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十七大”报告中的历史考点

  • 日期:2012-03-28 09:21
  • 来源: 天天向上
  • 浏览:
  • 字体:[ ]

  一、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大会和报告的灵魂。“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第一次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写入党代会报告,体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丰富现代化建设的内涵。报告第一次对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进行新的全面定位,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并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从历史视角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考查:

  ① 汉、唐等统治者提倡节俭、休养生息;

  ② 商纣王、秦始皇、隋炀帝等统治奢侈腐化,民不聊生;

  ③ 建国初期工人普遍开展增产节约运动;

  ④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左”倾错误造成大量资源浪费,破坏环境;

  ⑤ 两次工业革命对环境的污染、印度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及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及解决办法;

  ⑥ 中外科技成就等。

  二、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十七大报告对建立和谐社会描绘了宏伟蓝图。建立和谐社会是一个永恒的历史考点,从历史视角来看,和谐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天人合一”“兼相爱”“和为贵”“和而不同”“求同存异”都体现了中国百姓对和谐的追求和向往。千百年来,中国人冀盼“大同”,但世世代代的“大同”愿望终究只是梦想。历史上最辉煌的年代,无论是“贞观之治”还是“康乾盛世”,顶多不过是少数人的“盛世”,普通大众照旧摆脱不了贫穷命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便是其真实写照。

  复习中应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三个方面去理解。重点把握中外历史上和谐社会的思想渊源和关于人类在不同时期对和谐社会的追求实践过程,以史为鉴,总结经验教训。

  三、台湾问题

  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郑重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国家统一与分裂,特别是台湾问题仍将是2008年高考命题的重点。2008年台湾大选结果将直接影响两岸关系的发展,台湾这个热点问题必将再次升温。

  复习时注意以下内容的考查:

  ① 中国古代对台湾的管辖,特别是从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意义和清政府设台湾府的历史意义的角度,思考分裂违背历史潮流、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利益所在的道理;

  ② 历史上台湾与大陆的三次分离、国共两次合作;

  ③ 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

  四、改善民生

  民生问题,即有关国民的生计与生活问题。十七大报告首次把“民生问题”单列阐述,体现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了社会进步程度和政权兴亡。中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回望我国五千年历史,“盛世”都是休养生息、民生改善的时段;“乱世”都是民不聊生、矛盾激化的时期。因此,民生问题不仅仅是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只有关注民生,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的政权,才能长治久安。

  复习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① 中国古代史农田水利建设、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演变;

  ② 孔子、孟子的民本思想;

  ③ 历代农业的发展与新品种的引进,侧重春秋战国、隋唐和明清三个时期;

  ④ 近代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孙中山民生主义等;

  ⑤ 中国现代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⑥ 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社会福利政策等。

  五、民主政治

  “公民意识”一词首次出现在党代会的报告中,引起许多人的关注。增强全社会每一个人的公民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无疑是扩大人民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支撑。从历史视角来看,探讨新中国的民主法制的内涵是高考的重要素材,尤其在建设市场经济和“和谐社会”的今天,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意义更为重大。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