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教教案:
幼教语文教案 幼教数学教案 幼教英语教案 幼教常识教案 幼教音乐教案 幼教体育教案 幼教美术教案 幼儿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 小学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英语教案 小学自然教案 小学音乐教案 小学体育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 小学说课稿 小学主题班会
> 初中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英语教案 初中物理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 初中历史教案 初中地理教案 初中生物教案 初中政治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 高中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 高中数学教案 高中英语教案 高中物理教案 高中化学教案 高中历史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政治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 其他教案:
评课稿 说课稿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学生评语 班级管理 班任挚友 教学参考 教学相关 国旗下讲话 信息技术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

新课程下课堂教学初探

时间:2013-06-07 19:49来源:中小教案点击:字体:[ ]

刚走上工作岗位时,适逢丁伟老师举行教学艺术周,他的教学风格是“实而活”。之后所听到的许多的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都很“活”,教学效果非常之好。从中深刻地领会到,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应在教学讲究“活”,在教学思路设计上努力求新,把课上“活”,还要在课堂教学上积极启发引导,达到教与学和谐交流,把学生教“活”。正如朱熹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实施趣味教学,激发学生积极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语言与学生的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这里的教师语言,主要是指教师教学中创设的良好的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中,若满堂灌,学生将对学习毫无兴趣。我们的教师应该是知识的卓越解析者,灵巧演示者,主动的再生产者,使我们的教学“超凡脱俗”,学生的学习必定会热情高涨,对课堂教学参与的积极性才会高。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说:“趣味性并非为了引起笑声或耗费精力,而是因为它能使课堂上掌握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积极化。”语文课不同于其它课,语文教材是一个丰富的语言矿藏,其中的语言或简炼准确,或活泼多姿,或生动形象,或含蓄幽默,或典雅俊逸,或质朴犀利,这方面是其它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语言文字都不及的,这是汉语言文字的独到之处,独到之美。饶有趣味的学科要求教师能用更具趣味的语言体现出学科特点,正如于漪老师所说的,“语言要风趣,富于幽默感”。教师不应总是板着面孔上课,笑是感情激流的浪花,课堂上常有笑的细流在潜动,师生感情融洽,课堂气氛活跃,教与学就会收到好的效果。

 可见,如果我们语文老师能把趣味性融入教学中,对于创设民主和谐的心理环境和自主参与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同时,在教学中,还应该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一方面,要注意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时间。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催化剂。心理学研究表明,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敢想、敢说、敢问,乐于发表意见,敢于大胆创新,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教师是课堂气氛的调节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去热爱、信任、尊重每位学生,对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即使是看起来十分幼稚可笑的问题,也绝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指责挖苦,不能抑制、抹杀他们的发现,而应呵护学生的创新萌芽,巧妙运用激励性言语,撩拨学生参与的欲望。因此,开放的教学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热情。

 二、提倡创新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思路,力求拿出个人在处理教材和安排教学步骤 上的最佳思路。中学生具有好奇好胜的特点,新异的刺激物能引起他们的定向探究活动,如果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更新与变化,就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新的探求活动,保持与发展旺盛的求知欲。如果总是采用同一或相仿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就会受到压抑。即使某一种教学方法比较好,但如果在教学实践中使之程式化,这种教法也就停滞起来,缺乏活泼的生命力。因此,语文教学要从学生的心理实际、学习课文的愿望和现有语文能力的情况出发,采用多种方法,使每篇课文的阅读有新意,有新鲜感。教师不宜教给学生过多的现成结论,而应该引导学生对课文本身进行感悟,使学生对文章有新的理解和创造。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

 1、重视导入  语,抓好结束语

    如果把教学比作一首乐章,我们追求“起调”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和“终曲”余味无穷。一堂课开头数分钟导语 的作用不容忽视。介绍一个故事、一副对联、欣赏一幅插图、设置一个悬念、演示一个实验.....好的导语 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认真求知、课堂引入就掀起一个小高潮。“起如爆竹,结如鸣钟。”教师可以尝试以点评课文、课文续写、排演课本剧等方法结课。比如点评课文,就是指导学生在充分品读作品的基础上,以片言只语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可以只谈文中的某个细节、某件道具,但要从较新的角度切入、用语简洁优美。这一训练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可带动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提高鉴赏能力,从而获得兴味盎然的学习效果。

2、选好突破口,教法出新意

    教师顺着课文段落先后,从段首依次分析至篇末,这种教法虽有普遍适用的价值,但是一味拘泥,也会湮没某些课文的特色,还可能使学生的思维形成定势,难以生动活泼地发展。设计有新意的教学思路,需要教师以自己的发现,感悟为契机,从课文中选取关键性的语句或问题作为切入口,奇峰突起,优化课堂组织过程。例如教学《捕蛇者说》一文,可在学生熟读后,抓住结尾这一文章的凝结点来追本溯源:指导学生找出主旨句,如果学生答成"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教师借机区分主旨句与写作目的句。再提出:"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作者写到了几种毒?哪种厉害,何以见得?这样一下抓住了要害,增强了教学的有效性,又有助于学生体会课文对比、反衬手法的妙用。

三、加强点拨引导,激发学生创造性

    运用教学方法、应使教法建立在学法的基础上,强调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和实践,教师主要起激励、组织、点拨、引导的作用,用叶圣陶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帮着学生学习”。

1、 创设思维情境,激发创造欲望。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需求创设一些具有启发性和开拓性的问题,并不失时机地提出来以触及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其求知欲,拨动他们思考的琴弦。例如教学《白杨礼赞》一课,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可创设如下问题:文章为什么不刻画黄土高原的农民形象而写“白杨”呢?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绘黄土高原呢?作者是如何描绘白杨树的外部形象呢?课文几处写了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在行文中起了什么作用?如果让你写白杨树,你觉得白杨树可以象征什么,如何构思呢?这样的问题一旦出现,学生学习情绪就会高涨,思绪也就随之而“活”了起来。

2、 点拨学习思路,鼓励大胆想象。

教师要指导学生突破课文情景,把思维的领域扩展到更加广阔的生活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和想象力。如鲁迅先生的《百草园》丰富多彩的自然景物,使我们同鲁迅先生一样,体味到了其中无限的乐趣。那么,倘若我们走出“短短的泥墙根”一带,还会有哪些充满情趣的事或物在等着我们呢?我们可以以“百草园趣事续闻”为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启发学生纵情想象和大胆想象,创造出更为奇妙而有趣的情景来。

此外,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要把课文作为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基本依据,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而应当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实际情况的需要,广闻博采。还需积极运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创设具有吸引力的学习情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并协调各种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把名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能够使学生找到更合理的掌握知识、增长才干的途径,真正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

    新课程下课堂教学初探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