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教教案:
幼教语文教案 幼教数学教案 幼教英语教案 幼教常识教案 幼教音乐教案 幼教体育教案 幼教美术教案 幼儿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 小学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英语教案 小学自然教案 小学音乐教案 小学体育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 小学说课稿 小学主题班会
> 初中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英语教案 初中物理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 初中历史教案 初中地理教案 初中生物教案 初中政治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 高中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 高中数学教案 高中英语教案 高中物理教案 高中化学教案 高中历史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政治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 其他教案:
评课稿 说课稿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学生评语 班级管理 班任挚友 教学参考 教学相关 国旗下讲话 信息技术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

高中第一册第二单元导学

时间:2012-11-15 13:03来源:乐学点击:字体:[ ]

要点精析

    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取材广泛,篇幅短小,形式自由,语言优美,意境深邃,情感真挚。本单元选取的四篇散文,各具特色。学习的重点是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

    本单元所选的四篇散文,主要以抒情散文为主。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它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而以强烈的抒情性为其主要特点,即使描写的是自然景物,作者也赋予它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欣赏抒情散文,要重视对艺术手法的赏析。有的是借景抒情,如《荷塘月色》,借月下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抒发感情;有的是托物言志,如《我的空中楼阁》,是通过多角度描写心爱的小屋及小屋周围的环境来表达自己的情志的;有的是将自己深深的情怀植根于生存环境当中,通过这些环境表达自己的思考和追求,如<我与地坛》。每一篇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独到之处,这往往是我们着力思考、探讨的地方,是鉴赏的重点。

欣赏抒情散文,还要注意对语言的揣摩和品味。优秀的抒情散文,语言生动,作者深沉的情思、文章深邃的意境,都是通过一定的语言表现出来的,同时,作者还常常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把思想感情寓于形象之中,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荷塘月色》中比喻、拟人、通感的巧妙运用,值得我们仔细鉴赏和品味。

 荷塘月色

     1.关于作者

    朱自清(1898—1948)现代散文家、诗人。字佩弦,号秋实,文学研究会成员。主要作品有诗歌散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名篇有《春》、《背影》、《荷塘月色》、《绿》等。

  2.内容分析    ‘

  本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时期,作为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和民主主义者,面对现实。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本文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完成的。   

  文章开篇即写“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为全文定下了低沉的感情基调。

  本文最突出的地方是,成功地描写了荷塘上的月色和月色下的荷塘,于景色描写中寄托着自己的真情实感。文中有许多精妙的描写。如第4自然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这一段的描写非常生动优美,行文流畅,比喻新奇贴切,娓娓道来,从容不迫。作者笔下的荷塘,充满了生命的气息。月光如水,荷叶田田,荷花点点,微风徐来,带走荷香阵阵。尽管深夜中的荷塘很寂寞,但荷花荷叶依旧毫不吝惜地展示自己的绰约丰姿。作者浓墨重彩地刻画荷塘月色的美丽,其突出特点是用了多个比喻以及拟人、通感等修辞方法,如写“荷叶”,用“亭亭的舞女的裙”作比就极为生动,赋予荷叶动态的美;1写荷花,用“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拟人的修辞手法回应上面的“舞女”,荷茎象舞女,叶子象舞女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颜,同样千姿百态,楚楚动人,又连用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描绘出了淡月辉映下荷花的晶莹剔透,绿叶衬托下荷花的忽明忽暗以及荷花纤尘不染的美质;写荷花的清香,用渺茫的歌声作比,“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此处运用了“通感…’的写景方法,“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点是“感觉的转移”。清香本是嗅觉可以感受到的,作者却把它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把视觉、嗅觉、听觉交织在一起,启迪读者更加深远地想像和联想。“缕缕清香”和“渺茫的歌声”相似处是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用“歌声”比“荷香”真切、新奇。(用通感的句子,还有后面的写月光、月影,说它们“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把视觉转化为听觉,把其中内在的和谐的美表现得恰到好处。

    这篇散文还用了许多叠字,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音韵美。如“蓊蓊郁郁”的树,“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脉脉”的流水,“静静”的月光,“薄薄”的青雾……既加强了语意又使文气舒展,给人音韵和谐的美感。。另外,还有一些生动形象的词语,如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泻”字,再加上“静静地”这个修饰语,就准确地写出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的幽静,有更强的动感与立体感;再如“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像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得到暂时的排遣。    ,

