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教教案:
幼教语文教案 幼教数学教案 幼教英语教案 幼教常识教案 幼教音乐教案 幼教体育教案 幼教美术教案 幼儿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 小学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英语教案 小学自然教案 小学音乐教案 小学体育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 小学说课稿 小学主题班会
> 初中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英语教案 初中物理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 初中历史教案 初中地理教案 初中生物教案 初中政治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 高中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 高中数学教案 高中英语教案 高中物理教案 高中化学教案 高中历史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政治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 其他教案:
评课稿 说课稿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学生评语 班级管理 班任挚友 教学参考 教学相关 国旗下讲话 信息技术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

美是什么

时间:2014-12-08 09:26来源:网络整理点击:字体:[ ]


阅读部分说明:本方案阅读部分的一组文章分三个层次来训练。第一层次要求学生用一段话来表达自己对文章的整体解读。第二层次要求学生用精练的语言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意图概括出来。第三层次作精当的阅读理解训练。


读懂下面各篇文章,写一段话将自己的解读结论表述出来,再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解读文字,看看自己的解读是否正确,是否完整,是否深刻。
(如果解读有问题,一定要仔细修改,这是提高自己阅读能力的好机会。)
(本部分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建立“读懂”文章的概念,即怎样才算读懂一篇文章,请用心体会。)
说说打扮
曹媛
早在人们茹毛饮血、钻木取货之时,就已懂得了在身上纹上一些美丽的图腾,将五光十色的贝壳穿起来挂在胸前作装饰。可见爱美之心不仅是人人有之,还是自古有之呢!
时下人们更懂得什么是美了。大街上,小巷里色彩纷呈。蝙蝠衫、T恤衫、喇叭裤、牛仔裤、公主裙、超短裙,日新月异,天天翻新,领导时代新潮流。打扮不仅是年轻人的专利,连老年人也开始爱打扮了。
生活需要美,人们的打扮正是追求美的体现,人们的打扮也正创造了美。然而,打扮不当,装饰欠妥,会使美者变丑,丑者更丑,适得其反。古时便有了“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之说。
怎样追求美呢?怎样打扮才合适呢?这倒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
打扮必须合乎身份和职业。周总理一向十分注重自己的仪表,他的衣服总是很合身,很整洁,显示出了一个大国总理的雍容风度。
不同的年龄打扮也要有不同。年轻人要展示青春活力,中年人要显得成熟、含蓄,老年人则要庄重。倘若近过花甲的老奶奶穿上超短裙,岂不叫人啼笑皆非。
打扮还要注重场合。应聘时,不能穿“牛仔”、“休闲”;上课时不能穿宴会时的“晚礼服”......
人的美,不只在外表,更在灵魂。只有通过打扮显示出知识、修养、气质,才叫真正的“打扮”。
打扮不仅是人们追求美的表现,也是性格的镜子:慵懒的人衣着肮脏,随便的人不修边幅,庄重的人偏爱中山装......
更为有趣的是,穿着打扮还表明了一个人的思想政治态度。赵武灵王实行改革,改穿胡服,学习骑射,实质不是要改变人的思想吗?
打扮,不仅表现一个人的审美观,更是一个民族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风貌,传递着时代前进的足音。
1、解读结论:


发现美,感受美,肯定美

什么是美?美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也是一种具体的感受。有人讲,和谐就是美,和谐造就美。
这种和谐,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一体,物我两忘,这是一种美。这种和谐,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高山流水,渔歌互答,也是一种美。这种和谐,是人的外表与心灵的和谐:心口相对,表里如一,把酒临风,宠辱皆忘,更是一种美。人需要生活在一个美好的环境里。无论是杜牧描绘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繁华都市,还是陶渊明笔下的"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世外桃源,美好的自然环境,从来都是人们所向往的。
人需要生活在一个友爱的社会里。在交通通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孟子向往的"彼此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似的"小国寡民"生活,早已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因特网已经把偌大的世界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从未谋面的网友,一个不经意的网上邀请,就可以把一个女大学生,从千里之外的春城武汉召唤到白雪皑皑的沈阳。这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人们需要友谊,渴望沟通。
人更需要生活在一个真诚的世界里。以真实的自我坦荡面向社会,同时换取社会的真情回报。
我们的周围就有美:在我们北大附中的校园里,春天,迎春花、桃花、玉兰花竞相开放,色彩斑斓;夏天,白杨树用它那宽大的树叶挡住炎热的阳光;秋天,金黄的银杏树叶为我们铺设一条金色的大道;冬天,青翠的雪松上挂满了晶莹的雪花……
在我们北大附中的校园里,每天清晨,当同学们从四面八方涌进校园的时候,那整齐而又整洁的学生装,顿时给美丽的校园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谁说校服抹杀个性?在五光十色的人流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穿着整齐的学生,他们朝气蓬勃而又清纯亮丽……
在我们北大附中的校园里,有一位美丽的女孩,她就是我们班的莫萧燕。尽管她还在做着痛苦的化疗,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病痛的煎熬,但她总是诚挚地感谢身边每个人对她的一点一滴地帮助,她的脸上永远洋溢着灿烂的微笑……
这就是我们美丽的北大附中,这就是我们永远为它感到骄傲和自豪的北大附中。
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肯定美。我们同样要在自己的生活中创造美,享受美,弘扬美!
亲爱的同学们,请您扪心自问:
当你走在校园林荫道上的时候,当你用完早餐、午餐的时候,当你在教学楼里进进出出的时候,你可曾注意过环境卫生?
当你与同学们、亲友们、家长们相处的时候,你是否做到坦诚待人、友善待人?
当你自己单独相处、单独做事的时候,你是否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如果说,校园是社会中最纯洁、最美丽的风景线,我们就是这道风景线中最美的风景。无论是发现美、感受美、肯定美,还是创造美、享受美、弘扬美,所需并不多,只要我们拥有一双美丽的眼睛和一颗美好的心灵。让我们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和谐一致,共同创造美好的今天和明天吧!
2、解读结论:


气质美小议
佚名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打扮相当入时的人,往往使人感到并不美,甚至还使感到别扭;而另一些人打扮得并不入时,却让人感到很美。这是为什么呢?气质美!这正是前者所缺而后者特有的东西。
气质,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在人的行为和活动中的表现,是指人的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因此,气质常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一个有着内在美的人,一定在其气质上有所外露,表现为气质美。诸如,为人宽厚、心地善良的人,多有着诚恳、淳朴的气质;自强不息、不畏艰难的人,多有着刚毅、坚定的气质;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人,多有着深沉、进取的气质;心直口快、助人为乐的人,多有着纯真、热情的气质;谦虚谨慎、持重大度的人,多有着深情、幽默的气质……较完善的人,则表现着一种综合的气质,即种迥然不同的气质恰当地集一身,更有一种超俗的魅力和鲜明的时代精神。
气质最能反映人的心灵,同时也最能显示人的文明程度。有人把气质解释为风格、气度、风度。风格,是某一事物方要的思想特点和艺术特色;气度,是人的气魄和表现出来的度量;风度,指美好的举止姿态,如果一个人具备了这些优美的气质,那将是美不胜收了。
在美学理论中,不论哪一种流派,都强调美的魅力,人对美的感觉。在日常生活中,迅速唤起人们美感的往往是相貌美、形体美、装饰美、举止美,而能长久保持人们美感的则往往是综合表现人的外在美与内在美的气质美。人们总是喜欢追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而气质美又恰恰完全可以承当两者的综合效应。试看,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举止美、仪表美、文静美、含蓄美、幽默美、刚健美、,不都是气质美的种种表现吗!
契诃夫讲过一句名言:“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丽的:面貌、衣裳、心灵、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活动中,让我们注重自己的气质美吧!

3、 解读结论:


