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教教案:
幼教语文教案 幼教数学教案 幼教英语教案 幼教常识教案 幼教音乐教案 幼教体育教案 幼教美术教案 幼儿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 小学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英语教案 小学自然教案 小学音乐教案 小学体育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 小学说课稿 小学主题班会
> 初中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英语教案 初中物理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 初中历史教案 初中地理教案 初中生物教案 初中政治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 高中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 高中数学教案 高中英语教案 高中物理教案 高中化学教案 高中历史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政治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 其他教案:
评课稿 说课稿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学生评语 班级管理 班任挚友 教学参考 教学相关 国旗下讲话 信息技术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

18.白毛女(节选)

时间:2014-05-13 19:54来源:网络整理点击:字体:[ ]

贺敬之 丁 毅等
教学目的
1.了解歌剧的特点,了解(白毛女)对我国新歌剧的贡献。
2.认识(白毛女)的戏剧冲突,了解中国农民在封建制度的剥削压
迫下所过的奴隶式生活。
3.理解对比手法在戏剧艺术中的运用。欣赏剧本中的精彩片段。
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歌词、说白的分析了解歌剧的特点及剧情。欣赏精彩
片段,深化对剧中主要人物性格了解,并把握本课的主要艺术特点。
2.难点:启发学生理解歌剧语言具有性格化、音乐美又具大量潜台
同的特点。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请学生阅读《白毛女》剧本及课文戏剧知识短文。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诓(kuang1 ) 剔(ti1) 和面(huo2) 玉茭子(jiao1)
踉跄(liang4)(qiang4)轻薄(bo2)泥坯(pi1)
屯门(tun2)答理(da1)
二、导入  
1940年,在晋察冀边区流传着一个白毛仙姑的故事。这个故事大
致是这样的:一个佃农的女儿因为聪明美丽,被村里的地主看上了。地
主逼死老农、抢走孤女并占为己有。不久,地主要娶妻,视这孤女为障
碍,图谋杀死她。阴谋被好心的老妈子得知,她深夜放走了孤女。孤女
逃进深山,躲在山洞里,昼伏夜出。她以野菜树根和山里奶奶庙中一些
供品为生,生活了近十年。由于不见日光、缺少食盐,头发、皮肤全都变
白。当地不明真相的人,偶见其出没在奶奶庙,便迷信地称她为“白毛
仙姑”。八路军到来后,救出了这白毛女子,使她重返人间。
对这故事,有人一笑置之,有人认为可写成反封建迷信的小故事。
诗人、剧作家贺敬之等人独具慧眼,把它写成歌剧,并揭示它鲜明的社
会意义: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全剧五幕十六场。课
文选自第一幕,请同学们把第一幕第一场默读一遍,了解内容大意。
三、正课
1.提问:歌剧在形式上与小说。散文有何不同?
讨论并归纳:歌剧是以说白*唱词为主,加上少量的舞台提示。如
果要上演,还要谱曲,加上舞台美术、灯光、舞蹈动作等配合才行。戏剧
的分幕分场,相当于小说的分章、分段,表示内容、时间、地点的不同。
2.提问:从情节安排上看,为何要把故事安排在风雪除夕夜这一背
景中?
(1)风雪为全剧定下悲剧气氛。除夕盼团圆之常情引人共鸣。躲
账七天冒险回家的杨白劳,偷得片刻团聚之欢,反衬以下悲剧。这里以
乐景写哀,倍增其哀。。
(2)为情节发展冲突提供典型环境:①恶劣的自然环境。②可怕的
年关逃债的社会环境;旧俗在钢,债主逼上门,穷人躲出门,躲过除夕
夜,又可挨一年。杨白劳饥寒难耐提前归家,希望大雪封住讨债路,忍
饥受冻愿天寒,眼看债关将闯过,但不幸骨肉离散飞横祸。这种安排,
情节曲折,冲突尖锐
3.第一场写了哪些不同场景各有什么作用?
;一讨论并旧纳:按人物上场分四个场景:(1)喜儿做窝窝头,热盼爹爹
回来过个团圆年。闪)父女欢聚对话,希望过个平安年…(3)王大婶子
来串门,与杨白劳商量两家儿女婚嫁大事。(4)穆仁智上门、轨脱施,
骗杨白劳去黄家。
这四个场景构成情节发展:盼团聚,忧中有喜~暂团聚,去优为喜~议
婚嫁,喜上加悲~聚又散,悲从中来。同时展示了受压迫的劳动人民悲惨
的生活情景,他们一年到头辛勤劳动,结果却吃不饱、穿不暖。佳节团圆的
片刻的欢乐却也被地主派来的狗腿子夺走。戏剧冲突已露端倪。
4.共同欣赏“扎红头绳叩段:两段对唱表现杨白劳和喜儿什么样
的心情?父女俩的唱词基本一致,对表现父女俩的心情有何好处?
