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理 > 地理百科 > 正文

马尾是我国最早制造飞机的摇篮

  • 日期:2009-10-13 09:22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马尾海军飞机工程处设在今福建省福州市马江区马尾造船厂内,它创办于公元1918年,是我国最早的飞机制造摇篮,我国第一架飞机便是从这里制造出来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我国为了防御列强侵略,便决定自制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飞机和潜水艇。1913年,当时的海军总长刘冠雄,从舰队中挑选员生魏子浩、韩玉衡等十四人,送往美国留学,学习制造飞机。1916年魏、韩等留学生学成回国,次年马德骥、巴玉藻、王助、曾贻经等人亦毕业回国,开始在马尾船政局(即今马尾造船厂)筹建海军飞机工程处,并于1918年1月正式成立。工程处设有木胁、铁壳、合扰等车间,工人约二百多人,由曾贻经负责机务,巴玉藻负责设计。1919 年 8 月,我国第一架水上教练飞机在马尾海军飞机工程处制造成功,名为甲型一号。这架飞机为100匹马力的双桴双翼机,机身采用国产榆木,有三个座位。因为是水上飞机,不需要机场,以水面为跑道,在江中修建停靠站。当时,有人介绍华侨蔡司度当第一架飞机飞行员,由于经验不足,第一次试飞失败了。但设计人员坚信不是出自设计的错误,仍然继续制造甲型二号与甲型三号。与此同时,飞机工程处又派遣曹明志、吴汝夔、陈泰耀、刘道夷等人前往菲律宾航空专科学校学习飞行技术,1921年4 月毕业回国,进行试飞获得成功。他们是我国最早的一批飞行员。
     此后,飞机工程处又进行设计乙型一号水上教练机等。1928年9月,海军飞机工程处改称为海军制造飞机处。所制造的飞机,在性能和时速方面都有明显的改进。如 1928年7月制造的海鹰号和1929年3月制造的海雕号,都是鱼雷轰炸机,不但可供六人乘坐,而且飞行时间能达五个半小时。1930年8至10月,又先后制造菜提式双桴名为江鸿,江雁两架水上飞机,机身宽1.88米,长8.29米,高3.78米,总重量1.168公斤,功率达165匹马力,时速为177公里。1930年,飞行员驾驶江鸿,从马尾飞往武汉,这是自制飞机第一次飞行最远的航程,在我国航空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1931年继续制造的江鹤、江凤两架飞机,不但时速大,而且是双翼可以折合的新型飞机。自1918年1月成立“海军飞机工程处”,到 1931年10月“海军制造飞机处”并入上海江南造船厂止,约十三年又九个月的时间中,在马尾共制造水上飞机十七架。除第一架和第五架海鹰一号双翼飞船试飞失事外,其余都是安全飞行。在马尾制造飞机,虽属我国飞机制造业的萌芽阶段,但在我国航空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起了首创奠基的作用。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