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教教案:
幼教语文教案 幼教数学教案 幼教英语教案 幼教常识教案 幼教音乐教案 幼教体育教案 幼教美术教案 幼儿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 小学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英语教案 小学自然教案 小学音乐教案 小学体育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 小学说课稿 小学主题班会
> 初中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英语教案 初中物理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 初中历史教案 初中地理教案 初中生物教案 初中政治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 高中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 高中数学教案 高中英语教案 高中物理教案 高中化学教案 高中历史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政治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 其他教案:
评课稿 说课稿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学生评语 班级管理 班任挚友 教学参考 教学相关 国旗下讲话 信息技术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

质疑优质课模式

时间:2012-11-28 12:27来源:教学辅导点击:字体:[ ]
现在,各种级别的优质课在教学形式上都相互拷贝着,学生走上台前,教师隐入幕后,学生做演员,教师当导演,再加上多媒体的运用,这已经成了优质课的典型特征,可以这样说,如果一堂课大部分时间是老师在讲,几乎可以断定这堂课是失败的,原因很简单:满堂灌,没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否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成了评价一堂好课的首要标准,几乎达到了一票否决的地步,学生主体作用=素质教育=教学观念先进,满堂灌=应试教育=教学观念落后,这种简单化的思维在中学教育界有越演越烈的趋势,对以前不尊重学生个性的满堂灌教学的痛恨,诱使人们走进了一个新的误区:课堂要热闹。

毋庸质疑,满堂灌的弊病罄竹难书,引进了讨论式,辩论式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后,中学教学质量确实有了长足的进步,从总体上看,有助于中学生思维的活跃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但并不等于我们就有理由用一种模式来统一中学课堂,用一个标准来评价优质课,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特长,有不同的水准,有不同的个性,用一个标准来要求,用一个模式来规范,不一定能够使课堂达到最佳效果,就正如葵花宝典上所说:“欲练神功,必先自宫;即使自宫,未必成功。”

如果拿大学课堂和中学课堂相比,我们发现,大学教学方式比中学落后得多,它主要是以老师满堂灌为主,但大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和开放性远远超过中学生,当然这里面有大学生经过了高考的挑选,整体素质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这个因素的作用,但事实上很多在校大学生,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的教育下,思维方面的素质仍在继续发展,甚至是快速发展,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我想:一方面,大学能为他们提供远远超过中学的藏书,加上和具有较高素质的同龄人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刺激,于是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和教师在课堂上施加的教育影响有关,大多数学生心目中都有个别自己特别喜欢的老师,听他们的课(当然是满堂灌)完全是享受,并不会因老师满堂灌而厌烦,老师精彩的语言,独到的见解反而不断地刺激起学生的兴趣,并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如果这种老师自己很少讲,而是提出问题让大家来讲——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倒让人产生浪费资源的遗憾。这样的满堂灌何罪之有?

事实上,无论在大学还是在中学,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喜欢从老师那里听到对一部作品的权威解释,对一个历史事件的独到见解,而不喜欢把课堂上宝贵时间都浪费在同学们一些语无伦次、莫名其妙的发言上。有这种倾向的学生往往是前面25%的学生,他们并不能从其他同学激烈热闹的低水平发言中得到超越自身水平的收获,在要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进来的意图指导下,老师的课堂设问大多针对的是中等生,这就注定了这样的课对前面25%的学生而`言,收获相当有限,根本不能满足他们在精神世界的好奇心,只能满足他们在老师和同学面前的表现欲,所以他们也喜欢上在平面上能够展示自我的课,于是给老师一种错觉:学生喜欢上课就等于学生有收获。

真正能够从开放性的课堂中获得较多收获的是中差生,这跟教师上课的定位等于或者略高于他们有关,通过积极的参与,在略高于他们思想层面的讨论中的刺激下,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自信心得到了培养。不过,这并不表明中差生就不适合充满了教师精彩言论的课堂,也许他们不能完全理解课的妙处,但他们总能在不同层度上获得高于自身认识水平的东西,好奇心是每个人都有的。

所以,不能把满堂灌一概都否定,关键是看你“灌”什么?作为教者,你是否有真正独到的见解?这才是问题的核心,如果你自身有的是俗见庸识,“满堂灌”无异于是给学生的灾难,倒不如发动学生来讨论,也许还能产生思想灵性的火花;如果你对某个问题,某部作品有深入的研究,为什么不能理智气状的暂时充当一回“导师”,“舵手”的角色呢?真正的一堂好课,不一定是看有好多学生参与发言,老师作了好多次启发,课堂气氛是否热烈,恰恰可能相反,所有的学生都沉默了,都凝神定气地屏住了呼吸听老师讲,整个课堂鸦雀无声,地上即使掉一根针都听得到,这样的课堂也许更加出色。

总之,教无定法不仅要在理论上认同,更要在实践中体现,在评价优质课时也请给满堂灌一席之地,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是中学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质疑优质课模式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