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长 > 家长学堂 > 正文

中考生得“恐学症” 是儿时埋隐患

  • 日期:2011-08-29 09:06
  • 来源: 中学生
  • 浏览:
  • 字体:[ ]
    部分面临中、高考的孩子拒绝上学 本报请来心理专家与学生、家长面对面,分析原因并支招 考生得“恐学症” 是儿时埋隐患

  刘长辉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解儿童成长期的多个特性

  中、高考临近,与往年不少考生失眠、紧张不同,今年不少面临考试的孩子开始拒绝上学了……

  昨日,本报应家长们的请求,针对此类问题举行了“心理讲堂”。

  当日9时30分许,3名初中生和15位家长来到本报参加“心理讲堂”。

  见到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医务科科长刘长辉,15位家长中有6位就焦急地提出了类似的问题:“马上要考试了,可是孩子拒绝再上学”“孩子刚上初中,但只要上学他就浑身疼痛,现在已经有几个月不上学,只能待在家里”……

  而本报此前也至少接到了10位家长的热线,反映自己的孩子在一次月考或模拟考试之后就无法再上学。

  “近些年,孩子的心理问题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多,相比之下考试焦虑已经成了很平常的事,因为越来越多的孩子遇到挫折时选择彻底逃避。”刘长辉表示,中、高考前考试的失败,对一些心智还不够成熟的孩子就是一种无法接受的挫折。这些孩子的数量逐年增多,近段时间几乎每天都有两个类似情况的孩子接受心理治疗。

  听到心理专家的话,一位女士不停点头,她表示自己的女儿今年高三了,3月份的月考没有考进班里前五名,就不肯再上学了,每次说到上学身上就会有地方疼,目前已经休学在家,一家人都很痛苦,不知道怎么办,“我对孩子特别尽心,她小时候我就辞掉了工作,没想到会这样……”

  心理专家开始请家长们踊跃提问,而后集中进行讲解。记者注意到,专家讲解过程中,家长们不时点头并一直记笔记,最多的一名家长密密麻麻记满了7页A4纸。

  原定从9:30进行到11:30的“心理讲堂”,一直到12:40才结束。而当专家打算结束课程时,座位上的家长们呼啦一下都围了上去,还问着更多问题。

  课后,许多家长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谢谢专家,谢谢晨报,不来听这堂课,有的原因我一辈子都不会明白。”来听课的几名考生也说,通过听课,自己知道了问题所在,也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对于马上就要到来的中、高考,刘长辉表示,更多的孩子会出现一定的焦虑,“但考试焦虑并不是绝对的坏事,利用好了,反而会提高考试成绩。”

  根源分析

  现在的问题,小时就已“种下”

  情境:孩子出生5个月到3岁是一个分化期,这个时期孩子饿了或尿湿后的哭声就是一种最原始的交流。

  A。如果主要抚养人没有对孩子的哭泣做及时的安抚,时间久了孩子就会产生伴随一生的不安全感,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表现出一种偏执和不信任。

  B。如果家长对孩子过于保护,甚至孩子走路时撞到了椅子,家长都会说是椅子不好,而不是提醒孩子要看前面。这样的孩子安全感是有了,但是也等于灌输了孩子“我的一切不如意和失败都是外界原因造成的,我是完美的,我自己就是中心”的观念。

  结论:“现在如此多的孩子在考试失败后就不肯再去上学,根源就在这儿。”刘长辉表示,家长过度溺爱和保护,会弱化孩子面对挫折和失败的能力。

  情境:刘长辉画了一个坐标轴,“横坐标代表焦虑程度,纵坐标代表考试效率。”他表示,弧线的最高点是考试的最佳状态,一旦超过了适当的焦虑状态,弧线的走向就变为向下,集合点处代表的考试状态就变差了。

  结论:当学生考前无法再集中注意力时,那是身体发出的信号,说明身体开始“要求”放松了。劳逸结合到什么时候都不能少。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