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物理 > 物理百科 > 正文

晶格振动理论

  • 日期:2009-07-11 08:56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1819年杜隆−珀替根据大量固体的热宏观量实验数据总结出一条经验规律:在高温情况下,固体(实际是绝缘体)的比热是一个与温度无关的常数(约为3R)。19世纪根据经典统计规律,对杜隆−珀替定律做出了如下解释:每克原子固体有3N个振动自由度,按照能量均分定理,每个自由度平均热能为kT。那么克原子热容量为3Nk=3R。这是把热容量和原子振动具体联系起来的一个重要成就。
     但是,进一步的实验发现,在低温情况下,热容量偏离了这个规律,而是随着温度的下降而下降,当T=0K时,比热cv=0。1907年,爱因斯坦为了解决上述矛盾,发展了普朗克的量子理论,首次提出了量子的热容量理论,爱因斯坦利用假设晶体中所有原子的振动相互独立,但频率相同的简单模型,得出热容量随温度下降而下降,并在T→0K时趋于0的结果。这项工作的成就对量子理论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把晶格振动与固体热容量联系起来,有力地推动了晶格振动的研究。但是,按照这一结果,热容量是随温度而以指数方式趋于零的,与实验结果(Cv~T3)不符,其原因在于他的模型过于简单了。1912年,德拜为了克服爱因斯坦所遇到的困难,从另一观点来处理问题,认为低频振动对比热的贡献不能忽略。
     低频振动产生的波其波长很长,因此他把晶体看成是各向同性的连续介质,把晶格振动看成是连续介质中传播的弹性波,其理论结果是:在低温情况下,比热与温度的三次方成正比,即德拜定律。这是与实验符合得很好的结果。在德拜研究比热与晶格振动关系的同时,玻恩和冯·卡门(T.v.Karman)正在建立和求解简单晶格的动力学方程,引入周期性边界条件(玻恩−卡门条件)后得到了色散关系的ω2规律,为晶格动力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