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教教案:
幼教语文教案 幼教数学教案 幼教英语教案 幼教常识教案 幼教音乐教案 幼教体育教案 幼教美术教案 幼儿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 小学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英语教案 小学自然教案 小学音乐教案 小学体育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 小学说课稿 小学主题班会
> 初中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英语教案 初中物理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 初中历史教案 初中地理教案 初中生物教案 初中政治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 高中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 高中数学教案 高中英语教案 高中物理教案 高中化学教案 高中历史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政治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 其他教案:
评课稿 说课稿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学生评语 班级管理 班任挚友 教学参考 教学相关 国旗下讲话 信息技术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

五册24课峡江寺飞泉亭记

时间:2014-03-21 09:08来源:学霸去哪儿点击:字体:[ ]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重要的文学文史常识。

2.掌握重要的文言词、句、熟练、准确流畅地诵读文言散文。3.体会课文率真自然,清新淡雅的艺术风格。

(=)能力训练点

1.学会抓重点词句分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方法。

2.能准确默读优美的古山水游记散文。

(三)德育渗透点

1.通过学习这篇优美的散文,加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通过了解袁枚的文学主张,我们做人处事也应有自己的主见,不人云亦云。

(四)美育渗透点

1.体会祖国山河之美,进而陶冶情操。

2.通过作者清新淡雅的文风品味古散文文笔之美。

二、学法指导自学为主,教师稍作点拨,以读带动课文的学习。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通过文意,准确翻译,借助工具书以及书后注释,并同学之间讨论解决本文重点。

2.难点体会本文率真自然,清新淡雅的艺术风格,通过具体词句的分析理解,通过反复朗读课文,解决这一难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准备介绍清远县峡山的录像或图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学生借助工具书,阅读翻译全文,反复诵读至背诵。

2.教师适当点拨重点词句以及难译词句。3.通过图片或录像展示文中所学之景,让学生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情感。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疏通文意,准确翻译课文,解决书后练习。

2.掌握课文明白晓畅的语言特点,品评作者清新淡雅的艺术风格。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整体感知峡江寺,在广东清远县峡山上,山上有飞瀑,而寺中飞泉亭就是便于瀑布而受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称赞的。今天我们一同感受在亭中于“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吟咏之声”中观瀑的情趣。

  (三)教学过程     .

  首先介绍作者袁枚让学生初步了解袁枚的作品风格。

  按着教师范读课文,注意正音,正字。

  再者学生跟读课文,掌握句读。

  下面借助工具书,学生边读边译,教师点拨重点词句。

  接下来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讨论。

  1.本文所写的内容。

  2.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本章结构上的特点。

  4.本文语言风格,举例说明。

  归纳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    。

  1.作者通过在峡江寺飞泉亭观赏美景时“目悦”‘‘体适”以及无限乐景与娱乐事融合抒写.表现了对飞泉亭的赞赏,让人们既领略到优美的风光也体会了作者率真自然的情感。

  2.作品表现了作者对飞泉亭的称赞,对亭中所见美景的赞美之情。

  3.课文开头设计悬念,“至峡江寺意难决舍”接着列举“天台之瀑”“雁客瀑”“匡庐”“罗浮“‘青田之石门”等。“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为下文写峡山美景、奇景,以及飞泉亭中观赏瀑布“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吟咏之声”“参错并奏”别有情趣,作衬托、铺垫,更突出飞泉亭之功,解决开头所说悬念“意难决舍”皆因“亭功之大”赞美之情溢于字里行间,结尾再抒眷恋之情“‘惟他日系之魂梦”。最后交代作记缘由。

  4.本文语言明白晓畅。(课后练习三)

  (四)总结、扩晨

  作者在这篇短小的文章中,虽写景不多但言虽简而意境顿出,抒情笔墨更少,但情感率真自然,环境之优美,观者之欢愉,全都写出来了。文笔更是清隽流畅、朴实淡雅。

  (五)布置作业 

  1.书后练习一、练习二

  2.文中找出4~8个难评且重点实词翻译。

  3.从文中找出5—8句重点语句,翻译。

  4.背诵3、4、5节。

(六)板书设计 

24、峡江寺飞泉亭记

意难决舍:天台  雁客等—目悦体不适

          峡山

          亭中

 

赏景---目悦(奇己)     不能久留

观瀑---体适                            对比        亭功之大

观奕—乐景,乐事融合    不得已下山

    五册24课峡江寺飞泉亭记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