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 > 化学百科 > 正文

大气圈的性质和组成

  • 日期:2009-06-08 14:39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1.大气圈的构造根据大气圈的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大气圈的结构有不同的分层。现以大气圈的热状态(温度)划分各层,主要有:
     (1)对流层 这一层最贴近地面,直接与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接触,因而它对地球化学作用最为重要。这一层中,大气是对流的。这是由于地面吸收太阳辐射的红外部分、可见光及波长大于3000A的紫外光,将这些光能转换成热能,这种热能再从地面向大气低层输送,因而发生强烈对流。由于对流作用,使对流层的气体成分相当均匀,它们与地表附近的气体成分相同。对流层的高度在赤道为16—18km,在极地仅8—12km。对流层的温度随高度向上递减,递减率约为6.5K/km,其最低温度约190K。
     2)平流层 这一层内大气垂直对流较弱,多为平流运动。由于平流层中水、气含量少,在对流层中经常出现的气象现象不大会发生。平流层中由于臭氧集中,太阳光波的紫外部分几乎全部被臭氧吸收,因而使温度升高。平流层顶部最高约50km,温度达270—290K。
     (3)中层 该层温度随高度而减低,到最高度80—85km时,温度降至190K。在该层大气中进行比较强烈的光化学反应。
     (4)热层 由于进入该层的所有波长小于1750A的紫外辐射都被吸收,加上太阳微粒辐射和宇宙空间高能粒子,使热层大气温度迅速升高,在700km处温度可达1500K。
     (5)外层 热层顶以上的大气统称外层或逃逸层。该层大气大部分处于电离状态。大气稀薄,地球引力场束缚也明显减弱,大气质点不断向星际空间逃逸。外层的边界在何处?目前尚未定论。从 1000km开始,地球大气便逐渐向星际气体过渡。此外,根据大气的电离程度可划分为电离层,磁层和外层等。根据大气的成分可划分为均匀层和非均匀层等。均匀层的高度在100km以内,属低层大气,包括对流层、平流层和中层。均匀层内大气的成分均匀并保持不变,主要是氮和氧。在平流层内约 20—35km 高处,有一臭氧(O3)层。臭氧的浓度在 23km 处最大,臭氧层大量吸收来自太阳的强烈紫外辐射,保护了地面上的生命免遭伤害。非均匀层位于100km高空之上,属高层大气,包括电离层大部、磁层和外层,相当于热层以上。在非均匀层中,各种气体的混合作用停止,气体的分布依重量分层。主要有氧层,以氧原子为主,氦层,氢层。从氢层开始,就逐渐过渡到星际空间。
     2.大气的化学成分大气的化学组成(见表)通常是指低层大气(特别是对流层)的化学成分。据估计,大气圈的总质量为51×1020g。几乎全部集中在低层大气内,其中对流层约占总质量的3/4。
     大气在对流层内成分混合得很均匀,主要成分变化也很小。但是大气内的一些微量成分,特别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微量组份,其分布是不均匀的。臭氧的含量随高度而变化。低层大气中还有数量不定的大气微粒,呈胶体状态。它们成因各异,有自然成因,也有人类活动所致(工业烟尘等)。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