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 > 心理门诊 > 正文

心理客询中的心理测验(2)

  • 日期:2011-07-20 07:57
  • 来源: 未知
  • 浏览:
  • 字体:[ ]
有些人相信“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从而会不自觉地强比人格等方面的待质,并为自己某些言行找到个性根据。艾森克人格问卷(EPO)中的N分(神经质分)常使一些高N分的来访者误解,认为自己是神经质的人,而他们对神经质的理解又常带有自己的曲解,把这看成是可怕的、羞耻的,为此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心事重重,惶惶不安,结果有可能变成真正的神经质。一位来访者经Y-G性格测验,属B型性格系统即非法行为型。由于没加以很好的解释说明,他只知道自己属于有犯罪倾向的非法行为型者,为此,他一天到晚提心吊胆,走到哪儿都惴惴不安,生怕自己一不警惕会有犯罪行为、非法行为。这都是解释不当导致的。有些测验涉及到对才能的评判或对未来的预测,若解释不当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反之若善加使用,也可鼓舞一个人,促进一个人的发展。一个学习上还不错的工科大学生在做兴趣测验后发现自己文科上有发展前途,便开始对工科不感兴趣而转去看文科的书,选上文科的课,可转系不成,为此耽误了学业,成绩受影响,情绪变得易暴易躁。卡特尔16因素人格测验中。有 4个实际应用的人格因素,如从事事业而会有成就者的人格因素,创造力强者的人格因素,在新环境中有成长能力者的人格因素等等。对这些分数的标定、解释需要有对人负责的精神,需有解释的艺术,不然贻害无穷。一个曾获奖学金的大学生不愿再学习了,因为他的测查结果表明他的事业成就分低于他人,他失去了信心;一位自认为自己可以搞点小发明小创造并亦有新成果的青年,发现自己的创造力分并不比他人更高时便鸣锣收兵了。
     2.如何评价测验结果问题的复杂性在于测验的结果并非是百分之百的正确,因为测验结果与测验当事人的心理状态、认真与否、对题目的理解程度以及主试人处理结果是否无误、对分值的理解是否完整、是否有经验等一系列复杂的因素有关,只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漏洞,测验结果就会出现偏差。即使没有漏洞,由于测验在理论上和方法上都存在着有待完善的地方,故亦不能简单认为测验分数对于人们的能力和人格等提供了非常准确可靠的指标,测验结果只是提供一种参考意见,而非结论。测验结果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方面,两次测验时的不同心理状态会使结果不同。比如,虽然个性是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但也很容易受情境及个人心境的影响,同一问题,在不同情境下,会有不同的反应;即使如智力测验,有些来访者起初不懂如何操作或没听懂主试人的话或一时马虎等因素都会使智商分降低,但这并不代表其真实的智商,在另一个场合下,或许会有更好更准确的智商结果。
     另一方面,人的个性、智力、兴趣、能力等是个发展的过程,并非不可改变的。测验的复杂性及结果解释的严谨性告诉我们,务必对测验持严肃、灵敏、科学的态度,否则危害甚大。在我国,目前心理测验有被滥用的危险。一些未经训练的、缺乏心理学知识和心理测验技术的人大量地使用测验。更有甚者,以此赚钱,结果产生了一系列明显的或潜在的危害。心理咨询工作人员是心理测验的主要使用者之一。使用中应把测验结果与观察、面谈、了解、实验等方法获得的结果进行综合判断。测验只是一种辅助性的工具,切不可把自己的判断完全建立在测验的基础上。有时来访者自己提出要做测验,或者来访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做测验,则咨询员应对结果细心解释,和来访者互相交流对结果的看法,提供咨询意见,帮助来访者认识自己,扬长补短,更好地发展。□测验的保密这里所指的测验保密有两层意思:一是对测验材料的保密,二是对测验结果的保密。测验量表不能随便外传,不然会影响结果的真实性,同时有可能引起滥用。因此,量表一役尖由专业人员控制。测验结果的保密也是一个伦理道德问题,涉及到保护来访者(被试)的隐私权益。
     例如,任何一种智力的、能力的或成就的测验都可以显露出一个人技能、知识上的某种限度和不足,而这并不一定是被试愿意透露的。这在人格测验中就更为明显。一旦被试者感到不安全时,其测验结果就会不真实。同一个分数,同一个术语,在不同的人那里可能会有不同的含义,若不谨慎地对待测验结果,结果外露,就可能引起一系列麻烦。曾有一校的心理测验结果被班主任知道,班主任发现其中一同学的心理健康分偏低,大为重视,一而再、再而三地找这个同学谈话,发动同学们帮助他,结果弄得他十分痛苦。其实他的心理健康分只是比平均水平低些而已,而好心的班主任这样做只会损害他的心理健康,损坏心理测验声誉。
     测验的误用我们发现,目前一些心理咨询、心理测验人员在使用心理测验时存在着不正确的或值得商榷的观念和做法,包括:1.以经济为主要目的比较而言,测验比咨询的收费高、耗力少、时间短、方便易行。一个测验的收费从几元至十几元不等,因此有些人借此来增加经济收入。有些心理咨询机构的服务项目变成了主要是做心理测验。2.以此提高权威性有些咨询员借来访者对心理测验存在的神秘、迷信依赖心理,运用测验来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对此应适可而止,一旦过分就可能有失偏颇了。3.代替询问、判断有些咨询员一遇来访者,首先就让对方做一个或几个测验,其中有一个目的是为了代替自己的询问、判断。这种省时省力的做法有背于心理咨询的宗旨。心理咨询的基础是建立在咨访关系上的,离开了这一点,或许就不能称为心理咨询了,充其量是一种门诊服务。更为重要的是,测验不能代替询问。4.未经必要的培训目前,运用心理测验中的相当一部分人未经正规的心理测验培训。因而在对量表的理解上、在实施过程中、尤其是结果解释上常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这样就可能使结果不准,甚至损害来访者心身。心理测验将会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心理咨询中,成为其重要工具之一。为此端正对测验的认识及做法也就变得非常必要。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