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长 > 家教有方 > 正文

学会做人,一个危险的口号(2)

  • 日期:2012-01-06 10:31
  • 来源: 学友共享
  • 浏览:
  • 字体:[ ]

  恐怕“学会做人”译成英文,最接近的应该是“Learning to behave yourself”,即“学会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

  最后,如果要把“学会做人”翻译成英文,怎么翻也翻不回“Learning to be”。当然,无论是一篇文章、一句话或一个词组,从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后,再把它翻回原来的语言,会有差别,甚至会有较大的差别。但是,如果完全翻不回来,或者翻回来后,产生较大的歧异,甚至根本不是原来的意思,这种翻译就值得我们三思了。

  我不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关文件报告的起草者,是不是有法国文化的背景?或者受萨特的存在主义的影响?因此,用了“to be”这个有哲学意味的概念。如果你光拿一个“Learning to be”去问一个美国人(即使是一个教师),也往往不得要领。

  实际上,“Learning to be”中的“to be”来自莎士比亚的名剧《哈姆雷特》中的一句台词:“To be,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这里的“to be”作为“生存”来理解。即使是它的分词表现形式“being”,在西方哲学里也被理解成“存在”或“生存”。

  因此,从字面上说,“Learning to be”应该翻译成“学会生存”,把它翻译成“学会做人”是一个明显的错误。

  我不知道,为什么《信使》的译者要把“学会生存”翻译为“学会做人”?理由何在?如果说这两者有相互之间的联系,而且意思接近,才会产生互换互译的话,一旦我们试着把“学会生存”和“学会做人”结合起来,就会发现这种结合是很可怕的:“学会做人”就“学会生存”了;为了“生存”就要“学会做人”……

  现在,我们再撇开翻译的问题,直接分析“学会生存”与“学会做人”的根本分歧。

  人类之所以能够在与万事万物的竞争中生存下来,那是因为人类具备了所必须的生存能力。

  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衍变,特别是个人所处的环境之特殊性,使得具体的个人所具备的生存能力产生变化。例如,计算器的出现,使得许多人的计算能力退化,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以及高层住宅楼的出现使得许多孩子的社交能力下降……生存能力这块人类的“奶酪”有了变化,“To be,or not to be”成为一个问题。于是,“学会生存”被作为一个口号提了出来。

  “学会生存”讲的是人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所有潜能,以适应世界和时代的发展和变化。这里所说的各种潜能,包括了社交能力、创造能力、心理承受力、独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而“学会做人”更多的是从伦理道德层面上去讲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现代汉语词典》给“做人”下的两个定义是:一、指待人接物;二、当个正派人。所举的例子为“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社会上,对“做人”的约定俗成的认同,多是指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的“待人接物”的为人处世态度。比如,人们常说:“这人很会‘做人’。”是讲这人是很圆滑世故、八面玲珑、四面讨好,没有一丝正义感和道德感的市侩。所谓“会做人”往往贬义多于褒义。

  如果“做人”指“待人接物”,那么把“学会生存”翻译为“学会做人”就有问题了。“生存”是目的,“做人”是手段,“学会”了“做人”——“待人接物”,就“学会”了“生存”。

  显然,把“Learning to be”翻译成“学会做人”是一种误译。我更担心的是,这种误译会产生一种不好的误导。

  把“做人”与“学会”放在一起,容易产生贬义的倾向。因为某种“做人”是“学会”的,因此不是本色。例如,人们说:“他很会做人,你要学学他怎么做人。”从不会“做人”到会“做人”,是“学”的结果。本来“会做人”就偏贬义,再加上是“学会”的,就更有“装饰”的意味。“人”就是“人”,“人”是不用“学”的。如果一定要加上“学”字的话,在“人”的前面必须有一形容词,如“好”人、“坏”人。因为作为一个完整的句子,我们不能说“我学人”(此话要么不通,要么不完整),只能说“我学好人”,“我学坏人”。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