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理 > 地理百科 > 正文

大洋中脊

  • 日期:2009-08-03 20:30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大洋中脊又称洋(海)脊或洋(海)隆等,是海底扩张地带,属裂谷带型地壳。太平洋大洋中脊占太平洋底部总面积的11%,主要由东太平洋洋脊和南太平洋洋脊组成。它从阿留申海盐开始,经阿拉斯加湾、加利福尼亚湾,穿过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东西向中脊,再与东太平洋洋脊、南太平洋洋脊相连,最后,向西与印度洋大洋中脊系统相接。太平洋大洋中脊有以下特点:
     1.大洋中脊,在加拿大的太平洋海岸与温哥华岛岸外以南部分,可能被向西运动的北美大陆所侵犯而中断。
     2.大洋中脊高度较低,而且愈北愈低,到阿留申海盆附近几乎和海盆相仿。大洋中脊的中、南段称东太平洋洋脊,它是一条巨大而坡度平缓的洋底山脉,由加利福尼亚半岛延伸到 60°S,然后折向与印度洋的卡斯伯格海隆(Carlsberg Ridge)相连。洋脊长15000km,宽约2000—4000km,高出洋底2000—3000m,为太平洋中脊的典型代表。
     3.大洋中脊被一系列与纬度大体平行的断裂带所切割,将中脊自北向南分成许多小段。这些断裂带有门多西诺断裂带(Mendocino Seascarp)、默里断裂带(Murray Seascarp)、莫洛凯断裂带(Molokai Fracture Zone)、克利帕顿断裂带(Clipperton Fracture Zone)、查林杰断裂带等,它们横向延伸数千公里,使东太平洋洋底呈现以洋脊为基础、横向断裂广布的洋底地貌景观。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