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新材料作文“新“在何处——由汕头二模作文所想到的

  • 日期:2017-06-28 14:32
  • 来源: 未知
  • 浏览:
  • 字体:[ ]


最新:2017年语文月刊AB卷二套题出版!


新考纲2017年高考语文分类练习专辑征订:语文月刊2016年12期,只是1本书,96页,8元,12月1日出版。包括: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二、实用类文本阅读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四、古诗文阅读五、语言知识与运用六、作文七、模拟试题八、参考答案及解析 

====


    今天去参加汕头二模质量分析会,会上有相关老师重点分析了一下本次作文的阅卷情况。但从作文命题的角度来看,从对全国卷作文命题趋势来看,有很多重要问题没有触及,难以令人满意。


选择文体,就是选择思维方式


本次作文质量分析,对学生文体的选择几乎没有涉及,这恐怕不是偶然。在我印象中,质检、一模的作文质量分析都不约而同地对这个问题有意无意加以了忽略。记得有一位老师在对质检题(水的感悟)进行分析的时候,完全运用议论文的框架来分析,于是得出学生观点不明确、思路不够清晰、素材匮乏等等问题,但我要问的是,质检题真的适合写成议论文吗?


为什么我们会集体性地忽略文体的问题?文体选择已经不成为问题了吗?那么文体选择的实质是什么?我以为,不从文体的角度来分析作文命题与学生考场表现,就有放逐语文特质的危险,正如今天分析会上林主任提到的“现在的语文、政治、历史等学科的题目越来越相似”。但我们恰恰要警惕这种混沌不明的状态。


文体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呢?我以为这背后应是思维的问题,也就是说,不同的文体,主要是思维方式的不同。比如,记叙文就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议论文以抽象思维为主,而散文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结合,尤其是哲理散文。


本届高三三次大型的统一测试中,质检题由对水的介绍过渡到对水的感悟,我以为这是要考生从形象思维跃升到抽象思维,也就是说,没有对水这么一个形象的具体见闻与切身感受,是无法有什么真正亲切独特的感悟的。所以,这样的命题思路,其实就是在引导考生去写带点哲理性质的散文,如果以议论文的框架去分析,就是削足适履了。汕头一模“老师给学生提建议”而学生若有所思,明显的是要引导学生对意见加以辨别选择,这需要运用抽象思维的能力,适合写成议论文。那么,本次作文适合写成什么样的文体呢,也就是说,主要考查学生什么样的思维能力呢?


这个材料是由“钢笔”这样一个具体事物引发的,包含市场行为,人们对钢笔这一事物复杂心理(回顾、把握、期许)等信息。从命题意图来看,命题者是想让学生去思考“为什么钢笔市场会回暖”,并且在命题材料的结尾对回暖的原因有所引导“回顾、把握、期许”,学生需要做的无非就是要回答钢笔市场的回暖跟何者相关,以及为什么与其相关。那么,学生能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吗?显然,材料缺少一个完整的情境来支撑这一抽象思维过程,学生并不清楚钢笔市场具体回暖的情形,而身边又不存在这种现象(学生的文具盒里有钢笔的少之又少),所以写作缺少充分的依据,只能靠猜,这就进入了另一种思维形式。


那么,学生怎么去猜呢?自然是从钢笔本身入手。钢笔本身的特点才是市场回暖的可靠保障。那么,我们的学生了解钢笔这一事物吗?见过钢笔的外形算不算了解?我想是不能的,原文也仅仅点到了钢笔的外形“端庄”(这个词只适合用来形容人,而且是女性)这一点——这种对钢笔形象的“描绘”成为很多学生的救命稻草。但是,圆珠笔、水性笔就不“端庄”了吗?实际上,有老师已经查了原始材料,应是“高端”,市场上回暖的是几千块一支的高端钢笔,它的用途更多地是用来馈赠亲友。


学生这一“猜”的过程,实则就是形象思维的过程。那么,形象思维作为语文思维能力最重要的一种,在写作中到底有何作用呢?作家刘白羽曾对此有过这样的论述:


对一个创造者来说,是生活中种种具体的形象打动你,给你带来思想、认识,你通过复杂的生活形象,才提炼出你的一点理解、一种思想、一分诗意,这是作品的灵魂。


也就是说,如果钢笔不能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出现在我们脑海中,我们是无法提炼出自己的理解、思想和诗意的。但这恰恰是我们的学生所匮乏的,他们中绝大部分没有接触过钢笔,没有使用钢笔的经历,那么,他们何来理解和思想?


而只有使用过钢笔的人才知道,钢笔最大的特点是钢性笔尖,笔尖中间有一条缝隙,可供墨水渗出。而且随着用笔力气的大小,字迹有粗细的变化,以及种种水性笔没有的艺术效果……不掌握钢笔这具体而细腻的特性,我们怎么去“猜”钢笔身上附着的“过去、把握、期许”?李泽厚先生说,在形象思维的过程中,对形象的想象是愈来愈具体、愈生动、愈个性化的,于是,感悟和思考才变得独特而深入。


因此,不考虑命题材料对学生文体选择的暗示,不关注写作过程文体背后的属于语文学科主要思维方式的表现,就很可能造成学科品质的流失,与政治论述题、历史材料题相似了。



新材料作文到底新在何处?