气势与古拙
李泽厚
人对世界的征服和琳琅满目的对象,表现在具体形象、图景和意境上,则是力量、运动和速度,它们构成汉代艺术的气势与古拙的基本美学风貌。
你看那弯弓射鸟的画像砖,你看那长袖善舞的陶俑,你看那奔驰的马,你看那说书的人,你看那刺秦王的图景,你看那车马战斗的情节,你看那卜千秋墓壁画中的人神动物的行进行列,……这里统统没有细节,没有修饰,没有个性表达,也没有主观抒情。相反,突出的是高度夸张的形体姿态,是手舞足蹈的大动作,是异常单纯简洁的整体形象。这是一种粗线条粗轮廓的图景形象,然而,整个汉代艺术生命也就在这里。就在这不事细节修饰的夸张姿态和大型动作中,就在这种粗轮廓的整体形象的飞扬流动中,表现出力量、运动以及由之而形成的“气势”的美。在汉代艺术中,运动、力量、“气势”就是它的本质。这种“气势”甚至经常表现为速度感。而所谓速度感,不正是以动荡而流逝的瞬间状态集中表现着运动加力量吗?你看那著名的“马踏飞燕”,不就是速度吗?激烈紧张的各种战斗,戏剧性的场面、故事,都是在一种快速运动和力量中得以展现出磅礴的“气势”。所以,在这里,动物具有更多的野性。它们狂奔乱跑,活泼跳跃,远不是那么安静驯良。当然,汉代艺术也有许许多多静止状态的形象,但特点在于,即使在静态里,也仍然使人可以感受到运动、力量的速度感。在这里,人物不是以其精神、心灵、个性或内在状态,而是以其事迹、行动、亦即其对世界的直接的外在关系(不管是历史情节或现实活动),来表现他的存在价值的。这不也是一种运动吗?正因为如此,行为、事迹、动态和戏剧性的情节才成为这里的主要题材和形象图景。一往无前不可阻挡的气势、运动和力量,构成了汉代艺术的美学风格。它与六朝以后的安详凝炼的静态姿式和内在精神,是何等鲜明的对照。
也正因为是靠行动、动作、情节而不是靠细微的精神面容、声音笑貌来表现对世界的征服,于是粗轮廓的写实,缺乏也不需要任何细部的忠实描绘,便构成汉代艺术的“古拙”外貌。汉代艺术形象看来是那样笨拙古老,姿态不符常情,长短不合比例,直线、棱角、方针又是那样突出、缺乏柔和……,但这一切都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增强了上述运动、力量、气势的美,“古拙”反而构成这种气势美的不可分割的必要因素。就是说,如果没有这种种“拙笨”,也就很难展示出那种种外在动作姿态的运动、力量、气势感了。过分弯的腰,过分长的袖,过分显示的动作姿态……,“笨拙”得不合现实比例,却非常合乎展示出运动、力量的夸张需要。包括直线直角也是如此,它们一点也不柔和,却恰恰增添了力量。“气势”与“古拙”在这里是浑然一体的。
如果拿汉代画像与唐宋画像石相比较,如果拿汉俑与唐俑相比较,如果拿汉代雕刻与唐代雕刻相比较,汉代艺术尽管由于处在草创阶段,显得幼稚、粗糙、简单和拙笨,但是上述那种运动、速度的韵律感,那种生动活跃的气势力量,就反而因之而愈暄其优越和高明。尽管唐俑也威武雄壮,也有动作姿态,却总缺少那种狂放的气势;尽管汉俑也有静立静坐形象,却仍然充满了雄浑厚重的冲涌力量。同样,唐的三彩马俑尽管何等鲜艳夺目,比起汉代古拙的马,那造型的气势、力量和运动感就相差很远。天龙山的唐雕尽管如何肌肉凸出相貌吓人,比起汉代笨拙的石雕,也仍然逊色。宋画像砖尽管如何细微工整,面容姣好,秀色纤纤,比起汉代来,那生命感和艺术价值距离很大。汉代艺术那种蓬勃旺盛的生命,那种整体性的力量和气势,是后代艺术所难以企及的。
形象如此,构图亦然。汉代艺术还不懂后代讲求的以虚当实、计白当黑之类的规律,它铺天盖地,满幅而来。画面塞得满满的,几乎不留空白。这也似乎“笨拙”。然而,它却给予人们以后代空灵精致的艺术所不能替代的丰满朴实的意境。它不更有点相似于今天的农民画吗?!相比于后代文人们喜爱的空灵的美,它更使人感到饱满和实在。与后代的巧、细、轻相比,它由于不以自身形象为自足目的,就反而显得开放而不封闭。它由于以简化的轮廓为形象,就使粗犷的气势不受束缚而更带有非写实的浪漫风味。但它又根本不同于后世文人浪漫艺术的“写意”。它是因为气势与古拙的结合,充满了整体性的运动、力量感而具有浪漫风貌的,并不同于后世艺术中个人情感的浪漫抒发。当时民间艺术与文人艺术未分开,从画像石到汉乐府,从壁画到工艺,从陶俑到隶书,汉代艺术呈现出来的更是整体性的民族精神。如果说,唐代艺术更多表现了中外艺术的交融,从而颇有“胡气”的话;那么,汉代艺术却更突出呈现着中华本土的音调传统:那由楚文化而来的天真狂放的浪漫主义,那人对世界满目琳浪的行动征服中的古拙气势的美。
4、解读结论:


美的本质
楚山冰壶

日本学者今道友信曾经从"義(义),善"的角度考察美的价值。在《论语》中有"告朔之讫羊"之说。"義"字是指一个人在祭祀中双肩扛着羊献给神。"善"是把羊放在盘上献上去。这就达到了义和善的境界。但如果不仅如此,而且献上的羊比其他人的更大,则就达到了"美",也就是说贡献更大,"美"更在义和善之上。后引申到人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勇于牺牲个人利益来保存社会利益,这就是美。所以说美比义和善在价值上来得更高了。
那么美到底是什么呢?学过美学的人都知道,在关于美的本质的问题上有过很多种看法,甚至是争论,概括起来不外乎以下四种:
1、主观论。主观论强调人的因素,认为美是观念,对客观事物来说,无所谓美丑,那都是人们的主观感受。这个观点很明显是混淆了美与美感的两种情况。
2、客观论自然说。客观论强调美的客观性,认为美在物自身,是典型的,美是可以脱离人而存在的,是一种自然性。但它混淆了现实美与艺术美的两种典型情况。
3、主客观统一论。这个理论是把上述两者加以综合,强调审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认为美是客观方面的物,可以与主观方面的意识相融合,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形象的特殊体。苏东坡有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可算作这种观点最好的证明了。但它混淆了物质美与艺术美这两种美的创造形态。
4、客观论社会说。这个观点与客观论自然说不同。它不认为美仅仅是自然性的,在更为本质的意义上,美是社会性的,是实践的产物。从它的观点上看,就知道美是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统一,在现实生活中对那些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和理想等用感观进行直接的感知而形成的具体的社会和自然的形象。但是客观论社会说还是没有摆脱一个弊病,它把自然美的本质和形式性加以了模糊,这是一个缺憾。
从上述观点来看,我们尚未找到一个关于""的很好的答案。现在所要做的就是在上述观点中找到一个切入点,把它们的不足加以克服,从美的实质着眼,探寻美的本质。进行对比以后,我们找到第四种观点--客观论社会说。
美首先是社会性的,是"人"的。动物没有美的体验,美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在人类出现之前,没有美。有人可能会高呼:"错!山不美吗?水不美吗?月亮不美吗?你有没有听过山青水秀这个词啊?"其实自然界的山山水水,太阳月亮等都只是美存在的基础,用黑格尔哲学术语来说,就是"自在的美",是潜在的,它具有成为"美"的特质,但还未成长为"自为的美",还未展现自身为现实。山之所以为青,水之所以为秀,那是因为人在欣赏这些景物的时候,是在欣赏它的形式、线条、节奏和和谐等等,这些美的价值是人的。
其次美必须是由人创造出来的。老虎跳出牢笼扑向山羊的一幕的美在哪里?在于虎在那动作中所展现出来的刚性的美,那么我们为什么会觉得它美?因为人类在与自然的抗争中需要力量和坚强,这就是人创造出的感性的美。当然这里已经涉及到一个人的审美观了。可能有些人会觉得虎扑食是残忍的,从而厌恶它,这和我们在这里所探讨的是另一个问题。但要注意的是:人创造出的一切并不都是美的,但美一定是人类创造出来的。
第三个要看到的是,美是与人的感觉器官分不开的。我先说一个故事:有两个画家在比试谁的画技高,甲画了一幅山水画,引得鸟儿都飞到画上,逼真的程度可想而知。乙呢?人们只看到面前是一块黑幕遮住的画,于是人们想:乙画家的画一定是在那块黑幕后面吧?人们就去揭幕。啊!怎么揭不动啊?原来乙画家画的根本就是一块黑幕啊!当然在这里我不是想说黑幕要比山水画好看,而是要说美的产生是一种感性的东西,是人可以直观加以把握的。山水画骗过了鸟儿,但黑幕画却骗过了人的眼睛啊!为什么我们觉得一篇文章很美?那个宋体字很美吗?好象隶书更好看。文章的美是因为那里有令我们感动的地方,令我们振奋的东西,令我们思想升华的智慧。所以美是感性的,直观的。
艺术的产生是在自然美的基础上加以升华,加工改造的产物,并且与人的审美情操密不可分。艺术美的产生取材于现实生活,在此基础上主要是人的精神创造的,具有高度精炼,高度典型、高度独立的特性。
至此,我们可以给"美"下一个定义:美是人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5、解读结论:


