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怎样翻译古文(第三课时)

  • 日期:2017-06-23 11:29
  • 来源: 未知
  • 浏览:
  • 字体:[ ]

   怎样翻译古文(第三课时)

五、调。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句式结构上有差异,在翻译时我们要按现代汉语的句式结构加以调整。如:宾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在翻译时我们要让它们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如:古之人不余欺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石之铿然有声者。(定语后置)青,取之于蓝。(介词结构后置)等。

介宾结构后置是古文今译中最常见的需要调整语序的语法现象。我们的课文中不胜枚举。如:以其无礼于晋;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得复见将军于此;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欣于所遇;亦将有感于斯文。如果被后置的介宾结构中的介词又被省略了,应先补出介词,再调整语序。如:见燕使者咸阳宫(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在考试时,不必分两步走,而是一步到位地处理。

其他的语序调整都应遵循古汉语语法规律。如:时人莫之许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沛公安在(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夫晋,何厌之有(“之是”提宾句),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反身代词宾语前置),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方位词作宾语前置),是以见放(介词“以”的宾语前置),苟富贵,勿相忘(偏指副词,相当于人称代词前置宾语),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

定语后置未受到重视,其实如果未能判断出这种句式,会影响对有些句子的理解。如:有鄙人始事孔子者(有一个刚当了孔子学生的粗人)。如果译成“有个仆人开始侍候孔子”,就没法开启故事了。

在翻译古文时,有些附加成分(修饰成分)的顺序,宜稍作调整,使语法关系明朗切当,表意更清楚。如:“太子明于庶事,每所奏有谬误巧妄,皆即辨析,示其可否,徐令改正”(《梁史·萧统传》),其中“徐令改正”当译作“令其慢慢改正”;“赵王悉如群臣议”当译作“赵王召集所有的臣子商议”。

有学生提问,古文中的成语要不要翻译出来?原则上都要译出,不宜保留。比如《赤壁赋》:“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教参中的参考译文是这样的:“我不禁伤感起来,整理了衣裳,端正地坐着,问客人说”。“正襟危坐”在原文中偏重于描写,既包含“正襟”,也包含“危坐”,而不是像现代汉语中使用这个成语时主要是形容严肃、拘谨的样子,不一定包含“整理衣裳”的意思。如果保留成语,那么“危”这个古语词就不能落实,那就违背了翻译古文的初衷。依照此理,《赤壁赋》中的其他成语如“沧海一粟”“逝者如斯”“如泣如诉”;《兰亭集序》中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放浪形骸”“感慨系之”“俯仰之间”“游目骋怀”,高中教参都译出来了。初中教材中,《曹刿论战》中的“一鼓作气”,《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门庭若市”,《出师表》中的“作奸犯科”,《桃花源记》中的“落英缤纷”,《岳阳楼记》中的“百废具兴”,《醉翁亭记》中的“觥筹交错”,也都需要翻译。

翻译古文时也要适当关注修辞。古代作家比较讲究句子整齐,特别是当需要表达一些并列的内容的时候,常常组织成排比句,如:景帝监国,陈简将才、募民壮、用战车三事(《明史列传》),有人把“陈简”当成人名,其实这里讲的是景帝监国时,李侃向朝廷陈奏,提了三条建议,分别是选拔将才、招募壮丁、使用战车。所陈奏的内容分别组成三个三字结构,构成排比。在《明史·郑三俊传》中有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排比句:旋上议官评、杜请属、慎差委三事。古汉语还有一些特殊的修辞,如成语的节缩(将四字成语节缩成二字略语,节缩后保留了成语的基本内容而凝练简便)。明宋濂《阅江楼记》:“臣不敏,奉旨撰记,欲上推宵旰图治之切者,勒诸贞珉。”“宵旰”乃成语“宵衣旰食”的节缩,历来用以奉承帝王勤于国事的用语。

最后说说翻译与注释的区别。翻译古文要充分利用注释,但翻译不等于注释,一句话的翻译不等于一个注释加上另一个注释,翻译古文要积累和总结经验,充分尊重注释,又不囿于注释,采取既能体现原文的精神、旨趣又符合现代汉语行文习惯,能更好地表情达意的行文方法。如:“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荆轲到达秦国后,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优厚地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既”是已经的意思,但“既+动词”的结构常可译作“动词+以后”,这样更符合现代白话文的说法,更有利于上下文的连贯。又如:“魏国既建,拜郎中。”“魏国既建”译作“魏国已经建立了”就不如译作“魏国建立以后”顺当。还有“尝”的翻译。“尝”是常见的时间副词,词汇意义是曾经,但在实际翻译时常可译作“有一次”。如:“妻尝之田,暴麦于庭”,“尝”译作“有一次”或“有一天”比较好,因为这件事故事性强,时间表示具体一点,有利于叙事。如果不是一次性行为,而是表示一段经历,则“尝”应译作“曾经”。如: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这里就应译作:高后时期,袁盎曾经当过吕禄的家臣。

 

 

将下面的一段文字译成现代汉语:

                                召公谏厉王弭谤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王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得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言,三年,乃流王于彘。(《国语·周语》)

注:彘:地名,在今山西省霍县境内。

 

答案:周厉王暴虐,国都里的人公开指责厉王。召公报告说:“百姓不能忍受君王的统治了!”厉王发怒,找到卫国的巫者,派他监视公开指责自己的人。巫者将这些人报告厉王,厉王就杀掉他们。国都里的人都不敢说话,只是在路上彼此用眼睛互相望一望
    厉王高兴,告诉召公说:“我能止住批评了,大家终于不敢说话了。”召公说:“这是堵他们的口。堵住百姓的口,比堵住河水危害更大。河水堵塞而冲破堤坝,伤害的人一定很多,百姓也象河水一样。所以治理河水的人,要疏通它,使它畅通,治理百姓的人,要放任他们,让他们讲话。”厉王不听。于是国都里的人再不敢讲话。三年以后,便将厉王放逐到彘地去了。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