这篇文章的基本思路应是:不静,出门;求静,观景;得静(暂时),出静,回家。它表面上写的是一次游览荷塘的经过,实际上展示的却是作者对现实的一次深刻的思考过程。朱自清知道,作为社会的人,是无论如何也超脱不了现实的,获得片刻的宁静最终还得回到现实的喧闹中去。文章以“背着手踱着”尽情观赏无边荷香月色为行文线索,从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作者一路写景,也一路抒情,随着景象描写的展开,构成了宁静与不宁静交替出现的感情层次,作者缘情写景,以景衬情,不仅使作品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

 我的空中楼阁

     1.关于作者

    李乐薇(1930。  )台湾作家,江苏人。早年肄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后一直从事文化教育事业。以散文见长,文笔清丽脱俗,语言优美动人,风格柔和,温婉而富于感情。他有很深的中国古典文化的积淀,又接受了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影响,故而作品善于借助有质感的形象来表现无形的主观意念。名作有《我的空中楼阁》。

    2.内容分析

一篇好的散文,是一首诗、一幅画,具有诗情画意。而诗情画意又是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意境优美、深邃,诗一般的语言将作者特有的生活情趣和小屋及其四周的景物完美地融为一体。  

 “空中楼阁”,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折射而出现的虚幻的楼台景物,后多比喻虚构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清代李渔《闲情偶寄·结构第一》曾引用此语i“实者,就事敷陈,不假造作,有根有据之谓也;虚者,空中楼阁,随意构成,无影无形之谓也。”

    。我的空中楼阁”语意双关,既指我的“小屋”建于山上,在烟雾迷蒙中,犹如耸入天际的楼阁;又指理想中“独立”“安静”的生活环境,表明了作者对超然物外的“独立的、安静的”生括的向往。

    文章的前一部分重在自然景物的真实描写,以“小屋”为中心,写了实实在在的山、树以及小屋周围的自然环境:小屋与山,-—小屋点缀了山,使山富有生气和情调;小屋与树——树点缀了小屋,使小屋有了绿的背景;小屋的有形的围墙围住一些花,无形的围墙展示着大自然;小屋的空气清新,光线明亮,充满柔静与宁谧,小屋白天清晰,夜晚朦胧。文章最后写到“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至此,我们会恍然大悟,其实作者所写的小屋是虚构的,它只是作者心中理想的生活居所,是作者向往的自由生活所在。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文学创作中,作家有时感到某种抽象的精神难作具体描绘,有时也会由于某些原因不便对所表现的失望进行直接描述,于是便往往借对某一适当物象的描写,使抽象的精神具体化,让不便明言的情思含蓄、曲折地表达出来。本文虽然也写自然景物,但与一般的山水游记不同,文中的自然景物不一定是现实的实在的景物,而是作者的一种理想,一种情趣的寄托物,也就是说,作者不是由景而生情,而是因情而设景,托物以言志。    。

    所以,小屋——我的空中楼阁不在山上,而是在作者自己的心中,它寄托了作者对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表达了热爱自然的情怀。

  本文在描写景物时,采用了多角度的描写。

  近看小屋,呈现的景色是:“有了这许多树,小屋就有了许多特点。树总是轻轻摇动着。……而小屋的别致出色,乃是由于满山皆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总之,近看到得的印象为小屋“含蓄而有风度”。远眺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远眺得到的印象为小屋“轻灵而自由”。此外,还有仰视:“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有俯瞰:“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层山后退了一些。”又有白天所见——景物线条、色彩、层次非常明晰;黑夜所见——66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还有从屋内向屋外看:“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总之,作者以心爱的小屋为焦点,从各个角度进行观察和描绘,写出了小屋在各种视角下的各个方面,写出了小屋的神韵。只有心灵自由,襟怀开阔,胸无尘滓,而且爱屋情笃,才能如此放纵笔墨,视点任意东西南北。

  在语言方面,除了生动的比拟(如“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巧妙的比喻(如“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以外,文中使用了许多对称的句式,如“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论‘领土’,只有有限的一点……论‘领空’,却又是无限的”,“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等。使用这样的句式,不仅强化了语言的节奏感,而且恰当地表现了事物的差别,精确地表达了作者的感觉和情趣。