用精练的语言将下面各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与写作意图表述出来,再与同学交流,看看自己的概括是否正确,是否精练,是否完整,是否不可替换。
(如果有问题,一定要仔细修改,请珍惜提高自己阅读能力的好机会。)
(本部分训练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明确“阅读”文章的概念,知道怎样阅读一篇文章了。)
美丑析
苏 梁
爱美,是人的天性,是无可非议的。可是,什么是丑,什么是美?我们必须弄清楚。
有的青年朋友说:“你爱甜,我好酸;你爱菊,我好兰,情人眼里出西施,各爱其美,哪有什么统一的标准?”的确,生活是绚丽多彩、千变万化的,人们的爱好和对美的欣赏也是千差万别的,但是,这决不意味着多变的现象中,没有共同的本质和规律。当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观察我们的社会生活时,就可以发现美与丑是鲜明地对立着的。
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劳动、维护团结、忠诚坦荡、讲文明、讲礼貌……这些品质是美的;丧失民族气节、损人利己、好逸恶劳、勾心斗角、妒贤嫉能、野蛮粗鲁……这些行为是丑的。
总之,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符合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的思想和行为,才是美的。美总是和真善紧紧地连在一起的:真是善和美的基础,善是真和美的规范,美是真和善的结晶。而假的、恶的、毫无例外都是丑的,丑可以说是假和恶的混合。
俗话说:“人美不在貌,而在心。”如果一个人没有美好的心灵,我们常常会厌恶他那漂亮的外表。如电影《天云山传奇》里的冯晴岚,她戴着一副眼睛,衣着简朴,貌不出众,但是,观众却觉得她很美、很可爱。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她有一颗晶莹透亮、纯洁高尚的心。相反,《红楼梦》里的“冷美人”薛宝钗,尽管容颜美丽,又“随分从时”,但给人的感觉是冰冷中带着一点阴森。王熙凤尽管有“一双丹凤眼、两变柳叶吊梢眉,身材苗条,体态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但是她在人们心中始终是个“母夜叉”。
心灵美,是一种纯洁的美,它容不得半点虚假,掺不得一粒沙子,任何粉饰装潢都无法使丑恶的灵魂变美;任何歪曲、诽谤、诬陷也无法使美的灵魂变丑。
外表的美终归是暂时的,易逝的,花开能有几时红,西施也有鬓斑时。只有心灵美,才是一种永不凋谢的美,是一种深沉的美。它越是经受时间的考验,越是显出美的光泽。
爱因斯坦说过:“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是美、是善、是真。”让我们在五彩缤纷的生活中,去追求纯洁高尚的美吧!

6、请用精炼的语言概括文章主旨


美在何方
陈村
说起来十分奇怪,记忆中对美的觉悟居然是从书开始。
我生活在这个城市,美是需要有点劲才能看得出来的。城市给我的印象有些肮脏、杂乱、喧嚣、破旧。其间自然有许多美丽的事物,譬如一朵花,一片云。我的这个城市适宜拍照不是游览。每次从风景地归来,总是十分沮丧,往日在麻木中被瀑布森林大漠海洋洗去,活泼泼的感觉神经得疼痛。朋友教过我一个看画的方法:卷起一本杂志,像单筒望远镜,用一只眼睛来欣赏。这时,遮画框之外的纷乱,画居然明亮立体得多。城市之美也是这样得来的。
不过,我不能总是眯着一只眼走在街上。我的印象总是整体的印象。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我的审美意识是从这里开始的。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是那么纯粹,令人情不自禁。我不知也无须知道翠柳置身何地,无须知道这个千秋的沧桑与万里的景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词儿一蹦一跳的,读起来眼睛会一闪一闪。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这是气势。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是慷慨。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这是沉甸甸的忧伤。
人渐渐走入景中,将景淹去,留下一点气息。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有燕在双飞,人就立得更孤独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需要心情。凡俗的我虽然没有那种超然,却有对超然的向往。有位老先生近来发现陶渊明是个斜眼,因他东篱采菊却见了南山。我想这也是游戏之论吧。不仅南山,北山西山也是见得的连眼都不必斜,只消转转身体就得。我想我们是很容易被这样的诗句烦了的,因为我们既无菊可采,又无南山可见,所见这物多是人之眼,所以需要研究究竟是斜还是不斜。
从诗词出发,回到生活中,人的感觉有了两大系统:艺术与非艺术。艺术是我们逃遁现实压力的港湾。美在心目中被放大,直到淹了一天一地。美在心目中被抽象,以致不需特定的对象。
美常常是无名的。走在九寨沟,看近处的水,远方的山,拍拍大树,数一数牦牛,在珍珠滩洗洗双足。我无力指出一个具体的美,即便指出也是虚妄的。那是天人合一、地人合一的感受。所有的细节都淡化了,心中起伏着一种莫名的愉悦。景物不再是对象;于是人也就不再君临一切。在这美好的时间和美好的地点,一切都是和谐的。不需要刻意修饰,努力操作,苦思冥索。许多人支起照相机,许多人架起画板。然而全都徒劳,因为取舍也是多余的。我想,我们热爱的还是这样一种深入其中的境遇,热爱它的全体,否则,旅游如何能成为人类如火如荼的节目呢?这样的美比起“绿肥红瘦”式的吟咏更有生命力。
能在生活中常常看见美是一大幸事,如能看到他人未能体察的美尤为幸福。幸好在景观之外还有人情、力量、崇高,人的情感由此丰富起来。
7、请用精炼的语言概括文章主旨。


寻觅美的小路
孙玉石
孙玉石,1935年生,辽宁海城人,1955年毕业于鞍山市第一中学,同年考入北大中文系,1964年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曾任中文系主任。现为北大教授、博士生导师。

已经32个春秋了。我学于斯,长于斯,教于斯。每当走过这燕园的小路,都唤起我对那些以自己的心血来铸造我们灵魂美的一代师长的怀想和深思。他们的身影,他们的屐痕,常浮现在眼前。
我常与小路作默契的谈心。
北大方正室主任、部主任以上的骨干人员大多是北大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北京大学是方正用之不竭的人才库;近年来清华、北航、北京理工大学、北师大、华中理工大学等校的优秀毕业生逐步成为北大方正研究院的骨干。这里很少有门户之见,也没有什么嫡系和非嫡系之分,北大兼容的传统在方正内部得到了发扬光大。
我首先想起了你,诗人何其芳先生。想起你那永远是和蔼微笑的面孔。你好像生到这个世界上就带来一颗美丽的灵魂。你那么年青,就唱出了无数动人的歌。你以精致的彩笔画下自己美丽的梦,去温暖那些比你更寂寞的心。你同你的诗友,从黑暗的汉园街旁小路的徘徊,终于走到了阳光灿烂的燕园。虽然你已不再写那些优美的诗篇了,但却一直葆有你那耿直、天真而高尚的诗人的灵魂。
1955年秋,我考进北大之后,在朗润园通往哲学楼的小路上,在伫立着俄罗斯式路灯的未名湖畔,常常看到你那坚实而朴素的身影。一次,北大诗社请你在哲学楼作关于诗歌欣赏的报告,我早早就去占了座位,挤在人群中听你的讲学。讲的什么今天记不太清了,你在青年人面前展开的那颗追求美的心灵,你对爱好诗歌的青年那些创造艺术美的期待,我却铭记于心。我曾模仿你的《预言》,偷偷地写着那些自以为美的小"诗"。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你那坚贞的学术品格,你那对艺术美的执著追求,一直给我以楷模和光亮。
这又是谁的足迹呢?啊,是你,我所敬仰的一代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我常为没有能够直接聆听你的授课感到遗憾。十年动乱过去以后,你搬进燕南园的一座两层小楼里,孜孜不倦地进行着美学的著述和翻译的劳动。我常常看到,每天下午四点多钟,你步出那座小楼,从燕南园的坡路慢慢走下来,经过三院到一院门前的那条小路,穿过南北阁,一直到未名湖边,再走回来。年纪大了,腰有些弓着,每天都走在那条小路上。每逢遇见,我总是望着你远去的背影,望着印满你足迹的小路,想象着你伏案笔耕的情景。
一次,学友吴泰昌为你编一本美学论文集,要我帮着复印旧报刊上的几篇文章。当我把印好的东西送给你的时候,你大约生病刚好,说话有些吃力。这时你年已八十,还兴奋地告诉我自己正在进行一项巨大的美学翻译工程。这大约就是那本长达40多万字的维柯的《新科学》吧。你对我却说:"我做的只能是'拾穗'的工作了!"说着,又顺便拿起一本天津百花出版社刚出版的你的《美学拾穗集》,你用那颤抖的手,在扉页上写下了"玉石同志指正"几个字。至今,拿着这本不厚的小书总感到有种难以言说的重量。在那条小路上,后来再遇到你,我不愿打扰你紧张劳动之后宁静的散步,有时就点头一笑,相晤于心了。今天你已离我们而去,那条美的小路上再也看不到你的身影。但我每每走过,总感到似在寻觅你布满小路的足迹,甚至似乎还听到你那沉着艰难喘息的声音......
我真想提议,把你常常散步的这条小路命名为"美的小路"。
美的小路在燕园里何止一条!
我深深感谢那些在小路上寻觅美、播种美的人。我和我的同窗学友作为北大人是幸福的。因为,我们能够聆听更多老师铸造灵魂美的声音。有的人已经离去,留下他们的风范。有的还健在,至今给我以教诲。杨晦先生从古老的钟鼎文字里奇妙地想象出祖先的那些美的创造,吴组缃先生关于《红楼梦》和古典小说艺术美那些体味入微的讲义,林庚先生讲授唐诗时以诗人气质品评诗歌意境美那些令人陶醉的声音,王瑶先生以诙谐的语言和深警的思索在鲁迅和现代作家领域里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崭新天地......
燕园美的小路四通八达,纵横连绵。它从蔡元培先生的脚下,跨越一切丑恶与蒙昧,直通向今天,通向未来。总有一天,它会通向整个中华民族的灵魂。因为:一个具有美的灵魂的民族,绝不应该是物质上的富翁,精神上的乞丐。
8、请用精炼的语言概括文章主旨。