讨论并归纳:这两个唱段分别表现了杨白劳非常疼爱女儿的心情,
表现了喜儿深切感受到父爱的温暖和喜悦、欢快的心情,也表现喜儿爱
美的心情。父女俩的唱词基本一致,可以表现他们心心相印:在杨白
劳,是感叹自己的钱少不能给女儿买花,抒发自己只能扯上二尺红头绳
的心意;在喜儿,则是深知父亲的艰辛,也深知父亲对自己的疼爱。
5.现在细读唱词说白,参考动作提示和场景说明,看看这些语言表
达主要人物什么性格和思想感情。
讨论归纳:喜儿家庭贫寒,三岁死去娘,与爹相依为命,身世悲惨
却仍热爱生活,希望躲账在外的爹爹快回家过团圆年。她爹爹躲账在
外,她与大春一起上山砍柴。除夕夜爹回来,她为爹拍打身上雪花
柴让爹取暖,还要蒸馍给爹充饥,』体贴敬爱爹爹而又勤劳会持家,她为
爹带来的红头绳而欢乐,爱美,向往平和的生活,希望门神平安。她
和王大婶亲如一家,邀大婶一起过年,善良友爱。这样好的女孩将被逼
得变成活“鬼”,令人见之肝肠欲裂。
杨白劳躲账七天,挨冻受饿,只求熬过年关。他回家时畏畏缩缩,
担惊受怕。回家第一句就打听债主是否上门逼债。他对讨债人几天没
有上门半信半疑,最后却放下心来,他希望天黑大雪封路,讨债人难以
上门,以为又躲过年关。足见他对地主本质认识还不够彻底。他爱女
儿,也希望过上平安年,他辛苦赚钱买来二斤面却遮遮掩掩,可见对地
主的畏惧。他为女儿买红头绳,贴门神保平安,还指望等上个好年月嫁
女,可见他对生活抱有希望,但却寄希望于“门神。。他害怕地主账房穆
仁智上门,却只得开门让他进来,他害怕,哀求却不知哀求无用。总之
他是个善良用小。懦弱,尚未觉醒的封建社会贫苦农民。
四J结
总之,第一场所写的这些内容,不但唤起人们对杨白劳父女的同
情,而且唤起人们对喜儿的喜爱,激起人们对地主黄世仁的切齿痛恨。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一、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注音。
1.1荧()(A.ji亡O B.n6o)
2.舀水()(a.yoo s.y0o)
3.诓骗() A.k恫ng B.kdng C.kusn D.kdn)
4.和面()(A.h6 B.hu6 C.hUO D.h6)
5.泥坯( ) (A.昨iB.PIC.PTD.hot)
二剧中道具的安排都是经过作者精心设计的。《白毛女》第一
幕第一场中有这样的舞台描写:账房穆仁智上,手提红灯,上面有“积善
堂黄”四字。并有其自白:今儿晚上,我们少东家叫我到佃户杨白劳家
里去给他办一件事,一件心事,一件不叫人知道的事。少东家给我定下
一计,叫杨白劳到我们少东家家里谈谈。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手提红灯”说明来时是晚上,白天各家忙着过年。()
2.“手提红灯”说明来时是晚上,因为他们自己也知道这事见不得
人,只能偷偷摸摸地来。()
3.赶在除夕之夜来逼债,更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的凶残,狠毒。
()
4.“积善堂黄”说明黄家本来是慈善人家,只是穆仁智狗仗人势。
()
5“积善堂黄”这外表标榜与他们的罪恶行径形成强烈对比,起到
深刻讽刺和揭露的作用。()
第二课时
一、预习
自读剧本第二场,了解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阅读欣赏了(白毛女)第一幕的第一场,情节发展到地
主狗腿子穆仁智软硬兼施,胁迫杨白劳去地主黄世仁家。到黄家后情
况如何呢?这为观众留下了悬念,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场”,解开
这个悬念。
三、正课
1分角色朗读“第二场”。提问:这部分情节如何发展?请简要说
明。
讨论并归纳:写杨白劳来到黄家,黄世仁软硬兼施,逼杨白劳以喜
儿抵债,戏剧冲突尖锐地展开。第二场可分三层理解。
第一层是人物和背景介绍。舞台布置的说明,与第一场杨白劳家
的环境说明形成鲜明的对照,表现了贫富的悬殊。黄世仁出场时的唱
自,交待了黄世仁的劣迹,勾画出地主阶级的丑恶嘴脸,暗示了他今晚
的无耻企图。
第二层写杨白劳与黄世仁、穆仁智的正面交锋,是第二场的中心。
黄世仁逼迫杨白劳卖女抵债。为了达到目的,他先是假意客气,接着板
脸算账,逼杨白劳立即勾账,然后道出本意,扯去画皮。对此,杨白劳先
是苦苦哀求,进而行动劝阻,劝阻不成,要找地方说理,但终于被逼按了
手印。这一层矛盾冲突激烈。
第三层写杨白劳在黄家门外苏醒,_段唱白,哭骂苍天和黄家,表
达他愤怒的控诉和深切的自责,催人泪下。
2.参照上述分析,再读课文台词,分析人物性格如下:
黄世仁凶残,狠毒。他说“杀不了穷汉,当不了富汉”。他自幼学会