 我与地坛

   1.关于作者

  史铁生(1951.  )当代作家。1967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到陕西延安地区插队,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后陆续发表了<午餐半小时》、《我们的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山顶上的传说》等多篇小说。其作品《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作品风格清新、温馨,富有哲理性。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2.内容分析   

  这篇散文写于1989年5月,全文共分七个部分,一万三千余字,从方方面面写了作者与地坛的关系,其中主要内容是对于人生的思考。

  作者是在双腿残废的沉重打击下,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走”进地坛的,从此与地坛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写这篇散文时的15年间,“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

  课文节选了原作的两部分。

  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阅读时,可以找一个切入点。如第一部分的最后一句话:“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我们可以思考为什么作者要常常到地坛去?到前文中去可以找到如下答案:“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从这几句看,似乎是作者因双腿残废而变得消沉,他为了逃避而来到地坛,但正是地坛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地坛的一草一木,让作者体会到生与死的永恒,体会到人的渺小和自然力的伟大和永恒。“满园子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在地坛古老而充满生机的境界中,作者获得了对生命的新的认识和理解,“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可见作者一度十分消沉。他一天到晚耗在地坛,耗在地坛的每棵树下,耗在地坛的每一平方米草地上,这样过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都不再那么可怕”。作者在这里以沉凝而富于哲理的语盲告诉我们,他经过几年的思考,终于在生死问题上作出了明智的抉择——“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作者走出了残废自伤的阴影。十五年来的事实也证明了他的抉择的正确性,他努力读书,苦练写作,终于成功,成为一名作家。这是他冷静思考的收获,也是他明智抉择的结果。地坛给他以生命的感悟,“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第二部分写我与母亲。因作者的残废而注定母亲是活得最苦的母亲,因儿子的苦难而注定母亲的苦难,母亲用孱弱的身躯支撑着无尽的苦难,为了儿子能活下去,她又不得不把这悲伤压在心底,儿子不声不响摇着轮椅走向古园的孤独举动在母亲心里引起了怎样不祥的预感,母亲又是如何在不伤及儿子自尊的情况下看护着他。“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作者痛感自己的母亲是“活得最苦的母亲”。她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忧虑之中,她的母爱深沉而不张扬,她的悲苦深沉而不外露,母亲是坚忍的、伟大的。无私的母爱,使作者对生活、对未来有了更深的思考。

    从内容上看,《我与地坛》有两条线索,其一是作家与地坛的那种非同寻常的亲情关系;可称为“人与景观”,显示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另一条则是作者与母亲的永远割舍不去的亲情关系,写尽母亲的悲苦与操心。可称为“人与人”。

阅读本文,我们应深刻思考的是:如何面对生活?如何对待父母?

 花未眠

         1.关于作者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现当代小说家。196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成名作小说<伊豆的舞女》,名作《雪国》、《浅草红团》、《水晶幻想》、《千鹤》和《古都》等。

    2.内窖分析

    这是一篇说理散文,是从花未眠这种自然现象引出对自然美的探讨,引导读者思考关于审美的问题。

    作者由“发现花未眠”为引子,发出了如下慨叹:

    (1)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

    (2)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这需要反复陶冶。

    (3)艺术美与自然美是相通的。 

    这三个观点不是孤立的,它告诉我们要发现存在的美,感受发现的美,创造有所发现的美。这也是课文的主旨所在。把握课文主旨以后,我们再来讨论一下几个句子的含义:    ’

    (1)海棠花“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它的哀伤来自无人欣赏,凌晨四点的海棠美丽芬芳,却少人喝采。花儿盛开之时就预示着它已接近衰败,所以说“含有一种哀伤的美”。作者深悟到,人类感受美的能力是极有限的,而自然美是无限的。“哀伤”是作者彻悟后的心绪流露。

    (2)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从一朵花想到人的生命,想到人生的璀璨,具有强烈的珍爱生命的意识。一个微小的生命都要努力展现自己的美,作为人更要勇敢活下去。

(3)繁二郎的画、长次郎的茶碗和真正黄昏的天空,三者在我心中相互呼应,显得更美了。作者写自己观察晚霞时,联想到繁二郎的画和长次郎的茶碗;说明艺术美与自然美的完美结合能够给人更多的美感,而真正反映自然美的艺术作品更能引起欣赏者美的共鸣。因此文学艺术家应该发扬写实精神,认真观察自然,准确表现自然.使欣赏者从艺术美中领略到真正的自然之美,这才是文学艺术的极致。