论美
培根(英)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同样,一个人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因为造物是吝啬的,它给了此就不再予彼。所以许多容貌俊秀的人却一无所为,他们过于追求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但这话也不全对,因为奥古斯都、菲尔帕斯、腓力普王、爱德华四世、阿尔西巴底斯、伊斯梅尔等,都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
仔细分析起来,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直观的。这是一种奇妙的美。曾经有两位画家——阿皮雷斯和丢勒滑稽地认为,可以按照几何比例,或者通过摄取不同人身上最美的特点,用画合成一张最完美的人像。其实,像这样画出来的美人,恐怕只有画家才会喜欢。美是不能制订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有许多脸型,就它的部分看并不美,但作为整体却非常动人。
有些老人显得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拉丁谚语说过:“晚秋的秋色是最美好的。”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
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最容易腐烂而难保持的。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9、请用精炼的语言概括文章主旨。


熟读下面各篇文章,按要求回答文后各题。要求:
1、 依据文章内容答题,答题应持之有据,言之有理。
2、 答案应是规范的表述:没有错别字,不是病句,语言准确精练。
3、 答案与题干应有严密的逻辑关系,力求是最佳答案: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这一答案应是不可替换的,你自己的任何第二种表述,都没有这一答案完美。
(本部分训练的目的是明确现代文阅读的基本考点和常见题型,了解现代文答题的基本要求。)
秋颂
罗兰
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明澈。
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神像秋。
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而更在那临风的飒爽。
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的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
最动人是秋林映着落日。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醉红所摄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曾有一位画家画过一幅霜染枫林的《秋院》。高高的枫树,静静掩住一园幽寂,树后重门深掩,看不尽的寂寥,好象我曾生活其中,品尝过秋之清寂。而我仍想悄悄步入画里,问讯那深掩的重门,看其中有多少灰尘,尘封着多少生活的足迹。
最耐寻味是秋日天宇的闲云。那么淡淡然、悠悠然,悄悄远离尘间,对俗世悲欢扰攘,不再有动于衷。
秋天的风不带一点修饰,是最纯净的风。那么爽利的轻轻掠过园林,对萧萧落叶不必有所眷顾——季节就是季节,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悲欢就是悲欢。无需参与,不必留连。
秋水和风一样的明澈。“点秋江,白鹭沙鸥”,就画出了这份明澈。没有什么可忧心、可紧张、可执著。“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秋就是如此的一尘不染。
“闲云野鹤”是秋的题目,只有秋日明净的天宇间,那一抹白云,当得起一个“闲”字。野鹤的美,澹如秋水,远如秋山,无法捉摸的那么一份飘潇,当得起一个“逸”字。“闲”与“逸”正是秋的本色。
也有某些人,具有这份秋之美。也必须是这样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美。这样的美来自内在,他拥有一切,却并不想任何。那是由极深的认知与感悟所形成的一种透彻与洒脱。
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也是澹泊的季节。它饱经了春之蓬勃与夏之繁盛,不再以受赞美、被宠爱为荣。它把一切的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澹澹的秋光之外,而只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秋。
10、 以云、秋风、秋水为例,说一说为什么“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明澈”?


11、 你认为秋的本色是什么?


12、 本文通过颂秋歌颂了什么样的人?

风度之美
风度是一个人的仪表、言语、表情和姿态的总和,是一个人性格气质的外在表现,是一个人全部人格修养的外部显现。对人的风度进行审美,这在古代就已经出现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许多关于女性风度美的描绘,“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西方,古希腊的许多艺术作品都展现了人物的风度美,有表现阳刚之美的《掷铁饼者》;有充满阴柔之美的《维纳斯》雕像。
人的风度有多种多样,异彩纷呈,综合中西方美的范畴,我们把风度美归纳为如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是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或称壮美或优美。
阳刚之美主要以力量或气势取胜,是男性美的典型形态,它表现为言行举止的刚健豪放,潇洒大方;阴柔之美主要以它的优雅、均衡、和谐取胜,它是女性风度的典型形态,表现出姿态的文静闲雅、温柔娇媚的特征。
随着社会生活的改变,人类文明的进步,男女在性格、风度上的差距有缩小的趋向,但男女风度差异不完全消除,两极对立和两极趋向将同时并存。
第二种是崇高之美与谐趣之美。崇高之美表现为举止严肃矜持,端庄持重,引起人敬畏景仰之情。《论语》描写孔子的风度形象是:“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难怪司马迁在拜谒孔庙时叹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正表达出这种既敬畏又神往的心情。
谐趣之美表现出举止的洒脱狂放,不拘小节。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描写了八个风流倜傥的人物,权引片段:“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完全是幅超凡、放荡不羁、天马行空、独来独往的姿态。
第三种是华贵之美与朴素之美。前者是一种雕金凿玉、璃金焕彩的美,后者是一种清新自然、朴素淡雅的美。在人的风度上,第一种更注重外部形象的修饰,讲究穿着整齐,言语的风雅,举止的洒脱;第二种更注意内在的涵养,穿着简朴,举止随便,追求行云流水般的自然风格。
人的风度与生活情趣和社会风气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风度之美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风度充分展示人的个性,个性越鲜明,风度越有特色。风度也有共性,因而才有多彩多姿的风度美。
其次,风度之美是稳定性与变异性的统一。以毛泽东的风度为例,综观他的一生都体现了一种阳刚之美和谐趣之美。通过他的诗句可以看出这一点。
第三,风度之美是内在美与外在美,自然美与社会美的统一。一个相貌堂堂的人,如果没有充实的心灵,也不能形成美好的风度;相反,一个有着健康、丰富心灵的人,即使外表平常,也会透出一种难以言说的魅力。拿破仑、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形象都不十分出众,但他们的风度都被世人所景仰。
总而言之,人的文明程度越高也就越能显示出美好的风度,并且人就越能欣赏这种风度之美。
13、 你是怎么理解文中最后一段话的?

音乐性的美
李泽厚
在中国所有艺术门类中,诗歌和书法最为源远流长,历时悠久。书法和诗歌同在唐代达到了无可比拟的高峰,既是这个时期最普及的艺术,又是这个时期最成熟的艺术。正如工艺和赋之于汉,雕塑、骈体之于六朝,绘画、词曲之于宋元,戏曲、小说之于明清一样。它们都分别是一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唐代书法与诗歌相辅而行,具有同一审美气质。其中与盛唐之音若合符契、共同体现出盛唐风貌的是草书,又特别是狂草。
与唐诗一样,唐代书法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初唐的书法,就极漂亮。由于皇室(如太宗)宫廷的大力提倡,其风度体貌如同上述从齐梁宫体摆脱出来的诗歌一样,以一种欣欣向荣的新姿态展现出来。唐太宗酷爱王羲之。王羲之的真实面目究竟如何,兰亭真伪应是怎样,仍然可以作进一步的探究。但兰亭在唐初如此名高和风行,像冯、虞、褚的众多摹本,像陆柬之的文赋效颦,似有更多理由把传世兰亭作为初唐美学风貌的造型代表,正如把刘(希夷)张(若虚)作为初唐诗的代表一样。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陆(柬之)和多种兰亭摹本,确是这一时期书法美的典型。那么轻盈华美、婀娜多姿,或娟弹春媚、云雾轻笼,或高谢风尘、精神洒落……,这不正是《春江花月夜》那种“当时年少春衫薄”式的风流、潇洒和婷婷玉立么?它们与刘、张、四杰的诗歌的气质风神恰好一致,鲜明地共同具有着那个时代的审美理想、趣味标准和艺术要求。
走向盛唐就不同了。孙过庭《书谱》中虽仍遵初唐传统,扬右军而抑大令,但他提出“质以代兴,妍因俗易”,“驰鹜沿革,物理常然”,以历史变化观点,强调“达其情性,形其哀乐”,“随其性欲,便以为姿”,明确把书法作为抒情达性的艺术手段,自觉强调书法作为表情艺术的特性,并将这一点提到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理论高度:“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这与诗中的陈子昂一样,是一个重要的突破。这就像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以巨大的历史责任感,召唤着盛唐诗歌的到来一样,孙过庭这一抒情哲理的提出,也预示着盛唐书法中浪漫主义高峰的到来。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草书和狂草,如同李白诗的无所拘束而皆中绳墨一样,它们流走快速,连字连笔,一派飞动,“迅疾骇人”,把悲欢情感极为痛快淋淳地倾注在笔墨之间。并非偶然,“诗仙”李白与“草圣”张旭齐名。韩愈说:“往时张旭善草书,不冶他伎。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聚,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岩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万物之变,可喜可愕,一表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送高闲上人序》)不只是张旭狂草,这是当时整个书法的时代风貌。《宣和书谱》便说贺知章“草隶佳处,机会与造化争衡,非人工可到。”一切都是浪漫的,创造的,天才的,一切再现都化为表现,一切模拟都变为抒情,一切自然、世事的物质存在都变而为动荡情感的发展行程……。然而,这不正是音乐么!是的,盛唐诗歌和书法的审美实质和艺术核心是一种音乐性的美。
盛唐本来就是一个音乐高潮。当时传入的各种异国曲调和乐器,如龟兹乐、天竺乐、西凉乐、高昌乐等等,融合传统的“雅乐”、“古乐”,出现了许多新创造。从宫廷到市井,从中原到边疆,从太宗的“秦王破阵”到玄宗的“霓裳羽衣”,从急骤强烈的跳动到徐歌曼舞的轻盈,正是那个时代的社会氛围和文化心理的写照。“自破阵舞以下,皆舞擂大鼓,杂以龟兹之乐,声震百里,动荡山岳。”“惟庆善乐独用西凉乐,最为闲雅”。或武或文,或豪壮或优雅,正如当时的边塞诗派和田园诗一样。这些音乐歌舞不再是礼仪性的典重主调,而是人世间的欢快心音。
正是这种音乐性的表现力量渗透了盛唐各艺术部类,成为它的美的魂灵,故统称之曰盛唐之音,宜矣。内容前面已说,就是形式,也由这个灵魂支配和决定。绝句和七古乐府所以在盛唐最称横唱,道理也在这里。它们是能入乐谱,为大家所传唱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诗与琵琶(音乐)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新声、音乐是它的形式,绝句、七古是它的内容;或者反过来说也行,绝句、七言是形式,音乐、抒情是它的内容。总之,它们是紧相联系在一起的。当时人说,“官掖所传,梨园子弟所歌,旗亭所唱,边将所进,率当时名士所为绝句”。王江宁三人旗亭唱诗的传说等等,无不清楚地证实着这一点。后人说,“三百篇亡,而后有骚、赋,骚、赋难入乐,而后有古乐府,古乐府不入俗,而后以唐绝句为乐府”(王世贞:《曲藻》)。五古从汉魏起,到唐代实已基本做完;五律则自初唐沈(栓期)、宋(之问)搞定形化以来,成为终唐之世的考试体裁、正统格式;七律要到杜甫才真正成熟,宋以后才大流行,所有这些形式都基本是文学的,而不是音乐的。只有“入俗”的绝名和尚未定形的七言(即其中夹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等等)才是当时在整个社会中最为流行而可歌可唱的主要艺术形式,它也是盛唐之音的主要文学形式。
如同音乐与诗的关系,舞蹈之于书亦然。观舞姿而进书法,也是一再流传的著名故事:“张颠见公孙大娘舞剑,从而笔势益振”。当时舞蹈特征是什么呢?与音乐一样,它主要也是来自异域少数民族的急烈跳动的胡旋舞(“胡腾”),即所谓“纵横跳动”“旋转如风”。从而,那如走龙蛇、刚圆遒劲具有弹性活力的笔墨线条,那奇险万状、绎智遗形、连绵不断、忽轻忽重的结体、布局,那倏忽之间变化无常、急风骤雨不可遏制的情态气势,盛唐的草书不正是这纸上的强烈舞蹈么?绝句、草书、音乐、舞蹈,这些表现艺术合为一体,构成当时诗书王国的美冠冕,它把中国传统重旋重律重感情的“线的艺术”,推上又一个崭新的阶段,反映了世俗知识分子上升阶段的时代精神。而所谓盛唐之音,非他,即此之谓也。

