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理 > 地理百科 > 正文

少林寺是我国最早的禅宗寺院

  • 日期:2009-10-22 09:21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城西北11. 5 公里的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因寺建在少室山的丛林中故名少林寺。正如《说嵩》一书所载,“少林者,少室之林也”。寺周群山环抱,溪水环流,苍松翠柏,风光绚静。尤以禅宗祖庭和少林装术称著,是我国最早的名刹,也是我国最早的禅宗寺院。少林寺建于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到鼎盛时期的宋代寺拥有土地10000多亩,亭台楼阁5000多间,僧众达2000多人,藏经达9000多卷。是驰名中外的名刹。后屡经兵焚破坏,几经修复,最后在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军阀混战期间,被石友三部焚寺达40多天,寺内主要建筑及珍贵文物被毁。所剩无几。常住院是寺的主体建筑群。它是唐代住持僧及众执事僧们进行佛事活动和起居的地方。山门即寺院的大门,由正门和东、西掖门组成。中间的正门是一座面阔三间的单檐歇山顶建筑,座落在2米高的砖台上,左右配以硬山式侧门和八字墙,整体配置,主次分明。
     此门建于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门额上方悬挂有“少林寺”三个金字的黑漆方匾,在林字上方雕有“康熙御笔之宝”六字印玺。山门前八字墙外,有明代建造的石坊两座。东西对应,中为通道。二坊皆为二柱单孔庑殿顶建筑。高5.85米,宽1.95米。坊顶雕有脊饰和瓦垄,檐下各施四朵变形的华叶斗拱,承受坊顶。额坊、方柱与下槛等石作,也都仿照木结构建筑式样。山门之前,石坊以内,翠柏茂密,郁郁葱葱,倍觉有“深山藏古寺”之感。在山门殿角下,有清代石狮一对,给山门增添了古老的气氛。步入山门之后,映入眼帘的是那高低参差,排列有序的一通通石碑。它们不仅大半出自名人之笔,而且具有重要文物价值。如《大唐天后御制诗书碑》是武则天撰文,王知敬书丹。还有唐高岑书写的《嵩山隐士高岑书碑》,日僧邵元撰《息庵禅师道行之碑》,位于山门内甬道两侧中部。益吉祥篆刻,法然书丹。此碑建于元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三月。日僧德始书《淳拙禅师造行之碑》,反映了古代中日文化友好往来史实。其他有大书法家赵孟頫和董其昌所书巨碑各一通,甚为珍贵。山门之后依次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俗称“三大殿”,原毁于战火。解放后,人民政府先后于1981年和1984年按原样修复了天王殿和大雄宝殿,气势更加雄伟壮观。钟楼位于天王殿与大雄宝殿之间的东侧,原是一座面阔进深各三间,四层飞檐的歇山楼阁建筑。钟楼上原悬铁钟一口,楼焚时坠毁。钟楼阶下,有砖构碑楼一座,其中立碑两通。南边一通,俗称《李世民碑》或《少林寺碑》。
     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立。碑文中有李世民亲笔草签“世民”二字。鼓楼位于天王殿西北,与钟楼相对。现残存有雕花石柱、硕大的雕花柱础及坎石等。方丈位于法堂之北。为大式硬山房,面阔5间。是寺中住持(方丈)起居与理事的地方。因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高宗弘历游嵩山时,曾在此室住过,又称“龙庭”。立雪亭又称达摩亭。相传为禅宗二祖神光为求佛法,恭候达摩,雪没双膝的地方。是一座小巧玲珑的单檐庑殿式建筑。此殿建于清代,现石柱上都有题记。殿内神龛中供奉铜质达摩坐像。龛上悬有清乾隆皇帝所题“雪印心珠”四字匾。千佛殿在立雪亭北,又名昆卢阁。创建明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重修。为大式硬山建筑。殿内正中的神龛里,供奉昆卢铜像,坐于多层莲花宝座上。殿内地面的上四十八个凹陷脚坑,是寺僧们长期演练武功留下的痕迹。白衣殿,位于千佛殿东侧。清代大硬山式建筑。因殿内绘有少林拳谱壁画,又称“拳谱殿”。神龛供奉白衣菩萨铜像。南北山墙绘有少林寺僧演武的场面。地藏殿,位于千佛殿西侧。原为清式建筑。近年重修。神龛内塑有地藏菩萨像。少林寺除主体建筑外,还有塔林、初祖庵、二祖庵、三祖庵、以及古塔、碑刻等。“少林拳、”“少林棍”在我国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已成为国内外游人向往的胜地。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