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长 > 家教有方 > 正文

家庭教育软肋:孩子频使“离家出走”招为哪般?(2)

  • 日期:2011-10-17 09:41
  • 来源: 天天向上
  • 浏览:
  • 字体:[ ]

    陈敏是自己走进派出所的,因为他觉得再不求助警方的话他就要“客死他乡”了。哈站警方回忆,那天陈敏走进派出所时已是衣衫褴褛,他说已经两天没吃饭了。陈敏是山东省威海市的一个初中生,出走前他在学校与同学发生争执动起手来,失手将同学的头打破了。父亲在领同学去医院看病时,留下一句话:“等晚上回家,这事没完!”于是还没等到晚上他就离家了,他想躲过父亲的责罚。从山东来到哈尔滨后,他才发现他原来的“打点零工维持生活”的想法太可笑了,花完了最后一元钱,他连吃饭都成了问题。找过几个饭店想当服务员,可人家说他太小,不用他。在一家工地上干了半天的力工,实在坚持不下来了,只混了一顿饭。他想回家连给家人打个电话的钱也没有,他在火车站乞讨还没要到几毛钱,就被另一伙乞丐给撵走了。两天没吃东西的他走进了哈站派出所,求警察叔叔把他送回家。

    专家点评 培养孩子的承受力和责任感

    朱广雨老师指出,“心理脆弱”是现在独生子女不同程度存在的心理问题,很多孩子出走往往因为一句无意的批评,离家出走其实也是一些孩子为逃避惩罚、摆脱责任的表现。有的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一点小麻烦,就以离家出走摆脱困境;有的孩子犯了错误就觉得没面子,没有承认错误和改正错误的勇气,干脆离家出走逃避责任……所以培养坚强的毅力、宽阔的胸怀,增强承受能力和应有的责任感是目前家庭教育的关键,这些目前家教普遍存在的弱点已成为孩子们“离家出走”的诱因。

    类型三 影视“指导”,学来容易

    师范附小二年级孩子蓉蓉(化名)家长陈女士对记者讲,还在蓉蓉一年级时就曾经从她嘴里说出来“离家出走”这个词。

    当时是孩子姑姑和她开玩笑,说如果妈妈再给她生个弟弟或是妹妹她喜不喜欢,当时蓉蓉立即反对,并称如果那样的话她就“离家出走”。那时蓉蓉还不到7岁。孩子无心的一句话,可是让陈女士非常惊恐,追问蓉蓉从哪听说的“离家出走”,孩子回答“电视!”

    仔细回想,“离家出走”的内容在新闻、影视剧甚到谈话节目、专题纪录里无处不在,而且镜头的最后往往都是父母爷奶将好不容易找回来的孩子紧紧抱在怀里,痛哭自责:“都是我们不好,以后再也不……了!”。陈女士说,这还用谁来教吗,“离家出走”就能达到自己用其他方法所达不到的目的,这种潜意识已经出现在7岁孩子头脑中,在以后生活中,如果某一个挫败让她困惑,与父母、老师或同学的人际关系出现问题、某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可能都会激活她的这个潜意识……陈女士不敢再往下想。

    专家点评 处理孩子出走避免“两极端”

    事实上,除了电视、网络、报刊杂志,家长和身边人的对话、行为等也会左右孩子的思想甚至世界观的形成。在我们呼吁媒体作品尽量净化的同时,依旧要强调的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引导。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会员张大生博士如是说。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对相当比例的家长都对孩子说过些过火的话———“我没你这样的儿子!”“有能耐你就别在这个家里呆!”“你太让我失望了。”……专家指出,这些话是忌语,家长们不能挂在嘴边。同时对于刚刚找回的孩子也一定要避免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痛打一顿,另一个就是投降了、怕了,哄着、供着满足孩子一切要求只要他别再走。孩子“取胜”后,“离家出走”就会成为一种威胁手段,稍有不顺他就会想起来用一用。

    张大生博士提示家长们,出走的孩子找回来了,最好的方法就是平平静静地对待,不再和孩子提“出走”的事,至少是短期内回避这个话题。在此期间家长改变自己的不良做法,用行动去解决,要比语言好得多。同时对于没有发生“离家出走”现象的家庭,家长们千万不要“预防”,不要和孩子说什么离家出走的后果呀、危险呀,不跟孩子提这事,不去提醒和刺激他。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