14、 为什么说唐代的书法具有音乐性的美?


15、 读完文章后请用精练的语言阐述什么叫“盛唐之音”。

美好的声誉
一天下午,本吉和我一起在院子里工作,这正是大学的暑假期间,是我儿子前途未卜的时期。我真想向他说点什么。
休息时,本吉环视着我那15英亩的土地,有溪流,有树林,还有如碧波起伏的青草地。“这地方真美。”他说,显出沉思和迷恋。
于是我就将这片土地的来历告诉了本吉。
我们的第一个孩子苏珊娜出生后不久,格珞丽亚和我在我长大的那个镇上教书。我们很需要一块土地来建造房子。我注意到镇南面农民放牧牛群的那片土地,那是92岁的退休银行家尤尔先生的土地。他有许多土地,但一块也不卖。他总是说:“我已对农夫们许诺,让他们在这块土地上放牧牛群。
尽管如此,格珞丽亚和我还是到银行拜访了他。他依旧在银行里消磨他退休的岁月。我们走过一扇森严可畏的桃花芯木制的门,进入一间光线暗淡的办公室。尤尔先生坐在一张办公桌后面,看着《华尔街日报》。他几乎没有挪动一下,只从他那副眼镜上方看着我们。“不卖,”当我告诉他我们对这块土地感兴趣时他自豪地说,“我已经将这块土地许诺给一个农民放牧了。”
“我知道,”我有点紧张不安地回答,“但是我们在这里教书,也许你会卖给打算在这里定居的人。”他噘起嘴,瞪着眼看着我们,“你说你叫什么名字?”
“盖瑟。比尔.盖瑟。”
“哦!和格罗弗.盖瑟有什么亲戚关系吗?”
“是的,先生,他是我的爷爷。”
尤尔先生放下报纸,摘下眼镜,然后他指着两把椅子。于是我们就坐下来。
“格罗弗.盖瑟是我农场里曾经有过的最好的工人。”他说,“他到得早,走得晚,他把所有要干的事都干了,用不着吩咐。”老人探身向前。“如果有拖拉机要修理,让它搁着,他觉得不好受。”尤尔先生眯缝着眼,眼神中流露出遥远隐约的记忆。“你说你要什么,盖瑟?”
我又将买地的意思说了一遍。
“让我想一想,你们过两天再来。”
一周后我又到他的办公室。尤尔先生说,他已经考虑过了。我屏住气息。“3800美元怎么样?”他问。以每亩3800美元计,那我要付出约6万美元,这不明摆着是拒绝吗?“3800美元?”我喉咙里仿佛梗塞着什么。“不错,15英亩卖3800美元。”我无限感激地接受了。
将近30年后,我和本吉漫步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本吉,”我说,“这全都因为一个你从未见到过的人的美好的声誉。”
在爷爷的丧礼中,许多人对我说,爷爷宽容、慈祥、诚实和正直。这使我记起了一首诗:“我们要选择的,是美好的声誉,而不是财富;是爱的恩泽,而不是金银宝贝。”美好的声誉就是爷爷盖瑟留给我们的遗产,我希望本吉将来在这片温柔的土地上散步时,也将这个故事告诉他的儿子。
16、 购买这片土地的事我们可以看出尤尔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

17、 为儿子讲这个故事的本意是什么?从故事中我们可以悟到一个什么道理?


【初二第1期反馈】
主题:规则

《聪明的规则》
1.解读
A 社会上无处不存在规则,但规则也有好坏之分,好的规则可以维护秩序,提高工作效率,稍次的规则只能维护秩序,再次就连秩序也无法维护。一个聪明的规则是能“公平地制约”,并且有一定的强制性,其实规则的目的也是让人们自觉遵守,一条规则如果要让人自觉遵守就要公平,失去公平的规则是无用的,因此公平是规则的生命,自觉遵守是规则的目的。
评:这个解读结论深入文章,理解分析全面、正确,表述也比较准确。
B 草坪上的警示牌之所以不起作用,是因为当人们违反规则时,他们不会受到惩罚,此乃这个规则的最大败笔。相反,分粥的方案五,就是一个令人拍案叫绝的经典规则,因为它能够在规则制定者和被制约者之间架起一座天平,谁都希望天平永远不要倾斜,所以他们互相制约,自然就公平了。
评:这一解读表明读者准确领会了文中两则小故事的内容,但缺少综合性的结论,未能明确两个故事所要表明的共同观点——什么样的规则才是“聪明”的。也就是说没有真正从整体上把握这篇文章。
C 社会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规则。
评:这个答案是读完之后读者的感想。虽然文章中也表明了这样的观点,但文章重点不是阐述社会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规则这一问题,而是谈什么样的规则才是行之有效(聪明)的。
D ①自私是人性根本的弱点 ②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
评:这两个解读均属于断章取义,仅从文章的只言片语中得出结论,与文章主要观点毫无关联,所以即使这样的结论是读者读完文章后的真实理解,即使从文章的一些语句中的确可以让人得出这样的理解,但没有了对文章总体上的把握的阅读是缺乏效果的。

《对号入座》 《美国人的规则意识》
2.解读
A 每个人都有规则意识,但如果周围环境是不需要规则的,那么人们的规则意识就被淡化了,直至消失。《对号入座》中,两位美国姑娘在了解了情况后,不就随便找了位子坐下了吗?《美国人的规则意识》也深刻地说明了在好的环境中,原本再浅的规则意识也会渐渐深刻。规则的遵守需要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规则要深深地刻在人们心里。
评:这一结论扣住文章中心意思,理解全面深刻,而且显示出读者自己的思考。
B 遵守规则是一种意识,这种意识是需要在一种良好的氛围里培养出来的,就拿《对号入座》这篇文章来说,如果每个人都遵守乘客应对号入座的规则,那么就不会有人乱坐,即使有少数人不遵守,在别人的谴责下也会不好意思的。像这篇文章中的那个人,明知道规则还不遵守,会引起外国友人对中国人的不良看法,规则是应该从我做起,从人人做起的,美国人的规则意识使中国人受到熏陶,也增强意识,而且美国人从小就培养小孩子的规则意识,使美国一代又一代的人都自觉遵守规则。
评:这个解读虽然体现出读者一定程度的思考能力,但解读有偏离文章本身胡乱发挥的倾向。
C 文章表现了规则意识在中国发展得还远远不够,也说明中国人的素质太低,通常使外国人感到莫名其妙,使中国的人形象在外国人眼中大打折扣。
评:这一答案主要谈到中国人在外国人心目中的形象问题,显然偏离了文章中心意思。
D 而美国人有礼貌、有责任心、有环保意识,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评:这一结论片面而肤浅,完全没有深入文章。

