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教教案:
幼教语文教案 幼教数学教案 幼教英语教案 幼教常识教案 幼教音乐教案 幼教体育教案 幼教美术教案 幼儿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 小学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英语教案 小学自然教案 小学音乐教案 小学体育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 小学说课稿 小学主题班会
> 初中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英语教案 初中物理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 初中历史教案 初中地理教案 初中生物教案 初中政治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 高中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 高中数学教案 高中英语教案 高中物理教案 高中化学教案 高中历史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政治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 其他教案:
评课稿 说课稿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学生评语 班级管理 班任挚友 教学参考 教学相关 国旗下讲话 信息技术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

新课程与课堂教学

时间:2015-01-17 09:27来源:好学堂点击:字体:[ ]

 

胡显哲

 

关键词:课改   理念   课堂教学

内容提要:教师、学生和课程是构成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教师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行者”和“研究者”,教师应积极参与课程改革,以新的观念理解新课程,从而更好地实现新课程的理念。教师观念的转变首先是学生观的转变;其次教师要增强课程意识,要充分认识到,参与课改是教师专业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教师要自觉培养实施综合课的能力;最终使学校和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必须具有理性化的色彩,达到新课程的最优化,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正文

2002年4月22日下午,教育部新课程专家组核心研究员傅道春教授专题报告会在绵阳市委党校隆重召开,在我心里第一次受到很大的震撼,作为农村学校的我,深刻认识到“新课程,你终于来了”!

新课程将改变教育观念,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生方式,同时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

一、新课程的新观念

目前,教育最大的贫困是观念的贫困。在我身边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在教师教育思想观念没有实现真正转变时,任何改革措施、任务、教学方法和手段都很难产生真正的效果。新时期教育工作者面临多种挑战和机遇,需要更新教育思想观念,积极实施素质教育。

1.确立科学的人才观

人才观对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具有重要导向作用,我们必须克服传统精英人才观,确立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大众人才观。

(1)人才多样化,行行出状元

社会分工协作是社会进步与个体发展的杠杆。社会分工促进人才需求和标准多样化,促进精英人才观转变为大众人才观,从而更加符合现化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和我国的教育方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加快了产业化结构调整和技术结构的升级,促进了人才需求的多元化,进一步促进教育结构趋于多元化;既重视文凭更重视水平,既重视资历更视重经验,既重视经力更重视能力。使会求知、会做事、会共处、会生存,这些基本素质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长期追求的目标。

(2)人人能成才,成才的路千万条

每个人都有价值和个性特长,人人都是可塑之才,都蕴藏着成才的潜能和愿望,要充分相信教育的力量。人才有差异,既有少年英杰,也有大器晚成。对学生不能求全责备,以偏概全,要以全面、辩证客观的眼光看待学生发展。学生有所偏、有所专,是正常现象,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应当实施差异教育,实现差异的发展。

(3)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把个体成才和社会需求统一起来

面对新课程,教育思想观念必须顺时而变,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观念,为每个学生提供走向社会的“生活通行证”,明确“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教育理念,把对学生终身教育发展负责的精神贯穿于教育始终。

(4)坚持把教育作为人生的必要经历和成才的基石

教育应当是促进社会平等的基础,是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和人才创业的必要经历,是进入社会就业的必备资格。新课程改革启示我们重新审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不仅要适应经济的发展,还要有所超越;不仅要培养求职者和适应者,还要培养创业者和改革者。

2.确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观

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永恒的专职工作,对学生的成才负有主要责任,必须转变以应试为中心的教育、教学观,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观。

(1)学校以育人为本,教师以教学为本

教育是维持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学校是教育的细胞,是培养人才的基地,育人应当是学校的首要职责。教师的社会责任重大,要做“经”师、人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服务社会是其基本角色,教师必须具备奉献精神,以良心和责任心为重。

(2)教育为学生服务,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

学校教育的宗旨归根到底就是为学生服务。教师的主要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导”,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的核心价值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重视过程探索,点燃学生创新的思维之火。

(3)形成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教学环境中,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教师应当把握好“权威、顾问、伙伴”角色,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不仅要重视师生关系,更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关系互动;不仅要重视个体的师生关系,更要重视群体的师生关系互动。学生永远是教师的一面镜子,教师对学生应当尊重、信任、宽容,严格而不严厉,严而有度,从而充分展示教师的人格魅力,让学生亲其师而重其道。

3.确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教育评价是对教育质量作出科学判断的过程,必须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确立推动素质教育的质量观。

(1)评价应重过程,突出发展性

不能在起跑线上定胜负,而应注重学生一生的进步。以动态评价取代静态评价,淡化终结考试,展示进步的过程,增强自信,让学生体验到进步就是成功,鼓励学生以勤补拙,鼓励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在不同起点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同时又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鲜明的个性。

(2)评价标准、形式多样化,正确认识升学

把分数作为唯一的尺子,使大多数学生成了失败者。应当以素质全面、个性突出、兢兢业业、敢于创新的学生都是好学生。近年来考试改革从内容到形式越来越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行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升学率高本身也是教育质量高的反映,是教师在“减负”中增效的结果。

二、新课程的课堂教学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

1.改革教学组织形式

课堂教学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来进行的,各种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以及教学方法,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教学组织形式才能体现出来和得到具体应用,科学的组织形式,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发挥教学过程 中师生的积极性。教师培养学生的着眼点并不在于“学会”,而在于“会学”。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不在于课堂上讲不讲,讲多少,而在于如何促进和完成从“教”向“不需要教”转化。

2.改革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多边活动。以前那些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单一、僵化、死板,只重教师活动,忽视学生活动,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能力培养,不利于开发信息化教学资源,不利于指导学生富有个性化的学习,不利于平等对待学生,从而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程指导下的课堂教学结构:操作型、辨析型、探索型、模仿型等就是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以教师指导学生积极地进行学习为主线来安排课堂教学环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被动输入信息的“容器”。要求在课堂教学时正确处理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合理设计和安排教学环节,从整体上形成最佳的教学组合,在课内解决问题,从而产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整体效益。

3.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 中,通过师生的共同多边活动来实现的。在课堂教学中要实现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应充分体现:突出“启发式”;突出研究学法;强调教会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知情和谐发展力求实现最优化。力求达到:教学互动方式的多边性,学习情境的合作性。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样采用互动教学,一堂课体现“形散而神不散”,让课程是活动,课堂是活动场,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享受。

4.改革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当今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发现自主探索、强化研究活动等认识活动凸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要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品质,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总之,新课程实施与改革首先要课程观念的变革,随着教育改革实践的逐步展开,学校和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必须具有理性化的色彩:增强新课程意识,增强新课程的最优化,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文件:《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周小山主编《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北京大学出版社02年6月第1版

3.柳菊兴主编《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大出版社02年6月第1版

4.钟启泉主编《新课师资培训精要》北京大学出版社02年6月第一版

    新课程与课堂教学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