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教教案:
幼教语文教案 幼教数学教案 幼教英语教案 幼教常识教案 幼教音乐教案 幼教体育教案 幼教美术教案 幼儿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 小学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英语教案 小学自然教案 小学音乐教案 小学体育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 小学说课稿 小学主题班会
> 初中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英语教案 初中物理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 初中历史教案 初中地理教案 初中生物教案 初中政治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 高中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 高中数学教案 高中英语教案 高中物理教案 高中化学教案 高中历史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政治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 其他教案:
评课稿 说课稿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学生评语 班级管理 班任挚友 教学参考 教学相关 国旗下讲话 信息技术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

个性作文教学

时间:2012-12-08 09:36来源:自学习点击:字体:[ ]
论文摘要  本文从求异思维、新颖的题目、优美的语言三个角度出发,结合学生具体的写作实践,分析探讨创作个性化作文的方法。

关键字  个性  新颖   创新

    每个人对生活都有自己的理解,哪怕是十三四岁的孩子也不例外,正因如此,我们在解读莎翁作品时才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然而,在中学生的作文中,却出现了“千人一面”、“千口同腔”的现象。有人说这些孩子缺乏生活经历,使其走出写作“暗胡同”的方法就是“生活化”。但学生如何使文章在相同的岁月经历中发出璀璨夺目的光芒,如何使生活化的描述与众不同,如何使其文章张扬自我的个性,本文将从实际教学实践出发,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求异思维点燃心灯

唐刘禹锡云:“劝君莫唱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宋人杨万里也说“翻尽古人公案,最为妙法。”讲的都是创造性求异思维的道理。在作文教学中,身为老师就首先要走出惯常的由于低级求同思维造成学生作文结构公式化、语言模式化、思想板结化的作文教学误区,着力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求异思维。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现成的、定论的课文分析大胆质疑,勇于翻新,使其在一点一滴的积累当中,潜移默化的形成求异思维的习惯。比如,我在讲《愚公移山》一课时,除了让学生认识到愚公坚定不拔的意志,还引入了国际大专辩论会中“愚公是该移山,还是该搬家”这个辩题,让学生在讨论中发现精神与方法之间的关系,使其明白精神固然重要,但不能忽视解决问题的方法。由此打破学生的思维壁垒,使其发散思维,谈自己对“愚公移山,众人帮忙”一事的看法。有的同学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志、理想和追求,愚公他有移山的壮志,但也不能因此剥夺其后代选择的权利,也许他们认为搬家合适,也许他们会选择其他不同的行业,总之自己的命运该由自己决定。对于此同学与众不同的回答,我给以了高度的肯定,首先他能不人云亦云,表达自己的观点;其次,他的回答说明他有了“自我”、有了“个性”、有了“独立”的意识,这种意识不仅对其性格成熟有利,反映在作文中,也使他初步具备了个性化的观点。而我对此回答的肯定实际上是为挖掘学生们内心深处隐藏的求异思维起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于是,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说愚公光有发展的眼光还不够,还应有可持续性发展的眼光。山上的自然资源一旦被破坏,就很难再生,他的后代就无法生活。还有的说智叟是很聪明,因为他对困难能做一个客观的评价。这些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毕竟我所面对的还只是初一的学生,但他们的答案使我更坚信,他们不是缺乏求异思维,而是缺乏将其激发出来的机会。而作文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使学生能充分发挥他的求异思维,点燃自己心中的明灯,同时也点亮每一个读他文章者的心灯。

比如在写《桥》这篇作文时,同学们有的将其写成说明文,介绍桥的基本知识;有的将桥比成人与人交流的纽带,由此来谈友谊,谈代沟,谈爱情,虽简单幼稚,但也有自己一定的看法;更难能可贵的是马静楠同学据此写了一篇小小说。文中她大胆的将第一人称的叙述者设置成一个因听到豆腐渣工程内幕而被害的人,这个人的肉体虽已消亡,但他的灵魂还与桥同在。文中描述了他被困桥中时,在桥即将坍塌前身体上的痛苦,“他的四肢仿佛被撕裂般疼痛难忍,他的脸也因此扭曲变形,他大喊‘不要’,可没人能听到他嘶哑的声音。”正义战胜邪恶,小作者让善良的人在桥塌后,意外的活了过来,并亲手将罪犯绳之以法。这篇文章构思巧妙,想象奇特,敢于走出思维的限制,使表现形式理想化。但即使如此,其文章的主题并非天马行空,飘忽不定,而是真实反映了一个孩子对社会不良现象的看法与美好心愿。此文的成功可谓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在作文讲评课上,同学们无一不赞叹、鼓掌。又如在表达自己的心愿时,高麒韪同学的《一扇门打开了以后》独辟蹊径,将自己的电脑知识与求异思维相结合,以自己的环保网站“环保第一眼”遭到黑客攻击引起悬念,从而小作者为探究原因意外地来到了2033年的地球。面对电脑屏幕“足足等了10分钟,那扇作为背景的门才缓缓打开……我看见了另一个世界。到处是林立的烟囱,蔚蓝的海水乌黑如墨,还散着阵阵恶臭。……”文末主人公寒天回到了现在的时空,在“环保故事”这一栏目中记下了自己的奇遇,并在结尾表达了自己的环保心愿。可见,一旦挖掘出学生的求异思维,它们就如星星点点的火花,散发出绚丽夺目的色彩。