对这个问题,因为没有特别研究,我没有接触到相关专家的专业论述,只看到《语文月刊》胡家俊老师一些独到的见解,我梳理如下:


  • 新材料作文(强调材料的多元理解,强调多角度切入,强调立意的多样性。例如“选择生活的时代”)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不是新的题型,而是新材料作文的修订版

  • 重视在阅读材料中提出观点,而不是论证已经有的观点。

  • 重视材料的情景创设作用:作文的由头;思维发散的基础;写作的对象感变得清晰,突出写作是“思想交流的活动”这样的理念。

  • 注重据事说理。


胡家俊老师虽然没有从“新”的角度来分析新材料作文的特质,但我以为,他的一些论述实质上已经解决的了这个问题。一是材料本身变得重要,材料提供了情景(情境),也就提供了思维发散的基础;二是写作的定位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是过去认同的“文学创作”(这也是今天不认同金山中学老师作文分析的原因),而是“思想的交流”,即一种思维活动,而且是以抽象思维为主的活动。


胡老师说“重视在阅读材料中提出观点,而不是论证已经有的观点”,这是新材料作文在材料选用上的一个关键点,《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中有如下表述:


 “试题提供了一则反映当代青年创新创业的故事,既有生活原型上的真实性,又有典型而鲜明的时代特征。”

“由于隐去原漫画题目,材料更加直观,避免了观念上的直接导引,可选择性较强。材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勾连,能切合学生的写作实际。

                                            (欲知详情,请阅读拙文《广州一模,欲新实旧》)


也就是说,全国卷的作文命题明确提到,在材料中要尽力避免在思维上对学生施加影响,注意材料选用的原生性。这就给我们的学生带来了挑战:自己提出观点。而本次二模作文,材料的原生性做得不够好,不但缺少具体的情境,更关键的是命题者在组织材料的过程中,试图用指示性语句引导学生,学生不必自己从材料中提出问题了——这实则是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这样的试题,明显没有摆脱旧的命题思路的影响,不能跟上全国卷命题的趋势。


我以为,从思维的过程来看,自己提出观点,其实就意味着给某一个问题提供了结论。行文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新材料作文的的新就在于让学生:


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郅庭瑾教授说,思维始于问题。杜威也认为,思维起于直接经验到的疑难和问题。杜威先生的学生胡适,也倡导“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其实就是提出问题,找出证据的思维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完整的思维过程就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说,思维本身就是一个不管提问、不断解答、不断追问、不断明朗的过程。“提问”的策略可以打破学生原有思维的内部平衡,“通过提示同学生以往经验矛盾的事实、指出学生知识的漏洞、明确对立的看法等挑战性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失去内部平衡。而在企图重新恢复这种平衡中,思维就展开了”。


可以说,没有问题的提出,就没有有效的思维。没有完整的思维过程,以“思想交流”为取向的写作,是无效写作。让学生从材料中发现问题,自己提出并解决问题,这才是真实有效的思维过程。这避免了学生在旧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中惯有附会和遵从材料中某些显而易见的观点的可能,摆脱了思维的惰性,为真正进行独立思考提供了可能。而要特别强调的是,发现问题,是从材料中发现的;解决问题,也要从材料中寻找“蛛丝马迹”。

 

在新材料作文背景下,如何评价一篇文章的好坏?


当前学术界,以王荣生教授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写作教学的实质不是要培养创作文学作品“小文人”,不是要求学生写出那种文艺腔很浓的“小文人语篇”。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些文章在华美的辞藻下贫弱的思想。没有深入的思考,没有思想的文章,文字是不值一提的。乌申斯基说:


“语言并不是什么脱离思想的东西,相反的,语言乃是思想的有机的创造,它扎根于思想之中,并且从思想中不断地发展起来;所以,谁想要发展学生的语言,首先应该发展他的思维能力。离开了思想单独地发展语言是不可能的,在发展思维以前发展语言甚至是有害的。”


这似乎可以解释为什么高中学生作文当中写议论文的时候空话连篇、逻辑混乱、语言苍白这种普遍的现象。


所以,与其过于关注学生的语言,不如更注重学生的思维品质。我们评价一篇作文的好坏,也就要从思维品质上的表现来评判。这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思维的关注也是一致的,如果连作文都不注重学生的思维品质,我们还谈什么核心素养的培养?就学生来说,在考场上时间如此紧张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有文学创作的心境和时间的。所以,评判考场作文,要从思想交流和表达的角度,从观点的明确和新颖,思路的清晰层进,道理由特殊到一般的全面归纳等思维品质,来评价文章的好坏。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