考点探秘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把握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

  现代文阅读的总体要求:   

   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考查的文章多为散文)。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

  1.理解:   

    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②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句子   

  2.分析综合:

    ①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⑤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  

  3.鉴赏评价: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阅读能力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的复杂系统,现代文阅读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下面从几个方面做解说: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所谓“重要词语”,是指在文意理解中作用关键的词语;所谓“在文中的含义”,指的是一定的语言环境(通常指上下文)赋予某词语的具体表达意义。比如“包袱”,孤立地看就很难判定它的具体意义,它有本义(包衣服等东西的布;用布包起来的包儿),有比喻义(某种负担;相声、快书等曲艺中的笑料)。但如果说“他走在路上,手里提着一个大包袱”;“不能把赡养父母看成是包袱”;“侯保林大师相声中的包袱一个接一个”,这三句话中的“包袱”含义就清楚了。    .

    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熟知词语本身固有的意义;一是能全面把握上下文,对语言环境中的相关信息了解得比较清楚。

    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首先对词语的意义及用法要了解清楚,其次再分析词语所在的语境的意思及感情色彩或情境。例如:

  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括号里的词作比较,说说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

  A.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照)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B.薄薄的青雾浮(升)起在荷塘里。

  C.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出现)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已经盛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含苞欲放)的。  

 D.这令我到底惦着(想起)(回忆起)江南了。

E.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乱七八糟的)黑影,却又像是画(印)在荷叶上。

题解

   A.“泻”是“很快地流”的意思,表现出月光似流水自上而下的动态,“照”仅写出光线的照射。作者用 “泻”紧扣“月光如流水”这一比喻,这个词写出了月光的动感,而“照”没有写出景中“流水”这一比喻的特点。

    B.“浮”与“升”都是写动态的词,但是“升”只写了物由低往高移动,主要是腾空的感觉,而“浮”写出了水气和月光交织在一起,轻柔的雾在荷塘里扩散飘游状态,极形象地写出了雾“薄薄”的形貌。

    c.“点缀”是“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来的事物更加美好”的意思。用这一词既写出了原本就很美的满塘的绿叶,又写出由于荷花的装饰,使荷塘更美丽的境况。而且“点缀”还写出荷花的稀少,与前面的修饰语“零星”是一致的。“出现”是“显露出来”的意思,只说有没有,不能描绘出色彩和形象。“袅娜”常用来形容女子体态轻柔优美,“羞涩”的意思是难为情,是专写人的情态之词,这两个词用来形容荷花妍媚多姿,把花写活了。而“已经盛开”,“含苞欲放”只写花开的程度,没有写出形象。

    D.“惦着”不仅是单纯的回忆往事,更有关切的深情。“想起”“回忆起”只是一般的想念、回忆,感情不那么深切。

    E.“参差的”“斑驳的”恰好写出了“月光”隔着高高的“树”照过来,“高处丛生的灌木”在月光下的长短不一,高低不齐,影子深浅不同的状态,杨柳叶宽窄不等形成了“稀疏”的影子很活泼美丽,表达了作者喜爱的感情。而“乱七八糟”是贬义词,用在这儿不恰当。“画”更突出了“倩影”的美。像是艺术家的杰作。

  2.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

  文中重要的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通常指传递重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对理解文意起重要作用的语句;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全文主题思想或脉络层次的语句;结构比较复杂的语句等。 

    本项要求是上一项要求的延伸。

    第一是强调了“重要”——或在思路的体现上,或在内容的表现上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第二是语言单位的扩展,从词语扩展到了句子。

    对语句的把握和对词语的理解有某种类似的地方,离不开两个条件,一是对语句本身要确切掌握:其中用了什么词,用了怎样的提法,有什么修饰、限制,是怎样的语气,以及包含几层意思、几个要点等等,都不可忽略。二是对上下文的总体把握,前后各说的是什么,是对它的解说,还是铺垫,或是另外的意思;该句与前后意思上的归属怎样确定,有没有与之呼应的语句等等,也都要看明白。例如:

    阅读《我与地坛》选段,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

    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座落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播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题解   

    (1)仿佛这古因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作者双腿残废后,曾悲痛欲绝,一次又一次在死亡的边缘徘徊,偶然走进了那个与自己同样荒芜