《瑞士人的规则》 《感受瑞士人的规则教育》
3.解读
A瑞士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讲规矩的国家,因为在他们的国家里,人人都注重规则,哪怕是一丁点儿的事,这样就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才使得我们看瑞士的每一件事物都会由不理解到赏心悦目,才能使瑞士的人们过得安居乐业。规则,虽然约束着我们,但它也有利于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可见,规则也促进着国家的发展,国民素质的提高,只有遵守规则,约束自己,才会有好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这个过程是先苦后甜的。
评:这一结论不但显示出读者对两篇文章内容的把握准确而全面,而且能抓住两篇文章的关联来作解读。概括也有一定的深度。
B 瑞士人的习惯很好,环保意识很强,人人遵守规则,在这样一个刻板的国家,生活却是多么的美好,舒适和自由啊!
评:这一解读表明读者对文章理解较准确,但不够全面,不深入,只浮于文章表面。
C 瑞士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那里的人们不会因太多规则而感到厌烦,而觉得它可以给自己带来方便。
评:有自己的理解,但非常片面,思路狭窄,表述也不够准确。
D ①工作中不仅要死守规则,在生活小节上也要严谨地死守规则。②瑞士人的规则是一丝不苟、古板、刻薄。
评:没有从整体上理解文章,得出的结论与文章的本意相悖。


《冲水厕所和“规则意识”》
4.【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①分析我国国民规则意识差的原因在于法制建设弱,导致规则失去公平。
②国人规则意识淡薄的原因,以及作者对中国在制定规则上的种种不良现象的看法。
错误答案:
①一些我国的专家人士正在担心国民的规则意识,也写出了对“规则”的理解
评:这篇文章谈的是中国人规则意识差的原因,而不是对规则的理解。
②通过说外国小朋友冲厕所的事情来说明我国与外国之间的差距。
评:只就文章中的一个小事例来谈,只触及表面,没有深入到规则的层面。
【写作意图】
正确答案:
①呼吁加强法制建设,废除一些不合理的规则,创造一个有着良好规则约束的环境。
②作者写本文的意图有二:一是国民的规则意识应该增强去适应世界;二是指出国家所制定的法律有不合理的地方,应该多改进,既要对国家有益,又要对人民有益。
③提出国内规则制定中的不良现象,呼吁政府取消不合理的规则,使人们不至于被逼上绝路。告诉人们规则是起保护和促进作用的,而不是向人们抽血的工具。
错误答案:
①只有了解规则,才会把它做得很好。
评:这一结论与文章中心意思无关,而且答案本身逻辑上有问题。
②让别人知道,我国比不上别国的根本原因。
评:文章并未表明规则是“我国比不上别国的原因”,充其量也只是“比不上别国”的表现,答案的表述也存在问题。

《规则与道德》
5.【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①论述了道德与规则对于社会的重大作用和两者的关系,指出它们是相辅相承的,在理想的社会,两者应该是并存的,从而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
②规则与道德互相补充,理想的社会应是规则与道德并存。
错误答案:
①解说了规则和道德的意义
评:该答案未抓住文章内容的关键,而且“意义”一词表意模糊(或许“作用”是其想表达的意思)
②规则中间的漏洞由道德来补充,而道德的底线又是由规则画出来的。
评:这个答案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但仅从规则与道德的关系上归纳,不全面。
③规则并不是七大章、八大条的白纸黑字的条文,只是每个人心中的素质。
评:这句话只表明了与规则相关的人的“素质”问题,未涉及到“道德”这一文章阐述的关键之一,因而是不全面的,更谈不上深入。
【写作意图】
正确答案:
①告诉人们遵守规则的基础是道德,而道德也离不开规则,只有以道德为思想基础,遵照规则行事,我们才能够完美,社会才能充满希望。
②希望人们在加强自身修养的同时,遵守规则,以利个人与社会。
错误答案:
①告诉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及规则之外的“规则”,从中培养出道德
评:此答案并未读懂作者写作目的,片面地认为鼓励人们“培养道德”是文章意图。
②说明规则与道德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并且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且用“规则”维护秩序的人,同样也指明了我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的伟大的治国方略。
评:此答案混淆了文章内容与写作意图的区别,对文章虽有概括,却没找出文章因何而作的关键。
③告诉人们,真正的规则是在每个人心中所拟定的。
评:此答案毫不涉及“道德”,更与文章意图无关。

《无规则欲念与有规则道德》
6.【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①欲念没有了规则的束缚便会引发人类的暴行。我们可以用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规则来束缚由邪念产生的行为。
②世界不能没有规则,它可以很好地抵御无规则的欲念,与道德相辅相成。
错误答案:
①道德是规则的基础构建,但违背道德却不一定违背规则,只是违背了社会法则。
评:答案并未从全文着眼,只从文章中第四段得出一个结论,显然是不全面的。
②无规则欲念与有规则道德之间的关系。
评:这篇文章的核心内容显然不是谈的“欲念”与“道德”的关系。
③在没有道德与社会规则的制约时,人们便会露出自己邪恶的一面。
评:这个结论是文章内容的一部分,但对“欲念”、“规则”、“道德”三者关系未深入理解。
【写作意图】
正确答案:
①每个人都必须控制欲念产生的邪恶行为,遵守规则。
②要控制欲念就必然遵守规则。
错误答案:
① 让人们明白违背道德、不遵守规则的下场。
评:作者写作的意图绝不会是让人们明白自己某种行为的下场。
②为了让人们认识到不要误入歧途,要做有道德和遵守规则的人。
评:这篇文章最终谈的是“规则”问题,而不是道德问题。也不是让人们认识到两者的重要性。
③告诉人们人生就像一场球赛,要遵守各种各样的规则才有意义,不能违背道德,脱离自己的本位。
评:到底是谈规则还是道德?这个答案还是没理清楚。


《精神领袖与社会体制》
7.正确答案:规则要靠完善而有效率有秩序的规则来维持。
错误答案:
①要靠良心、信仰来维持。
②我们要把自己融合在规则当中,自觉遵守和维持规则。
③规则需要所有参与者共同尊重维持,要靠人们对规则所包含的精神的尊重来维持。
④规则需要全民自觉遵守来维持,但人民的自觉性还是要靠精神领袖的影响,要经过我们长时间的努力才能成功。
⑤靠我们长期的奋斗才能成功
⑥要靠身上高贵的品质和社会的体制
⑦靠人类的自觉性
⑧靠公平公正
⑨作者认为规则需要真正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领导者和精神领袖的精神来维持。
8.正确答案:呼吁建立一个完善而有效率的规则,并为之长期奋斗努力。
错误答案:
①让我们共同维护及遵守规则
②告诉我们企图由一两个人来维持规则是不能持久的。
③告诉我们人类的秩序是靠规则维护的,而规则的维护靠的是全民的自觉性。
④告诉我们要用规则来维护自身利益。
⑤告诉我们规则是一种精神的积累、完善和升华,需要用时间、历史来考验。
⑥告诉我们就有强烈的规则意识,不要因为自己的一点点利益而破坏规则
⑦告诉人们一定要遵守规则
⑧告诉我们规则的违反往往是因为个人的利益。
⑨告诉我们规则需要靠道德来维持,没有道德便没有规则。

