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物 > 生物百科 > 正文

人造耳

  • 日期:2009-08-07 08:14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人耳分为外、中、内三部分。外耳是指耳廓和外耳道;中耳由鼓膜和 3块听小骨组成;内耳主要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外耳和中耳这两部分出了故障所引起的耳聋叫传导性耳聋,现在基本上已经有了医疗措施,也可以用助听器来弥补听力的不足。而内耳的耳蜗内有许多听毛细胞和听觉神经相连,是一个声电换能器。声波经过外耳道引起鼓膜和听小骨的振动,传到内耳后,耳蜗把传来的声能转换成电能,即把声波转变成电信号,产生的电信号通过听觉神经纤维传到大脑皮层负责听觉的部分,产生听觉,这时人们才感知声音。所以,由内耳疾患引起的失聪,称为感觉性耳聋。对此,助听器也无能为力。对于感觉性耳聋,许多国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试图用人工方法恢复这些患者的听觉。
     自18世纪90年代开始,经过100多年的研究,人们才开始对耳聋研究有了有意义的突破。1957年,法国人丢尔诺和艾利首先用电极直接刺激全耳聋病人听觉神经,使之产生听觉。以后许多学者陆续对此进行研究,他们制造了一种特别的微电极植入耳蜗内,借助外部输入的电信号刺激听觉神经末梢,来代替丧失了转换功能的耳蜗,使聋人产生一定的听觉。这种用电子技术模拟耳蜗功能的装置,叫人工耳蜗。人工耳蜗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埋藏于耳蜗内的微电极,可以把经过适当处理后的电信号送到听神经纤维上,产生音感,另一部分是把生活中的声音转换成符合人耳特性的电信号的声电换能刺激器。近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人工耳蜗应用微处理机对输入信号进行分频、处理、编码和综合后,可以使聋人获得更好的分辨声音的能力。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