大斗进J斗出的狠毒剥削手段,不管穷人死活。他骄奢淫逸,玩弄女
性,视女性为墙上泥坯。他虚伪、狡诈、诡计多端。除夕夜他以逼债为
名,软硬兼施,逼迫杨白劳卖女儿。他明明想糟蹋喜儿却说是为杨白劳
着想,让喜儿来过好日子。他不顾杨白劳的哀求,呼号、阻拦,硬要抢走
杨的独生女,拆散相依为命的父女,夺去喜儿的幸福。他威吓哄骗,还
要强立文书,叫穆仁智代写颠倒黑白的文书,说什么“以人顶账,两相情
愿”。他仗官府之势欺压杨白劳,说要把杨捆绑送县府,吓昏杨白劳。
终于让穆仁智拖住杨白劳的手按了手印。而后赶杨出门,布置抢人,还
要多带几人以免杨白劳一闹不认账,并设计欲瞒乡里,以防穷人闹事,
这也显出其色厉内茬的本性。
杨白劳在这一场中性格得到发展,他原本胆小、懦弱,万般无奈畏
畏缩缩来到黄家,毕恭毕敬不敢落座。面对逼卖女儿,他哀号。下跪,拉
住黄世仁的腿,疯狂阻拦穆仁智大立文书,他求了东家再求东家的仆
人。哀求不得时终于开口骂天,以表示他对现实的不满,万般无奈,逼
得他想夺门去找个说理的地方。只可惜地主和官僚是一家,要评理的
说法反被黄世仁主仆利用。评理无门他不知所措。地主要把他捆绑送
县府的威吓使他大惊昏迷,最终因被强接手印而绝望,惊吓倒地。醒来
后哭骂苍天和黄家,沉痛自责,揪心悔恨。他在被逼卖女儿的事件中,
从逆来顺受到无力的抗争,绝望的抗争,从尚未看透地主,存有侥幸之
心,希望地主发善心,到认清“黄家就是鬼门关”,自发的阶级意识开始
萌发,但他看不到出路而完全绝望。这是他以后走上自尽之路的原因。
3.黄世仁为什么能鱼肉百姓,横行乡里?
讨论并归纳:他霸占良田四十五顷,以大斗进、小斗出的方法收租
放高利贷。他勾结县长并仗势欺人。总之,是封建剥削制度和反动统
治阶级给了他权势,维护了他的非法利益。老百姓有理无处说,只好听
凭他压榨、欺凌。
4.这两场戏中突出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共有几组对比?有何作用?
讨论并归纳:主要有三组对比:(1)杨家与黄家场景气氛的对比,第
一场戏以风雪为背景,衬托杨家的贫寒凄苦,难度年关,渲染了浓厚的
悲剧气氛;第二场戏写黄家“花天酒地辞旧岁,张灯结彩过除夕”的欢乐
景象,这正与杨家的凄苦景象构成鲜明的对比,展现旧中国农村严重的
阶级对立的画面。(2)黄家堂前堂前不同行径的对比。堂前“一片欢笑
划拳碰杯之声”,堂后黄家主奴二人向杨白劳逼租逼债,逼卖亲生女儿,
揭示了地主阶级花天酒地的生活是建立在残酷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的
基础之上的,揭示了封建社会人吃人的本质。(3)黄家主奴与杨白劳的
性格的对比。恶霸地主黄世仁和狗腿子穆仁智阴险、凶残、贪婪、狡诈,
杨白劳忠厚、老实、纯朴、善良。这一对比揭示了封建剥削阶级的罪恶
本质,揭示了封建剥削和压迫的反动性和腐朽性。
5.写出课文的中心思想。
讨论并旧纳:本课通过“逼卖亲女”的戏剧冲突,揭露了地主阶级残
忍、狡诈、荒淫、蛮横的反动本质,控诉了人吃人的封建社会。
四、小结
通过这个剧本的学习,我们要认识歌剧的基本常识,认识本剧在形
式上融民间音乐(秧歌、戏曲)与西洋歌剧音乐为一体,创造了人民喜闻
乐见的新歌剧样式,为我国歌剧开辟新天地。阅读剧本,我们要加强诵
读,在诵读中体味潜台词,体味人物形象,体味高超的语言艺术,不断培
养我们对戏剧的欣赏能力。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二、三。
2.选用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揣摩不同的人物对同一事物所表达的不同语言,填写下表。
┌──┬─────┬──┬────┐
│事情│人物 │语言│性格特点│
├──┼─────┼──┼────┤
│过 │1.喜儿 │ │ │
│年 ├─────┼──┼────┤
│ │2.杨白劳 │ │ │
│ ├─────┼──┼────┤
│ │3.黄世仁 │ │ │
└──┴─────┴──┴────┘
第一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一 1.A 2.A 3.A 4.B 5.
C 二、1.x2./3./4.X5./
第二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1.“今几年三十啦……那还能吃上一顿饺
子哪”;天真。单纯,懂事,热爱生活。2.“躲账七天回家来……我也
能忍耐”,“好孩子,叫咱们过个平安年”;老实、厚道、吃苦耐劳。3.
“花天酒地辞旧岁……酒不醉人人自醉”;骄奢淫逸,洋洋得意。

    18.白毛女(节选)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