二、好的题目画龙点睛

所谓题,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为\\\"额\\\"。额,是人的面部最高的面积最大的显著部分。目,即为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是能够窥见人们内心世界的面部最显眼也是人们认为最美丽动人的器官。从\\\"题目\\\"一词用的比喻义即可看出题目的重要性。题目是作者与读者第一次沟通情感的信息,是商店的招牌,是商品的商标,是产品的品牌。题好文一半,好的文题往往是传达文章主旨、内容和意蕴之神的\\\"眼睛\\\",它可以为文章画龙点睛,增添色彩,从而诱人阅读。拟题的总体要求是醒目舒畅。具言之,就是要准确、鲜明、简洁、形象、别致和整齐。要想让学生的作文在新颖的构思上更进一步,形象、别致的题目必不可少。因此身为教师就应引导学生,在这方面多加训练,引起他们的重视及积极的思考。

在初一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常是采用命题作文的形式,因此忽略了拟题的训练。我利用作文课,较全面的给学生介绍了一些拟好题目的原则和方法。拟题的原则是:准确。没有错别字和语病,符合事理,即文题要涵盖文章的内容或与其相关,切忌题文泾渭分明,互不相干;鲜明。文题具有透明感和清晰感;简洁。用概括的语言勾勒出文章的缩影,使人一目了然;形象、别致。就最后一条原则,我带领他们以课文题目为例进行分析,并自然引出几种拟题的方法,如比喻法、拟人法、反问法、谐音法、公式法、对仗法、引用法、化用法等等。并在此基础上带领他们对从网上搜集来的一些关于“非典”的评论性文章的题目进行逐一分析,在具体实践中灵活运用以上的知识。在紧接着的这次作文训练中,学生虽都是表达对音乐的感受,但起的题目千姿百态,如《漫天柳絮》写音乐的轻柔温馨,《音乐=?》写音乐给自己的不同感受,《我是一只小小鸟》借歌曲的语言,表达自己渴望飞翔、渴望自由的愿望,《外柔内刚的天使》将音乐拟人化,《梦的归宿》写《回家》一曲中的家的感觉,《撼、搏》谈音乐对人心灵的震撼与触动。这些题目以内心的真实感觉为依托,借助较新颖、独特的形式,准确、简洁概括了全文的内涵,从而也体现了,不同性格的学生对音乐个性化的理解。

三、美的语言增添色彩

郑板桥说:\\\"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计矮。\\\"这里讲的\\\"题高\\\",从内容方面看,指的是所拟的标题,能统摄全篇,显示广度和深度;从形式方面看,则是语言新颖、精美。在有了奇特的构思,新颖的标题后,具有审美特性的个性化语言也必不可少。

在课堂内,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品味鉴赏课文及其它课外读物,真正含英咀华,求取其中真经。课堂外,学生应在老师指导下去阅读、写作,将分析时用到的方法运用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这里要特别注意修辞手法的训练、仿句的训练。因为这些练习和学生想象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贝鲁泰斯说:“想象是人生的肉,若没有想象,人生不过是一堆骸骨。”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让学生用想象去驾御文字,会产生令人惊奇的效果。比如在学习了《济南的冬天》、《春、《秋魂》等语言优美的散文后,学生也在仿写的基础上,插上想象的翅膀,让笔下的四季呈现出斑斓的色彩与百变的风情。如任磊同学笔下的秋天满载着成熟的喜悦,“放眼望去,在秋野彩色的地毯上。玉米脱去了外衣,坦露出了真诚。谷穗为秋野施上了浓妆,涂抹着秋的颜色。高粱被秋的妖娆羞红了脸,再飒飒秋风中好象在说着什么关于成熟的悄悄话。”刘璐璐同学笔下的秋却有一丝顽皮、一丝感伤“秋天,顺手拾起一片落叶,叶上鹅黄色的底儿泛着淡黄色的光彩,色调是那样自然、和谐。叶面上的脉络清晰可见,有条不紊,宛如整齐的图案。叶边的小锯齿,如无数个“人”字,十分整齐别致。叶柄深黄,略略图着一些红晕。揉碎了放在鼻下闻一闻,一股泥土的幽香沁人心肺,引人神往。”刘艺同学笔下的秋更增添了几分热情与顽皮“屋檐下,秋吻的辣椒的脸火红火红的,象一挂挂等待人们点燃的鞭炮。清晨晶莹的露珠在枯黄的叶子上滚来滚去,仿佛一个小小的胖娃娃在跟草叶在做游戏。用手轻轻一碰。露珠便会滚到地上,一下子不见了,仿佛是在与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这些语言灵活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景色,传神中却不失孩子们的纯真本性,使每一个读者无不在在强烈的动感、绚丽的色彩中,获得美的愉悦。

因此,从我的作文教学实践来看,每个学生都有着创新的潜力,个性的思维,关键在于教师应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将作文求新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其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让方法指导思维,让思维驾御文字,让文字张扬个性

    个性作文教学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