    冷落的因子。在作者心目中,古因和他是息息相通的。古园能够感受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情感,并给

    他以生命的启示。可以说,自他残疾以后,古园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2)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的意思是:沉寂中更能感受到时间的缓慢和悠长。夕阳映照下的残垣断壁所显现出的历史沧桑,让作家充分感受到时间永恒的伟力,感受到岁月流逝的无情。“看见自己的身影”的意思是:认真审视自我,思索人生价值。宇宙的浩渺和历史的凝重衬托出个人的微不足道,它使得一切痛苦都失去了分量而让一个不幸的人获得了解脱。花木鸟虫,各自向作者展现出缤纷的生命世界,使他从自己的不幸中走了出来,终于意识到关键是如何活的问题。

    (3)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荒芜”是历史的见证,“并不衰败”则是现在的真实。不衰败的现实使他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

    给作者以生命的感悟,促使他思考生与死的问题,引起下文对生命的思索。

    3.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

  筛选信息是现代文阅读中一项相当重要的基本能力。一个阅读材料提供给我们的信息是丰富的,阅读中必须善于从中筛选出关键性的、与问题有关的信息材料。

  文中的信息是通过语言来传达的,辨别语言信息,要读懂语句本身的意思,在此基础上,或者要抽象概括,或者要排除干扰信息。

  信息筛选包括理解性筛选和检索性筛选。理解性筛选主要包括材料中关键性词语、句子、段落的筛选;检索性筛选则主要是以查找所需资料为目的,按照需要所做的查找。这两种筛选经常交叉运用。

  筛选文中重要信息,通过具体语境、句间关系的分析判断,大多不难完成。

  归纳内容要点,强调的是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把握,抓住内容要点、领会主题思想,这是阅读能力的基本构成因素。归纳要恰当,前提就是对文章的整体理解要正确无误,它要求你在读懂全文的基础上对有关内容作出正确的分析与归纳。   

  分析,就是将一篇或一段的内容分解成意思相对独立的部分,以便把握要点,理清思路;归纳,就是整合,就是将具体的内容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总括起来。分析的过程是由整体深入到各局部的过程,而归纳则是由具体到抽象、由详细到概括的过程。归纳的前提是对具体内容要点的分析提取,只有正确理解具体内容,准确把握情感脉络,归纳概括才能与具体内容契合。例如:

  1.下面这段文字是对云雀的描写,从中可以看出南方云雀的特点是(不超过15个字)

  小时候我在南方住过竹山,常见竹林里“嗤”地一声,箭般射出来的一只鸟,直上半天空。同时叽啾叽啾叫个不住,越叫越快,越叫越欢,越欢越旺跳,到了半天空,摊开翅膀,一边滑翔,一边撒下来串串生命的欢腾。这是南方的叫天子,学名云雀。  

题解

叫得快,叫得欢,边飞边叫。(云雀的突出特点是叫个不住,抓住这一点,就能把相关信息筛选出来)

  2.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起初,仿生学单纯以生物的结构和器官为目标,设计生产出如“电子蛙眼”“雷达”等人造传感器,“叶桥”“薄壳穹顶”和“机械手”“鲸形舟”等仿生器械。但这些设计与生物的结构与器官相比,不但笨重,反馈功能也逊色。随着科技的发展,仿生学家已经造出极小的”神经元“和极其灵敏的遥感仪器。

  进入90年代,很多仿生学家的视点,已向生物材料仿生转移,因为生物合成材料时,技能高超,方法简单,材料性能优异。例如,人造的防弹纺织材料,要在高温、高压的硫酸中生成。制造条件极其苛刻。而蜘蛛却能在常温、常压下,以水为介质,抽出比防弹材料还要坚韧许多的蜘蛛丝,且不会带来环境问题。科学家一面借助先进的科学仪器,研究生物材料的细微结构,一面了解天然的制造方法,以便人工模拟造出高性能的新材料。

  科学家对比了人造材料与生物材料的组织方法,发现生物组织材料,是原子排列成分子,再由分子装配纤维、晶体一类中间成分,再形成各种组织,且在每一步骤都有精确的生物遗传程序控制,做到天衣无缝。而人再生产复杂材料时,最多由分子进行化学键的结合,与生物组合相比,实在是再简单不过了。

