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2007年新课程标准政治科考试大纲(3)

  • 日期:2015-01-03 10:55
  • 来源: 网络整理
  • 浏览:
  • 字体:[ ]

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第三部分  文化生活

1.文化与生活
(1)文化与社会
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文化的形式
文化的社会作用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文化与综合国力
(2)文化对人的影响
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

2.文化传承与创新
(1)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2)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3)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文化创新的意义
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创新与借鉴、融合
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灿烂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4.发展先进文化
(1)走进文化生活
文化市场与传媒商业化的影响
发展大众文化的要求
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多种形式
(3)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
我国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
加强知识文化修养的意义

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1.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是什么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哲学与时代精神
哲学的作用
(2)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3)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
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
(4)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操作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2.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哲学的物质概念
自然界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哲学的运动概念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3)物质运动的规律
规律的概念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4)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的起源
意识的生理基础
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5)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6)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7)实践
实践的概念
实践的特点
(8)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9)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具体性
真理的条件性
真理和谬误
(10)认识过程
认识的反复性
认识的无限性

3.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1)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多样性
(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系统优化方法
(4)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发展的概念
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
(5)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20 自学习网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