《游戏规则》
9.正确答案:①相同点:都展示出喷薄的原始力量。根本区别:“今天意义上的足球”不再血腥、不再野蛮,有着不断完善的游戏规则。
②相同点:都是一项考验体力、耐力、爆发力的运动,展示的是人类进化不应失去但面临着丧失的原始力量。根本区别:有着不断完善的游戏规则。
错误答案:
①相同点:足球是一种狂欢的运动。
② 相同点:都用脚踢来狂欢
10.正确答案:因为规则遵循公正的原则。
错误答案:
①道德和修养使规则超越了力量和技术
②规则的制定遵循的不是经济实力、国家地位,它是公正的,超越了力量和技术。
③ 保护了球员,使其技巧得以施展。
④ 因为规则保障了超越力量的艺术,衍生了道德和修养,规则完善了足球的灵魂。
11.正确答案:人人必须遵守规则(人人都必须具有规则意识)
错误答案:
①规则的制定遵循的不是经济实力、国家地位、而是公正。
②每个人不要因为追求绝对的自由而违反规则。
③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遵守规则。
④规则带动了人类的进步。
⑤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走出“规则”》
12.正确答案:①指的是人类力图完美而自创的与自然规则相背的一些自私和狭隘的“规则”。②指的是人类自创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规则,这自创的规则逐渐沦为唯心和扭曲,致使很多人迷失了本性。
错误答案:
①走入大自然的怀抱,理一理生活的得失,反醒一下自己的自私与狭隘,和谐而美好地谱写真实的文明满载的生活。
②指的是刻板、生硬的生活,原本因力图完美而导致丧失本色的人类,再也无法感知自然的清纯与生活的细腻甜美。
③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规则,在大自然中找回自我。
④使人们受到拘束,违反自然的法则。
⑤使人们迷失本性的规则
⑥生活中的琐事
⑦呆板、老套的生活方式
13.正确答案:
① 赞同。因为文中的“规则”指的是自私的规则,而走出这样的规则会别有一番韵味。
②赞同。“规则”在这儿是指自私与狭隘,如果每个人都心胸宽广,不斤斤计较,自然“规则”也就不存在了。
③赞同。走出“规则”,可以使自己心情轻松,反省自己的得失。
④赞同。因为什么事都要相对而言,规则是人定的,人也不可能一辈子被“规则”所困,也要有自由。
⑤赞同。因为走出“规则”,仍可由自然规则来约束
⑥赞同。因为到了一个与世无争的地方,人类就会改掉自私和狭隘,恢复纯真的本性。
⑦不赞同。因为我认为作者没有注意到自然规则中同样也有阴暗、扭曲的一面,毕竟作者没有置身于那个世界,体会那个世界,只要有生物的地方就会有贪婪、名利之争,而且人类有自己的规则,这也只是自然界规则中的一种。
⑧不赞同。因为无论在哪里,我们都不能随心所欲,我们也会受到拘束,所以我们走不出“规则”,有“自由”的地方必定有规则,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
⑨不赞同。因为如果每个人都逃避现实,社会将无法发展进步。

《泥水里的笑容》
14.正确答案:因为让农民穷的政治规则变了,所以他们能打破祖祖辈辈固守土地的传统“规则”,所以就有了更多的富裕的可能。
错误答案:
①因为作者看到农民们的精神本质的变化。
②因为作者看见农民心灵美好的一面。
③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农民的收入也一年比一年高,还会得到政府的资助。
④他们有无比灿烂的笑容,而且肯吃苦、勤劳,遵规守纪。
15.正确答案:①进城农民冲破了传统的“规则”,他们有了富裕的希望,所以有了“笑容”。②“笑容”是冲破了“规则”后的“笑容”。
错误答案:
①笑容代表他们对自己有信心,足以成功
②他们进城后,以自己的勤劳,用笑容来表达,意识到自己在进步。
③他们不再封建,已接受了外界的规则。
④笑容代表农民对工作的热爱与支持。
⑤走出了“农民规则”,来到了另一个社会。
⑥农民的“笑容”是对自己离开那个地方而高兴,“规则”是离开了那些终日守规的日子。
⑦“笑容”中包含着羞涩,规则使它们抬不起头来。

【作文反馈】
和尚与规则
从小就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只是从小就不知道这个故事到底说了些什么。现在倒觉得它最先使我接触到了规则。
故事里原来有一个和尚,一个人住一个寺庙。吃水、用水都是他自己下山挑水。后来来了一个和尚,俩和尚就水的问题展开了争执。原因是谁也不愿下山挑水,只好俩人一起去。水的问题算是效率不高地解决了。后来这第三个和尚也来了,他一来就大吃大喝,吃饱喝足后也不愿下山。三个和尚喝光了寺庙里所有配用的水,却都坚持不下山。这天夜里寺庙的蜡烛引发了大火,只因远水就不了近火,寺庙被烧毁了。
只有一个和尚时,生存的规则迫使他不得不下山。而当和尚多了的时候,生存的规则失效了,和尚们开始习惯于依赖他人。这时他们如果能及时寻找到一个既能约束别人又能约束自己的规则,或许悲剧就可以避免。在看破世间红尘的寺庙中都是如此,更何况我们这个多彩的社会呢?
规则的确是应无处不在,而且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它,不然,“无水”的局面就会屡屡出现。遵守一个好的规则是能从中获益的。也许一开始这种利益不太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利益就会慢慢显现出来了。当寺庙起火时,由于平常没有备水,三个和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寺庙一点一点化为灰烬。试问,如果平常就备有水,那么遇到此类情况,这种利益不就毕露无疑了吗?
社会需要秩序和协作,而秩序就需要规则维护,协作也需要规则的保障。规则就是让人们不得不遵守的纪律,只有人人都自觉遵守规则,才能使社会更为完善,否则,我们只会被世界所遗弃,遭遇和三个和尚一样的命运。
点评:此文从三个和尚的故事谈起,阐述了规则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条理清晰,分析透彻,对“规则”这个话题有自己的思考与见解。文章语言流畅凝练而不乏生动。

新概念 新规则
“新概念作文”大概是当代中学生闲暇时间最cool最炫的话题了吧!它提倡“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培养创造性、发展性思维,让学生真实、真切、真诚、真挚地关注、感受、体察生活,它反对套话,反对千人一面、众口一词,这与当代中学生的做人追求不谋而合、血肉相连!
“新概念作文”不同于那些按评分标准评出来的“新八股”,为了能统一评分而导致作文思维定势,内容、主题如出一辙。它的命题也不同于一般的命题,那“一件难忘的事”从小学三年级写到初中三年级,实在是叫人终身难忘!
“新概念作文”打垮了一副副古老的枷锁,挣脱了一条条应试的铁链,给被冰封的情感之湖送来暖人的春风,使其波光粼粼,一碧万顷,还语文以人性之美、生活之趣。
详言之:烦琐、沉闷、古老的规则窒息遏制了我们综合能力的提高,使语文成了纯技术性的机械训练,使正处于豆蔻年华的我们缺乏文思,这实属我们的悲哀与不幸。
虽然,“新概念作文”打破规则,捎给了我们一屡希望的曙光,带给了我们一处展示自我个性语言和飞扬青春的空间。但是,也许规则的打破不一定就是好的,古诗,不正是“戴着镣铐跳舞”的产物吗?但,我以为,“美人迟暮”与它无缘;也许,我们还需继续这旧的规则,切不可有狐狸吃不着葡萄时的“豪言”。
总而言之,我认为语文作文的规则,终会因“新概念作文”的出现与成功而改变。
点评:此文名为“新概念 新规则”,实际上并没有围绕“规则”这个话题作文,而是就“新概念作文”进行了一些阐释,可视为离题.

相同规则下的人
“请从前门上车,后门下车......”这句话我经常在公车上听到。这是一项规则。可是每个人都遵守了吗?
六年级的一次长假,爸爸带我去了一趟厦门。回来后,留给我印象最深的,除了那儿的海鲜就是那群规则意识极强的人们。那时我们同去的人是分开住的。我们住到了一个厦门人的家里。每天我们都要坐车去各地观光。女主人告诉我们坐几号车。每次到了一个站,前门是没有人下的,而后门也是没有人上的。有一次车快离开站点了。这时赶来了一个和我差不多的女孩和一位女士,也许是母女。她们只要快一点就可以从后门上车了。可最终没有。因为“跑”慢了——实际上她们跑过了后门。这对我有很大的触动。
我想那母女只怨自己跑慢了吧!这样的事,说实话我在武汉很少看到——或许根本就没有。
现在我每天早上都要坐公车上学,每天这一站都有很多人下车。因为我要刷卡,所以必须从前门上。每次看到车来,我都不用太慌张。因为我上车之前一定有十几个中学生排成大队——从前门下来,而后门往往才一两个人。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我们不能遵守“前门上车,后门下车”的规则呢?难道我们是不会吗?
答案是,我们做得到,只是缺乏非要这么做的那股劲,就是缺乏“规则意识”。这便是在武汉公车上总听到这规则的原因。也许有人会说:“不就是下车吗?哪下不一样啊?站在前面还要走到后面去下车,不麻烦吗?”是的,麻烦是有的,殊不知,你避免了麻烦,却给更多的人造成了麻烦。我们怕的不是多走或少走这几步,而是怕思想上的懒惰,怕的是没有规则意识之后的更大的麻烦。
多走几步没什么大不了的,可不走这几步和走却有根本的区别。谁不愿意做守规则的人呢?既然如此,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当然也包括我们自己的利益,我们还是应该多一点规则意识。

点评:此文通过对比厦门人和武汉人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指出武汉人规则意识的淡薄,分析了规则意识淡薄的原因及危害,呼吁人们应多一些规则意识。文章切入点较小,但思路比较清晰,对生活有自己的体会和思考。文章语言流畅,表述准确简洁。

