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1老师9门课现学现教 带着负罪感上课(2)

  • 日期:2011-11-09 11:17
  • 来源: 学友投稿
  • 浏览:
  • 字体:[ ]

  在青岛一所民办学校里读了一年之后,来自德州的小马始终没有找到读大学的感觉。“上了大学之后,每天早晚都要上自习,非休息时间学校大门紧闭,禁止外出,感觉跟高中没有区别。”小马同学在接受采访时说,她特别羡慕在中国海洋大学就读的高中同学。一有机会,她就到海大校园里找“感觉”——坐在图书馆里,漫步丛林之中,坐在路边的椅子上发呆……“其实,我们学校的校园也不小,但不知为啥,却找不到上大学的感觉。”小马理想中的大学究竟该是个什么样子呢?她说:“大学应该是自由的,能学到真东西,活动丰富多彩!”最令小马难以忍受的是,走在自己的校园里,时常有各种督查人员在“监视”。记者了解到,在岛城一所民办高校里竟有如此荒唐的管理理念:当一对男女同学一起走路时,间隔小于1米,将会被视为“早恋”,“情节严重的”将被开除学籍。一名民办高校学生在网上调侃:“封校每月一次,每次持续一个月。”

  让学生把钱花在校内

  小马和同学们只有在休息时间,才能走出校门接触社会、增长见识。“那么,你们平时学习一定抓得很紧了?”小马很干脆地否定了记者的猜测。她说,不上课时,学生们大都在网吧待着——校里机房被学生戏称为“网吧”,因为在这里上网与在街上收费是一样的!除了不能通宵上网外,机房与校外的网吧没有太大区别。在一所民办高校校园里,记者看到,不大的校园里开设了十余家商店或者小超市,此举方便了不能随便出校门的学生的生活,但却引来了学生们更大的非议,在他们看来,学校一方面不允许学生外出,另一方面又在校园里开设 “网吧”和超市,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把钱都花在校园里,而这也是民办高校敛财的一个手段。

  图书馆每年只开一次

  汽车工程专业的小朱开学之后将读大三,在学校两年的时间里,他从来没有在图书馆借过书,他只知道图书馆的一层架子上摆放了不少书,但平常这一层并不对外开放。“只有每年新生入学的第一个月里,图书馆允许学生借书,但时间只有1个月,1个月之后,就得等到来年了。”经过长时间观察,小朱发现校方这样做的用意在于——给新生和家长做做样子,其实外表壮观的图书馆是聋子的耳朵——摆设。

  蒋雯(化名)同样是岛城一所民办高校的老师,她也是本科毕业就登上了专科生的讲台。她开设的艺术设计课是本科所学专业,但说起自己在给全班50多名学生讲课时,的确感到有些力不从心。

  初当老师时,蒋雯非常仔细地备课,可当她到图书馆查资料时却发现,学校图书馆里没有任何专业书籍可供参考,要么自己花钱买书,要么就吃自己的老本。“你去学校看看,你会觉得学校的图书馆建得很气派,但里边几乎没有一本可供老师和学生参考的专业书籍。”蒋雯说,学校里没有任何帮助老师提高业务水平和能力的培训,老师们在办公室里也很少探讨业务,但每周二是学校固定的开业务会时间,绣十字绣、画画等成了老师们打发时间的主要途径。

  学费贵过北大就业不敌农民工

  民办高校门槛的降低也导致了“出口”的萎缩

  大学是教书育人的高雅殿堂,教书是过程,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才是创立大学根本目的。我国公办高校的育人机制曾一度遭人诟病,焦点问题是大学里培养的人才过分注重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就业能力的培养。民办高校在办学之初,很多人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不少民办高校也确实做出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但是,在实践中,社会与就业单位的认可程度却大打折扣。

  小齐是岛城一所民办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毕业生,该学校强调对学生就业技能的培养,要求学生毕业前要拿到7证,所谓的7证是指学校结合本专业分解的7种技能,以环境设计为例,学生需要考取photo-shop、CAD制图等7个证件,否则无法拿到毕业证。“但实际情况是,这些证在就业时根本没有企业看,原因是缺乏公信力,没有考取证书的学生,只要交纳一定的费用就可买证毕业!”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