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 > 化学百科 > 正文

对西人的依赖性

  • 日期:2009-10-01 08:28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近代中国借助西人传播科技知识,无疑是必要的。但是,又不应完全依赖西人,而应及早培养本国人才并逐渐加以取代,否则就难以有效发展本国的科技事业。例如明末西方传教士传入中国的天文知识,是早已落后几十年的布拉赫·第谷(Brche Tycho)理论,而对于先进的哥白尼日心说虽已有著作流入中国,但由于宗教偏见,西方传教士并不予以传播①,以致不能及时吸收到先进知识。这种过分依赖西人的情况在中国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例如从明末的《泰西水法》,到清末的《博物新编》、《格物探原》和以《化学鉴原》为代表的一整套化学系列著作的问世,虽然表面上有徐光启、徐寿、徐建等中国学者参加合译,但实际上多是由通晓汉语的西人口授、中国学者笔录的。中国学者主要是做了中文的文字工作而不通晓西文。此外,像第一所科学书院(格致书院)、第一份科学刊物(格致汇编)和第一份报纸书刊(《东西洋每月统计传》)的创办,也都主要或完全依赖于西人之手。
     与此相反,日本却注意依靠本国人才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例如日本译出的第一部西书《解体新书》(1774 年)②,就是由自己培养出的松田玄向、中川淳庵和桂川甫周等三位日本学者自己译出的。日本的第一部化学译著《舍密开宗》①(1837 年)也是如此,也是由日本学者独立完成的。可见,日本在引进西方科学之始就已经打好了自力更生的基础,为后来的传播工作树立了楷模。当然,限于条件日本也不可能完全依靠本国力量去承担所有任务,也还需要直接借助于西人。但是日本只把它作为一种暂时的过渡,然后则尽快以本国人取代。以当时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中心机构东京大学来说,在创办初期(1877年)所聘西人教师最多,但在10 年后则迅速下降而为留学归来的日本学者所取代。例如在1878年时理学院的16位教授中西人为12位,日人仅4位;而在1887年的13位教授中西人仅剩2位,日本人则增至11位,前后的比例已经颠倒过来,反映了日本在借助西人和培养日人关系的处理上的合理性。正因为这样,就如日本科学史家汤浅光朝所说,日本的学术发展就很快“渡过了需要辅导的少年期。也恰是这个时期,开始渐渐出现了可以向国际学术界提出的成果”②。但是,此时中国的化学却仍然停留在需要依赖西人辅导的“少年”启蒙期。中日在处理借助西人与培养本国人才关系方面的差距,实际上反映了两国教育发展的差距。日本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就制定了“教育立国”的国策,要使日本“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至明治末期时八年义务教育的入学率已达到99%。
     相反,中国则长期忽视近代教育,特别是科学教育,发展速度总比日本要迟一大步。例如,日本创办翻译学校(九段坂下建洋学所)于1855年,而中国创建北京同文馆于1862年,比日本晚7年;日本创建综合性大学(东京大学)于1877年,而中国创建京师大学堂于1902年,比日本晚25年;日本首派赴西方留学生(内田正幸等15人赴荷兰)于1862年,而中国首派赴美留学生于1872年,比日本晚10年;日本公布新学制于1872年,而中国宣布废科举兴学堂于1905年,比日本晚33年,等等。这就使中日在培养西学人才上出现了很大差距。据 1862年日本的“伏尔泰”福泽渝吉在伦敦同一位中国官员谈话时得知,当时中国可做翻译和教授西文者全国仅11人,而日本已达500 余人①,两国相差甚为悬殊。在此情况下中国之西学只好仰赖于西人,而日本之西学则可依赖于日人,两国传播西学、发展本国科技事业的速度与水平的差异,自是不言而喻了。20世纪以后,中国新学制的建立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仍存在严重问题。据1921年美国教育家孟禄教授来华考察10省190余所大中小学教育后所提出的问题是:(1)教育经费不足;(2)教员薪水太低,常有照钟点计算者,故兼课教师甚多;(3)教师缺乏训练等②。应当看到,这些问题有的是中国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的致命弱点,如不彻底解决,中国就很难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水平。愿我们能够“以史为镜”,不要再让落后的历史重演,积极推动中国现代的化学事业、科学事业和生产事业的腾飞!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