少年创作与古文复读
近代中国教育方式被抨击是在“海归派”流行之后才开始的。而这真正引起人们注意是在《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上市发行之后。通过这本书,因循守旧、一味封闭的中国教育终于清醒了。准确的说,应该是多年来,默默遵循中国教育规则的莘莘学子被惊醒了。
他们没有想到,在地球另一面的同龄人学习得那样轻松容易!
他们没有想到,在地球另一面的同龄人取得的成绩还与他们不相上下!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一直认为正确的游戏规则,被地球另一面的人看作不可思议!
于是,一个高中生谈着“全才”与“人才”的区别走出了上海市松江二中,一个八岁的小孩捧着一本《豆蔻流浪记》走出了朴素的乡村家庭。更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满怀对教育规则的不满,正在或正要走出多年坚持的勤奋学习的生活。他们渴望摆脱原来的教育制度,打破现在的学习规则,甚至推翻中国多年的教育方式。
与此同时,在湖北和四川等地的学校正如火如荼的开展古文复读活动。他们把老祖宗传下来的四书五经从箱子的角落里翻出来,重新诵读。他们也充满渴望,渴望自己能张口儒家经典,闭口孙武谋略。他们渴望从圣人经典里发掘出中国教育规则的新出路。
无论是少年创作还是古文复读,表面上似乎是对立的,但实际上都是不屈于中国教育规则的现状,试图影响它并且改变它的行动。社会上开始激烈的争论,还夹杂着一声声叹息——其中有我的。
远在北宋时,王安石就写有《伤仲永》,试想倘若少年创作导致我们像方仲永一样“不使学”会成为什么样?还有,我们的先辈好不容易脱离了摇头晃脑、死记硬背的苦海,我们还要重蹈覆辙吗?其实,中国的教育规则也得到了很多西方人的承认和支持,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勤奋精神造就了这些规则。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华人纵横天下。其实,这样想来少年创作与古文复读也算是勤奋华人的创新,它们毕竟给规则带来了影响,而这样的影响也是对规则的一种完善。只有提出异议,才能使规则日趋明智、日趋完美。
评点:小作者对旧有的教育规则进行了思考,呼吁更多诸如“少年创作”、“古文复读”之类的教育创新出现。致使旧有的规则日趋明智和完美。知识面广,语言洗炼。

心灵规则
规则是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中的;在完善规则约下的社会也是在不断进步和文明的。但有些规则不是因为我们规则意识强才去遵守,而是在某种特定环境下,有人监督或惩罚时不得才去遵守规则。例如:在过马路或驾车,有交警出现时,谁敢闯红灯?考试有老师监考时,谁敢舞弊?乘车有售票员检票时,谁想逃票?……但在没有这种种监督、检查的情况下,当你赶时间,没零钱时,谁敢保证自己一定不会闯红灯,一定不会逃票?一旦闯了,逃了,所违反的已不再是社会的规则,受到的不是警告,罚款,拘留,而是每个人内心的心灵规则,受到的是自己良心的惩罚与拷问。
"心灵规则"是我们每个人做事的"刻度尺",它规定了我们做事的"量程(即范围)"。我们常说人要守信用,讲原则。实际上也就是要严格地遵守"心灵规则",正确使用“刻度尺"。
当某位同学向我借作业 抄袭时,我会断然拒绝;当有人在我面前抄别人作业 时,我也会加以阻止。我自认为我是一个正直且有原则的人,对于"心灵规则"我也一向自觉遵守。但当我排队买牛肉粉时,某位同学想"变相插队",要我替他多买一碗粉,我会一口答应。十分爽快。但此时,在我接受别人钱票的那一刹那,我已违反了“心灵规则",扰乱了社会秩序。同样是两件需要原则的事,我的态度与做法却截然不同。前者,借作业 给别人抄袭是一件显而易见违反“规则"的事。但变相插队买饭这类事已是习以为常,司空见惯,既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来纠正管理,也没有谁来教育批评。这时“心灵规则"便担当起了"管理者"的角色来维持社会秩序。
可以这么说:每个人只有先遵守自己心中的"心灵规则",才能遵守社会原则。
点评:本文作者善于联系现实,联系生活,联系自我,展开了对"规则"的思考和讨论,并很有见地地提出了"心灵规则"这一概念。全文充满理性的分析和反思。

不可违背的规则
近两年来,我们看到了可怕的消失,两千多年前活跃在地球上的110中哺乳动物,,139种鸟类,今天已经消失,而其中三分之一是近50年灭绝的,。科学家估计,目前全世界濒临灭绝的哺乳动物有406种,鸟类503种,爬行动物209种,鱼类242种,其他低等动物不计其数。到本世纪末,全球现有生物的五分之一将可能永远告别这个世界。
事实向我们敲响了警钟:人类违背了大自然的规则,一味想征服,然而,这就是回报!
“林花扫更落,径草还更生”,这便是大自然的规则,是人力难于改变的,人们需要的是服从和维护。
不依规矩,难成方圆。自古皆有教训。妇孺皆知的故事“拔苗助长”不正是展示了一个因为违背了植物生长规律而落得秧苗尽死的活生生的例子吗?而现代社会里,人类为了挖掘社会财富,对自然造成的严重破坏,更是受到自然地狠狠一击,目前,长江的泥沙含量已接近黄河。每当暴雨降临,长江上游及干流常有泥石流、山体滑坡现象发生,给人们造成了巨大危害,原因是什么呢?是长江上游森林无休止的砍伐。如此下去,只怕终有一天会悔恨已晚呢?
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谓之“规律”,他决定事物的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不可抗拒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人类可以通过实践认识它,掌握它,利用它,来为自身服务。
宋国有个姓国的富人,他的生财之道就是善“偷”:“偷”天时和地利。他说,天有四时节令,地有丰富资源,春播秋收,不能种庄稼的地方就养鸡放羊,河流池塘就可以养鱼捕虾,利用自然的条件,顺应自然的规律去探索,这就是致富之因啊!遵守规则,循序渐进,胜利者就是你。
只有征服大自然,才能战胜大自然!
评点:本文语言表达清晰流畅,作者的语言功底不错,由“规则”联想到自然界的法则,表明了作者思维敏达,思想深刻,联想丰富,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道德与规则
管理这个社会,不能象奴隶制度的包办终身,也不能象封建制度的一人独揽天下,更现实的是应该由一个公平、合理的规则取而代之,这个规则就是法律。而这个“规则”的实施,既要靠强制力保证,也要靠人们自觉维护。
强制力保证实施关键在于国家暴力机关来维护,不需要多说了,可是人们自觉维护规则,却是非常重要的。
其实,中国的思想家孟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以德治国”。无独有偶,马克思在一百年前也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一个人人平等、互不相争的社会。尽管他们的追求理想的途径有所差异,但是他们的目标是相同的:创造一个幸福、安定的世界。在他们的理想中,每个人都能自觉地以道德遵守规则,以此使这个世界幸福、美满。
我们国家是社会主义的国家,我们最崇高的理想是把祖国建设成为一个共产主义社会的国家,也许,这纯粹是一个理想,因为,有人就会有纷争,有纷争就会有不平等,那么,和谐就会被打破的,接着就是军队、法庭、监狱......种种现实告诉我们似乎离理想的境界越来越远了,但在人类千百年的努力中,理想的光辉还是越来越明亮的。
虽然,以我们这代人的眼光来看,共产主义在短时间内很难实现,但“以德治国”这种新的规则却是可行的。
所以,当江总书记提出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时,多少人为之拍案叫绝,这种方案将理想化的“以德治国”和靠强制力保证的“依法治国”融为一体,既不空谈平等,让制度荒废,也不空谈强迫,让民主失效。
法律是道德的后背,没有它,少数不道德的人就会乘机钻空子;而道德是法律的粘合剂,对法律的不足之处有效地进行了补充,因此这种综合起来的“规则”就非常有效地实行了。
点评:此文就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进行了阐述,但对二者的关系一知半解,所以行文中思维比较混乱,段与段之间逻辑关系不强,缺乏说服力。就语言的层面来说,作者有驾驭语言的能力,但由于对所阐述的问题了解不够,所以语言含混不清,表述不够准确。

相辅相成
当你在路上碰到抢劫的,你是否会帮助失主抢回他的东西。我会回答:会。但是没有一条规则制定遇到劫匪必须出手相救,假如你不做,就会违反什么规定,又是什么促使我们这样做呢?因为你心里有一个规则: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就是这些规则,奠定了道德的基础。
规则与道德相辅而成,密不可分,规则是不可能做到“完美无缺”,假如没有道德,规则是不可能支撑着国家的治理使之顺利进行运转的。但是,没有规则的道德是苍白无力的,道德使规则完善。
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拾金不昧”也是道德的表现,这种简单的道德人人都能办到,但是像“地球村”那样晚上睡觉不用关门那似乎是不可能的,现在的人们道德观念不强,都只是以自我利益为中心。
国家总书记江泽民提出“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依法治国”才是治理国家的方式,而“以德治国”只是一种社会主义的理想,两者的结合才是最佳途径。
当一个孩子在你身边摔到时,你会把他扶起,道德是规则的基础构建,但违背道德却未违背规则。
美国的法律制定,要求人们先把自家门前的雪扫干净了再说,至少不能让路人被你家的积雪滑到,这就是不同国家中不同的规章制度,有什么样的规则就是什么样的国民。
一个社会的规则与道德相辅相成,这个社会才充满希望,道德与规则就像是红绿灯一样,有了道德你才能畅通无阻。但有时也会遇到红灯——规则,它会受到法律的约束,但又能促进它的发展。
所以,道德是通向天堂的道路,而规则就是路旁的灯。要想成为一名有道德、有纪律的人就必须遵循法规和道德的原则。道德洗涤了我们的灵魂,让我们富有爱心,懂得帮助别人,这样我们才是国家需要的人才。
评点:该文虽对规则与道德的关系作了一定的阐述,但思维不够清晰,结构较零乱。

    美是什么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