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物理 > 物理百科 > 正文

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

  • 日期:2009-07-02 08:23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爱因斯坦在那篇论文中,总结了光学发展中微粒说和波动说长期争论的历史,揭示了经典理论的困境,提出只要把光的能量看成不是连续分布,而是一份一份地集中在一起,就可以作出合理的解释。他写道:“在我看来,如果假定光的能量在空间的分布是不连续的,就可以更好地理解黑体辐射、光致发光、紫外线产生阴极射线(按:即光电效应),以及其他有关光的产生和转化的现象的各种观测结果。
     根据这一假设,从点光源发射出来的光束的能量在传播中将不是连续分布在越来越大的空间之中,而是由一个数目有限的局限于空间各点的能量子所组成。这些能量子在运动中不再分散,只能整个地被吸收或产生。”也就是说,光不仅在发射中,而且在传播过程中以及在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中,都可以看成能量子。爱因斯坦称之为光量子,也就是后来所谓的光子(photon)。光子一词则是1926年由路易斯(G.N.Lewis)提出的。作为一个事例,爱因斯坦提到了光电效应。他解释说:“能量子钻进物体的表面层,……,把它的全部能量给予了单个电子……,一个在物体内部具有动能的电子当它到达物体表面时已经失去了它的一部分动能。
     此外还必须假设,每个电子在离开物体时还必须为它脱离物体做一定量的功P(这是物体的特性值——按:即逸出功)。那些在表面上朝着垂直方向被激发的电子,将以最大的法线速度离开物体。”这样一些电子离开物体时的动能应为:hv-P爱因斯坦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原理提出,如果该物体充电至正电位V,并被零电位所包围(V也叫遏止电压),又如果V正好大到足以阻止物体损失电荷,就必有:eV=hv-P,其中e即电子电荷。此即众所周知的爱因斯坦光电方程。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和光电方程,简洁明了,很有说服力,但是当时却遭到了冷遇。人们认为这种把光看成粒子的思想与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抵触,是奇谈怪论。甚至量子假说的创始人普朗克也表示反对。
     1913年普朗克等人在提名爱因斯坦为普鲁士科学院会员时,一方面高度评价爱因斯坦的成就,同时又指出:“有时,他可能在他的思索中失去了目标,如他的光量子假设。”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假设和光电方程,的确是很大胆的,因为当时还没有足够的实验事实来支持他的理论,尽管理论与已有的实验事实并无矛盾。爱因斯坦非常谨慎,所以称之为试探性观点(heuristischen Gesichtspunkt)。如果我们比较详细地回顾光电效应的发现史,就会更加佩服爱因斯坦的胆略。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