

[2]何克抗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  《中小学电教》  2001年第1期

[3]吴柳  《信息化社会语文教学改革的基本走向》  《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

[4]黄埔全  《整合课程与课程整合法》  《课程、教材、教法》  1996年第10期

选自《中国电化教育》2001.5

    新课标要求下的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