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您对处理学生旷课有什么新认识?

  • 日期:2012-04-30 10:52
  • 来源: 网友上传
  • 浏览:
  • 字体:[ ]
六、七岁的孩子,他们怀着极大的兴趣高高兴兴地上学了。开学伊始,他们大都乖巧听话,视老师为神圣,能认真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好每一件事。然而时间一长,他们中的一部分便开始对学校的学习感到乏味、厌倦,满腔的热情逐日冷却,相伴而来的便是学习上的懈怠或违规犯纪,学习成绩逐渐下降,与此相反,挨批受罚却逐日增多,自尊心受到伤害,心理压力难以承受,因而开始厌学,逃学旷课了。厌学心理一旦产生,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作为老师,在对孩子实施教育的时候,务必时刻注意预防或及时矫正孩子的厌学情绪。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预防和矫正孩子的厌学心理呢?

1、 密切注意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动态,仔细分析孩子厌学心理形成、发展的主观原因,准确把握厌学心理形成、发展的规律诱发厌学心理的主客观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归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一是想象中的学校生活同现实的反差使孩子产生某种失望。六七岁的孩子一切以追求急起直快乐为准则,幼儿园、学前班的那种游戏形式的学习生活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们的想象中,学校生活应比幼儿园或学前班更加令人快乐。而事实上,学校生活远不如他们所愿。在学校里,不仅有严明的纪律约束着,而且有课业的压力,甚至产生紧张感,这些似乎同快乐无缘。而当孩子意识到这一反差的存在时,有些孩子厌学的心理便悄然而生。二是对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尚处于一种模糊朦胧的状态。孩子最初往往是出于一种好奇而上学的,他们并不懂得读书对于自己今后立身于社会、对于国家的建设有何意义。因此,当学习上遇到困难和挫折、需要付出太多的代价时,便容易产生厌学、甚至放弃学习的想法。三是孩子的个性品质存在着某些缺陷,如意志薄弱、感情脆弱等等。因为学校的学习生活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不能由孩子任意选择。一些缺乏意志和毅力的孩子在遇到一些自己不愿做而又不得不做的事情时,他们往往被一时的好恶情绪所左右,而不能有效地克制自己。还有一些孩子由于性格方面的缺陷而造成交往上的困难,他们很难得到朋友,孤独寂寞、感受不到集体的温暖,最终导致厌学。四是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和挫折而过早地体验到失败感。五是孩子感到课业负担过重,造成对学习的排斥或厌倦。小学教师虽然很少有升学上的压力,但同一年级、同一学科的任课老师之间存在着竞争,有些老师为了保持或争取所教班级的成绩在年级的领先地位,往往有意增加学生的学习强度,使成绩差的学生不堪承受。六是老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不当。有些老师在教育教学时,不注重正面诱导,批评指责较多,表扬激励较少,使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无形中受到伤害;有些老师对学生的要求过于苛刻,态度上过于严厉,使学生经常感到紧张甚至恐惧;还有些老师教学方法单一,教态生硬,缺乏感染力,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当然,诱发孩子厌学心理的因素还很多,如家庭环境和社会不良风气的消极影响等,这里不再一一列举。我们只有了解到这些原因,才能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对学生的厌学心理进行有效的预防和矫正。

2、对初入学的学生,老师首先应该对对他们进行全面的入学教育,告诉他们基本的行为规则,并在此基础上着手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老师应时时处处关心爱护学生,迅速同孩子们建立起一种亲密关系。同时,要尽快抓班风建设,通过主题班会、游艺活动等形式,加速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使孩子们尽早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3、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孩子在学习上不断取得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是学习进步的重要条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应从学前班抓起。经常引导和督促孩子多看书,养成看书的习惯;培养孩子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作业,“当日事当日毕”的习惯;培养孩子上课认真听讲,回答问题,课后及时温习功课的习惯。要经常对孩子进行学

习方法上的指导,如记忆方法、解题方法、思维方法、复习方法等。通过传授和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保证孩子在学业上稳步前进,从而使孩子对学习始终保持一种浓厚的兴趣。

4、对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学习落后的学生,一方面要处处关照与爱护,保护孩子的自尊。另一方面要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办法予以补救一般孩子都有好胜上进的心理,他们都希望自己在学习上能够出类拔萃,从而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称赞。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孩子的成绩落后了,这时孩子本来就很烦恼和无奈,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安抚与鼓励。如果我们不顾学生的心理感受,一味地加以批评和责罚,甚至冷落、歧视,就会给孩子的自尊心和幼小的心灵带来深深的伤害。孩子一旦失去了自尊,以后的教育就很难奏效了,因此,当我们发现孩子的学习成绩落后时,决不能不加分析、不加区别的进行批评、指责或惩罚,而是必须同孩子一道分析、寻找落后的原因,区分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补救措施。如果是因为态度不端正而造成的成绩落后,则应帮助孩子端正学习态度,在关心爱护的同时,适当采取一些强制手段,做到恩威兼施,将孩子的心思逐步引导到学习上来。如果是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欠缺或智力水平低下而造成的学习落后,那么应该以正面教育为主要形式,一点一滴地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的障碍。

5、对学习问题较多,成绩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并已产生厌学心理的孩子,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运用激励机制,引导孩子扬长避短、以长克短任何人的现实表现都是一分为二的,一个人不

可能只有优点而无缺点,也不可能只有缺点而毫无优点,关键是我们怎么去发现。学习上问题较多并开始厌学的孩子,身上的缺点自然少不了,但也必然会有他们的可取之处。比如爱好体育,在某个项目上拔尖,会搞一些小制作啦,对朋友重感情、讲义气啦,在公务活动中卖劲、肯干啦,能歌善舞啦,等等。这时,老师就应该敏感地抓住这些“闪光点”,给孩子以充分的肯定,并激励孩子不断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让孩子也能体验到被人称赞、受人尊敬的自豪感和满足感。让孩子逐步树立或恢复自尊心和自信心,并以此带动学习的进步。

6、学会运用暗示手法教育孩子,育人于无形、旁敲侧击,曲径通幽,从而有效地预防孩子逆反心理和抗拒心理的产生暗示,是一种灵巧的教育艺术,其基本内涵是,在无心理对抗的条件下,通过隐蔽的手法向学生施授影响,旁敲侧击,使学生的思想和言行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暗示的关键在于暗,在于隐含目的。比如孩子不爱看课外书,做家长的可以不必向孩子讲看课外书的好处,只需当着孩子的面,认真地阅读书、报,读到精彩的语句、新的知识,用笔画记,或摘录下来,或富有表情地朗读。读到开心的地方,或出声大笑,或予以评价。让孩子觉得,看课外书不仅可以学到新的知识,而且可以使自己开心、快乐。这时孩子兴许就会想看课外书,甚至马上找来课外书,同家长一起看。再比如有些孩子吃瓜子时,瓜子壳乱丢乱扔。这时,老师可以不必去批评他,你只要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在学生不知何意的情况下同这个学生一道吃瓜子,不论孩子如何乱扔,你都可以装着没看见,只需将自己吃出的瓜子壳小心翼翼地抓在一起,然后一次又一次地送到垃圾桶里去。当孩子猛然意识到这其中的巨大反差时,他会感到羞愧,继而会仿效你的行为。暗示教育由于是在无心理对抗的条件下进行的,不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抗拒心理,效果往往都很好。

总之,预防和矫正孩子厌学心理的方法和途径是很多的,只要我们有心去探索,就一定会有收获。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