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频道

北京近14万中小学生跨区就学(2)

  • 日期:2011-10-28 10:15
  • 来源: 因特网
  • 浏览:
  • 字体:[ ]

  长远之计则是保证拓展区和发展新区基础教育资源质优量足。“跨区县就学规模庞大的直接原因是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核心区之外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以满足市民需求。”郭志成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提出:严格控制中心城人口规模,进一步疏解旧城人口;旧城人口达到约110万人。目前北京旧城有约170万人,距离规划的目标尚有很大差距,需要进一步外迁大量人口。因此,必须保证拓展区和发展新区有足够的吸引力,容纳更多从旧城区转移出来的人口和中小学生,保证为这些学生提供数量充足的学位和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才能有效控制跨区县就学学生的规模。

  “跨区县就学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长期以来基础教育在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相关建设滞后,不但制约了优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也影响到整个社会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这种情况在郊区明显。”郭志成说,因此,在建设拓展区和发展新区的社会基础设施时,一定要充分重视基础教育的强大作用、重要性和深远的影响力,要积极发挥基础教育在提高社会大众对公共服务满意度方面的综合性作用。

  跨区就学·分析

  跨区县就学与择校密切相关

  跨区县就学是不是都属于择校行为?跨区县就学跟跨区县择校是一回事吗?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郭志成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跨区县就学有多少属于择校行为,目前没有确切的研究数据进行准确的测算,但跨区县就学和跨区县择校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现象,但两者之间密切相关。跨区县就学指的是学生的就学地和居住地之间不一致的教育现象,而跨区县择校反映的则是学生的就学地和户籍地之间不一致的教育现象。

  按照目前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原则,根据学生就学地、户籍地与居住地三者是否一致关系,可以区分学生是属于跨区县就学还是跨区县择校:就学地和户籍地一致,但与居住地不一致,属于跨区县就学,但不属于跨区县择校;户籍地和居住地一致,但与就学地不一致,或者这三者都不一致,都属于既是跨区县就学也是跨区县择校;就学地和居住地一致,但与户籍地不一致的,是跨区县择校,但不是跨区县就学;就学地、户籍地、居住地三者一致,不是跨区县择校,也不是跨区县就学。

  跨区就学·影响

  跨区县就学增加家庭和社会成本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郭志成指出,跨区县就学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学生就学不便、安全隐患增多,学生长时间往返在就学路上,造成体力、精力损耗加重,同时增加了学生所在家庭的经济负担、精神压力。

  “就社会影响来说,大量中小学生跨区县就学所造成的交通压力也不可小觑,学生上下学时间段也是路面人流和车流的高峰时段,学校门前的路面拥堵影响的是整个社会。”郭志成表示,庞大的跨区县就学队伍对教育、交通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都不好,都不会“让人民满意”。
 

  附:

  核心区:东城、西城、崇文、宣武

  拓展区: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

  发展新区:通州、顺义、大兴、昌平、亦庄开发区

  生态区:门头沟、怀柔、平谷、密云、延庆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