  材料仿生的目标是要学习生物的方法,生产出高性能的材料,目前已取得一些进展,但要破译生物制造材料的全部秘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仿生学家的最终目标是要制造出分子机器,用它去进行一切物品的自动化生产。

  (1)对第①段画线句子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电子蛙眼、叶桥、机械手等仿生器械比生物的笨重,且反馈功能较差。

    B.新设计的神经元,体积小,比原有的仿生器械已有很大的进步。

    c.原有的仿生技术只是以生物的结构和器官为目标,现在的则不同。

    D.新的仿生产品神经元和遥感仪器的研制,是以科技的发展为前提的。

  (2)第②段中说“制造条件极其苛刻”这个“条件”是    (    )

    A.蜘蛛需在常温、常压下,以水为介质,抽出坚韧的蜘蛛丝。

    B.需要在高温、高压的硫酸中生成。

    C.需借助先进的科学仪器,研究生物材料的细微结构。

    D.需了解天然的制造方法,以便人工模拟造出高性能的新材料。

    (3)文中“天衣无缝”这个成语比喻的是    (  )

    A.生物材料的组织方法,每一步的衔接都很精确。

    B.生物组织材料,从原子排列到分子装配,都有遗传工程控制。

    C.生产这些复杂的材料,最多由分子进行化学键的结合,有遗传工程精确控制。

    D.生物材料制造的每一步骤,都被生物遗传工程控制得很精确。

    (4)选出不符合本文意思的一项       (  )

    A.生物材料的制造条件十分苛刻,但生产这些材料的方法却比较简单。

    B.人造材料与生物材料组织方法并不相同,后者步骤精确,由遗传工程控制,做到天衣无缝。

    C.材料仿生的目的是要生产高性能的材料,用分子机器去进行物品的自动化生产。

D.生物组合材料,可在常态下进行,虽然材料复杂,但组合方式十分简单。

 题解

     (1)A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文中说的“电子蛙眼”属人造传感器,而“叶桥”机械手”

    则属仿生器械,不可统称为“仿生器械”。   

    (2)B本题考查理解文意和筛选信息的能力。根据语境判断,A项说的是生物造丝。不是仿生

    制造;C、D两项谈的是制造方法,不是制造条件。

    (3)D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和筛选信息的能力。从上文看,是说科学家发现生物组织材料,是“原子排列成分子,再由分子装配……中间成分,再形成各种组织”的过程,而其中的每一步骤都有精确的生物遗传程序控制,这才称得上“天衣无缝”。A、B两项却把它简单的说成是“组织方法”.显然错了;C项说的“由分子进行化学键的结合”是指“人工生产”,比较简单,不能与这种制造相提并论。

    (4)D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文章并没有说“生物组织材料”“可在常态下进行”,故该项错误。其他诸项均可在文中找到依据。

    筛选文章信息的主要方法是注意找关键句。关键句是指文章中十分重要的语句,它突出地体现了文章的旨趣,标示文章的思路,显示文章结构的特点。其类型有:从内容看,中心句是关键句。它是集中揭示文章主旨或点示主要事理的语句;从结构看,总结句、总提句及重要的过渡句是关键句。总结句概括了文章的最基本内容,总提句、过渡句显示出文章内容的进度。从出现的频率看,反复出现的句子是关键句。一方面是作者着力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需要强调,另一方面也用于显示脉络层次。

  筛选信息作为一种理解、分析、综合能力的组合,应注意以下几点:

  ▲准确把握筛选的标准和要求

  ▲根据试题要求确定筛选的角度、范围

  ▲把握全文的基本观点和主要内容,它既可能是筛选的对象,也可能是筛选的参考

  ▲注意文章各要点间的联系和句间关系

  ▲注意试题备选项间的区别与差异

  归纳内容要点,应注意以下几点:

  ▲文章的层次要分清楚,对内容要点的理解要准确

  ▲归纳时要考虑周全,既不疏漏重点,又要善于择要

  ▲几层意思间如果不是并列关系,归纳时要注意保持原文的逻辑关系

  ▲根据具体要求,搞清分析、归纳的范围

  ▲归纳的语言要尽量准确、简明,注意词语概念范围的宽窄、程度的轻重及概念间的交叉关系

  ▲注意利用原文本中的关键词语

 

 

 

    高中第一册第二单元导学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